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电影沙丘的原著小说「沙丘小说豆瓣」

在中国影迷的千呼万唤中,号称“2021年最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的科幻巨制《沙丘》终于落地上映。电影《沙丘》由成功改编过《银翼杀手2049》《降临》等科幻神片的丹尼斯·维伦纽瓦指导,“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灭霸”乔什·布洛林、“《碟中谍》女郎”丽贝卡·弗格森、张震等卡司联袂出演,奉献了一场顶级科幻视听盛宴。

电影《沙丘》剧照

在电影背后,屹立的是横扫所有科幻大奖的原著小说。同名原著《沙丘》由读客文化引进出版,记者从读客文化了解到,这部稳定畅销的作品最近再次掀起购买狂潮,短短3天就在全网各平台就被抢购一空。

几大知名科幻IP中,《沙丘》可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几十年来,对这部经典的改编一直就没停过,但几乎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圣山》导演佐杜洛夫斯基曾邀请艺术家达利、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等各界天才参与拍摄《沙丘》,资金不足导致失败。《银翼杀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接棒,但在拍摄中途退出。唯一拍出成片的是《穆赫兰道》的导演大卫·林奇,影片质量和口碑都遭遇滑铁卢,以至于导演本人都不愿意承认这是自己的电影。

1984年大卫·林奇版《沙丘》

《沙丘》之所以是影史最难改编的电影之一,原因就在于原著的宏大。《沙丘》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星际穿越已成为家常便饭,人类的足迹遍布宇宙。厄拉科斯,又称沙丘星球,是一颗几乎完全被沙漠覆盖,气候恶劣的行星,但它却是全宇宙的命脉。因为沙丘盛产全宇宙最珍贵的瑰宝——美琅脂,也被称为“香料”。美琅脂是星际穿越的必需品,而人类服用后,就可以延年益寿,甚至预见未来……也正因如此,沙丘成为宇宙间各大权力集团的角逐之地,谁控制了沙丘,谁就控制了宇宙。

作者弗兰克·赫伯特在科幻构架下,探讨了政治、宗教、哲学、历史、生态学、未来学等在内的各种问题,包罗万象。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终极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沙丘》在设定上彻底抹去了人工智能的存在,将焦点从技术引回到人本身,并突破了科幻小说“核心是科技,人物和情节为之服务”的传统。再加上赫伯特注入的文学性、社会性和人文精神,最终让《沙丘》突破了科幻小说的局限,成为文学史上的一部科幻经典。

虽然《沙丘》是五十多年前的虚构类小说,它包含的话题在今天依旧有很强的解读空间。其中描写的宗教冲突、地缘政治矛盾以及生态危机,至今依然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正如《纽约时报》对《沙丘》的评价所说的那样,“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

基于庞大的书迷群体,电影上映前影方也迅速找到原著出版方读客文化达成深度合作,一同组织了超前点映活动,让书迷提前看到梦想已久的《沙丘》世界。电影上映后同样引发了讨论,书迷们自发为“第一次踏入沙丘世界”的影迷做向导,解释书中设定以及电影中埋藏的彩蛋,一时间在影视文艺圈再次掀起了“沙丘”热,除了电影和原著本身,讨论甚至延伸到了科幻文学、太空歌剧、哲学隐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的艺术探讨氛围。

《沙丘》是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代表作。自1965年出版以来,便迅速横扫了全球各大科幻大奖。它先后于1965年和1966年荣获“星云奖”和“雨果奖”,成为了科幻史上第一本雨果奖、星云奖双奖作品。《200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曾盛赞《沙丘》:“除了《魔戒》,没有其他作品能与《沙丘》比肩。”

和《魔戒》在奇幻史上的地位相同,《沙丘》也成为了科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赫伯特在《沙丘》六部曲中,创造了一个足以和《魔戒》一较高下的“沙丘世界”,规模之宏大,人物之复杂,让人目瞪口呆。每个角色、每个组织,乃至每颗星球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由来与传承,相互交织构成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

为了让沙丘世界更可信,赫伯特还写了很多附录:涵盖沙丘地理、动植物、气象的手册,记录了人类几万年历史的大事年表,甚至还编纂了一本七百多页的百科全书,阐释沙丘世界的一切。

时至今日,《沙丘》已成为全球文化现象,它催生了《星球大战》《阿凡达》《异形》等叫好又叫座的经典科幻电影,比如《星球大战》中的经典的光剑打斗就是对它的借鉴;它的衍生游戏《沙丘魔堡》是史上第一个即时战略游戏,它也是许多经典游戏的灵感来源,可以说,没有《沙丘》就没有《红色警戒》《星际争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