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小说 英儿「你好小英子」

文 刘玉娥

【作者简介】刘玉娥,网名秋枫。退休教师。作品多发在网络平台。

英子(小说 2 / 3)

自从有了小英子,英子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孩子身上,至于那个傻男人英子根本不去在意了,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两年后刘老财的女儿嫁给了小狗窝村的仁二,官名叫仁义,小日子过得也安生。可刘老财和老婆的舒坦日子也没过多久,刘老财得了个噎症,高低吃不下饭,求遍了医生就是治不好,没几个月,就把个刘老财活生生给饿死了。刘老财老婆心疼丈夫,刚刚五十出头的人,又是好光景,咋就得这个病,饿死了呢?!成天恼煎着,一来二去,刘老财老婆譳讵出个心口疼病,疼起来手脚冰凉,头出冷汗,豆粒大的汗珠噗噜噗噜往下滚,疼过去就没事了,也能吃能喝,跟好人儿似地;每一次犯心口疼,英子就忙着拿缝衣服针,给婆婆扎手指,揉心口;傻儿子只是傻呆呆地站着,等待他妈心口疼过去。因为不是每天疼,所以刘老财的老婆,自己也把这病没当回子事,成天还是想着刘老财,愁着傻儿子不成器,愁来愁去,心口疼病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刘老财抽大烟,傻儿子从小就跟父亲学着抽;刘老财去世后,傻儿子什么也不会做,可大烟瘾日渐加重。刘老财去世后的第二年腊月二十三,人们都送灶王爷回天,刘老财的傻儿子烟瘾犯了,可炕上打滚儿,嚎哭流泪;在正房里的刘老财的老婆也犯病了,心口疼得厉害,手凉到了胳臂肘,脚凉过了膝盖,任凭英子怎么扎手指脚趾,都扎不出血来;英子害怕了,忙着招呼来了左邻右舍的人们,可刘老财的老婆早已没气了;犯大烟瘾的傻儿子还在嚎……

刘老财和老婆相继去世之后,傻儿子除了抽大烟还染上了赌博(押宝),不到两年,老刘家的好光景就全部毁了,傻儿子把房院、土地、钱财,输的输了,卖的卖了,最后把老婆孩子也卖了。

小狗窝村的仁尚,是刘老财傻儿子的妹夫仁义的哥哥。仁尚读过私塾进过学堂,是当时村子里唯一有文化的人,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日语,所以在日伪时期,村人们推举仁尚担任,小狗窝村、半坡村和大狗窝村,这三个小村子的保长。

那一年,仁尚的老婆害病死了,撂下仁尚和一个年仅八岁的瞎儿子栓娃。男人们死了老婆日子就过不了了,更何况仁尚还不满三十岁,急需再娶。刘老财的傻儿子得知这个消息后,赶紧差人来找仁尚说;仁尚随即跟着来人去了刘家坡村,见了英子她们娘俩,觉着英子不仅人长得好看且眉目间透着精明,仁尚比英子大五岁,年龄也相当。于是,三天后,仁尚准备了十五块大洋三吊铜钱,把英子娘儿俩从刘老财傻儿子手里买了回来,从此英子就成了仁保长的太太了。

老刘家的傻子拿着一纸卖老婆孩子的契约,十五块大洋三吊铜钱,又钻进了赌博窝。

仁保长把英子娘俩领回来的第三天,就有上下村的七个甲长和亲戚朋友来家道喜。仁保长准备了两桌酒席,而这两桌酒席正是英子亲自下厨做的,八凉八热十六个菜,个个都是有形有色,香味纯正,金灿灿的油炸糕,冒着油泡。宾客惊叹而垂涎,一边喝着【雁门白】一边细细地品尝每一道菜,异口同声夸赞仁保长新太太好厨艺。

英子把饭菜都弄齐了之后,摘掉围裙,悄悄地躲在里屋,认真地打扮自己,准备和丈夫一起给客人们敬酒。英子,鸭蛋型的脸庞白净细腻,乌黑的头发,脑后绾一个大大的发结儿,别一支镶着绿色翡翠坠子的金钗,刘海齐眉;两道浓黑的柳叶眉下,一双黑葡萄似的杏核儿大眼,忽闪着长长的睫毛,眼神里泛着机敏;高直秀气的的鼻子下,一张有棱有角大小适中的嘴,微启不薄也不厚的朱唇,一口整齐的白牙犹如珍玉;两耳垂佩戴一对镶嵌着绿色翡翠滴水耳坠的金耳环;上身穿一件紫红色金花缎中式夹袄,下穿一条深墨绿缎子百褶裙,裙摆下一双金莲小脚,红段子鞋面儿,鞋尖绣一朵牡丹花,鞋后跟绣一朵芙蓉花;英子中等身个,身材苗条,线条匀称,走路轻盈,宛若风摆杨柳;不远不近站在丈夫的右后侧,二十三岁的英子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丈夫示意让英子给客人们斟酒,英子两只白嫩的手十指如笋,右手无名指带一枚镶着绿色翡翠的金戒指,仪态大方,动作稳妥,给每一位客人斟满酒杯,给丈夫也满斟一杯,然后轻轻地说了一声:”客人们,请!”又退在了丈夫右后侧。一时间客人们都在默默地惊叹,席间鸦雀无声。英子轻轻碰一下丈夫的右胳膊肘,仁尚即刻举杯,招呼客人们吃饭,喝酒,客人们一下子从那个美艳的惊愕中醒来,欢欢喜喜地吃喝了个酒足饭饱,祝福道喜的话语声接连不断,喜庆的气氛让英子原本略施脂粉的脸,多加了些红润,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英子很喜欢这个新丈夫!

仁尚,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长国脸儿健康肤色,浓眉大眼,悬胆鼻子厚唇方口,不是很帅但颇具男子汉的气魄。

半坡村有鬼子的一个小型碉堡,里面住的鬼子也不多,仁尚还得经常和堡子里的鬼子打交道,协调关系,不让鬼子骚扰村人们的生活,尽量保护村人们的安全;对于伪政府摊派的的钱粮赋税,仁尚和几个甲长商量按大家子户头算(比如弟兄三人分家过,就按一家算),收取时就按小家算(弟兄三按三家算),尽量做到按穷富摊派,富裕的多收,穷困的少收,或者不收,所以大部分村人们对仁保长都挺拥戴。甲长们对保长按小户头多收的钱粮财物也能理解,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仁尚有一个隐秘的行动,就是把多收下来的一部分钱物粮食,暗暗地接济了游击抗日的八路军;这个事情除了英子知道,当时游击队里个别官员明白以外,其他人谁都不清楚,村里人就更不知道了。

英子深爱着仁尚,对仁尚前房留下来的瞎孩子栓娃也照看得挺好,视若亲生,吃喝穿戴和自己带过来的小英子一样对待,栓娃也懂事,一口一个妈,叫得挺甜的。第二年夏天,英子生了一个男娃,随他的瞎子哥哥起名叫栓柱。仁尚这个五口人之家,在英子的精心料理下,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光景越来越好。村里大部分人都赞叹仁尚娶了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也有少数人羡慕、嫉妒,特别是不会过日子的仁义两口子,对哥哥仁尚他们的好光景,不光是眼红,还有几分嫉恨。

【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