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薛宝钗读过西厢记吗「贾宝玉娶薛宝钗的时候林黛玉在干嘛」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薛宝钗教育林黛玉不能读《西厢记》的时候,说起过自己的往事。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得打,骂得骂,烧得烧,才丢开了。

从薛宝钗的话中可知,她竟然在七八岁的时候就读过《西厢记》。从她教育林黛玉不要读《西厢记》的话中可知,不让林黛玉读的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西厢记》里不仅有谈情说爱的词话,更有封建家族大家闺秀不能触碰的男欢女爱。


《西厢记》原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后被元代王实甫创作改编。

故事主要讲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后来在丫环红娘的帮助下,莺莺至张生住处私会,越过了男女大防。崔母知道后百般批评,百般阻挠,但最终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这种少男少女喜欢,因为里面词曲婉转动人,诉说了无限情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张生和莺莺婚前的大胆主动,成为许多不敢冲破世俗婚姻的年轻人的向往。

这两种影响对封建社会的父母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

在这种情况下,薛宝钗为何会七八岁就能读了《西厢记》呢?她为何这么早熟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薛宝钗的文化修养比较高。从薛宝钗跟林黛玉说的话中可知,薛家祖上是读书人家,家里的藏书很多,儿孙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差,对书籍的喜爱应该是薛宝钗读到《西厢记》的一个重要的诱因。

薛宝钗本身的文化修养比较高。贾元春省亲的时候让众人吟诗作赋,薛宝钗不仅完成了自己的诗作,受到贾元春的赞赏,还私下帮助贾宝玉,被宝玉称之为“一字之师”。此外,在大观园成立诗社,薛宝钗的柳絮词堪称一绝;贾政私下里也赞扬过薛宝钗的才华。

但纵然是有才华,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也不大可能读懂《西厢记》的,毕竟里面有许多词话的意义,只有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懂;一些字句也只有到达一定阅读量的人才能读。所以,。薛宝钗七八岁就能读懂《西厢记》,一定另有原因。

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读《西厢记》之前,她听过《西厢记》的戏文。

听戏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节期间,贾母听完戏之后,请女先儿来讲故事。

两个女先儿讲起残唐五代《凤求鸾》的故事,刚讲到一半,贾母就开始大批特批才子佳人私下相会的做法,明确说出在豪门贵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原文如下:

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得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贾母说完后,薛姨妈的附合很蹊跷。

按照常理和四大家庭的地位,她在贾府的地位远远高于李婶,但是在附合的时候,她却是跟着李婶附合的。奇怪的举动背后,是言不由衷。联系薛宝钗七八岁就读到了《西厢记》的情况看,她的话更多的是掩盖。换句话来说,在薛家《西厢记》这种戏是演出过的,或者是经常演的。

薛宝钗在读《西厢记》之前,应该是听过戏文,听过家族大人的谈论。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才会在七八岁时偷读《西厢记》,知道里面的词话和故事。

薛宝钗的举动,本质是一种家族文化折射和真实的反映。薛家的本质是皇商,虽然也学诗书,也好藏书,也自认为是读书之家,但本质上却并非如此,而是一个挂着读书人的幌子,给自己的家族贴金罢了。

所以,其实从薛宝钗七八岁就会读到《西厢记》和读懂《西厢记》的情形来看,薛家确实没有真正的文化底蕴,薛宝钗也确实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名门闺秀。

声明:本文系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