近年来,有关《刺杀小说家》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导演李安的技术手法以及演员的表演上。但是,在电影中的配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只有一个音调的主题曲
《刺杀小说家》的主题曲只有一个音调,但凭借其单调的旋律,却抓住了观众的心。这样的设计恰恰符合了主题中关于“小说不过是无数种组合的单调歌曲”这一说法。
纯音乐背景下的对话
电影中有很多的对白,在音乐的支撑下,对话更加生动。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观影体验。
民族音乐的巧妙融合
电影中融入了许多的中国元素。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民族音乐的巧妙融合。一首送别曲,以琵琶和二胡演奏,将观众带入了南方水乡的美景之中。
绝美的钢琴曲
在电影中,钢琴是刻画角色性格的关键元素之一。从林青霞的吟诵,到王力宏在幼年时学习乐器的情节,钢琴音乐的渲染,更是使观众对情节的投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动人的交响乐
影片高潮戏份中的交响乐展现了电影的精神内核。其华丽的曲调与电影的情感表达,完美地贴合,加深了观众对角色的理解与代入感。
联想及描绘的音乐
电影中难得的片断描绘,只有通过音乐才能表达。例如,清明上河图的画面,配乐充满东方神韵,将观众带回了李时中的书法世界。
总而言之,《刺杀小说家》的配乐极具特色,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从音乐中,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