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梅雨季,日照时间过短,连续阴雨绵绵。长期没有太阳的照射,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该如何进行预防、治疗?多科医生从心理、身体、健康等角度,为市民进行健康提醒:梅雨季缺乏日照容易让身体和心理“长霉”。
心理:勿熬夜 合理发泄情绪
最近,连绵阴雨难以见到阳光,一些中老年人容易感到胸口不适、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即使年轻人也常常难以入睡、爱发脾气或者容易产生低落的情绪,心情也变得“阴雨绵绵”。
“梅雨季节,阴雨天,气压低、湿度大,空气中含氧量少,交感神经处于低潮,身体容易感到不适。同时缺少太阳光的照射,体内褪黑激素与五羟色胺等物质分泌受到影响导致情绪波动。”武汉市武东医院心理科主任赵孟说,雨天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受限制等社会支持减少,更容易陷入沮丧、烦躁的状态,出现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
他建议,在连续的阴雨天中,当察觉到自己心情低落时,要避免独处,应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交流;可以选择羽毛球、游泳等室内运动项目,减少肌肉紧张,从而达到发泄情绪的作用。烦闷时可以看看喜剧片、找点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在梅雨季节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晚上尽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雨天时营造温馨的室内环境也可以改善情绪。
生活:居家防霉 食物热透
武汉市疾病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消毒监测室主任许慧琼提醒市民,梅雨季节,家中的衣服、食物,甚至墙壁可能被霉菌侵袭。因此,衣服要常洗常换,有阳光时可暴晒4~8小时,阴天时可加入适量衣物消毒液进行洗涤,通风晾干,也可烘干后晾在开了空调除湿的房间干燥;可在衣柜内放置防霉、吸湿、除湿等用品;定期清理鞋子,可用烘鞋器烘干存放。
食物应尽快食用完毕,不要长期摆放暴露在空气中;剩饭、剩菜应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餐(饮)具可煮或蒸至少15分钟,消毒后的餐饮具不可再用抹布重新擦抹,要干燥保存。
皮肤:潮湿闷热容易真菌感染或过敏
最近,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丘疹性荨麻疹、手足癣、股癣、体癣等各类虫咬皮炎和皮肤癣菌病患者明显增多,大多是由潮湿闷热的环境带来的。
孔庆云主任医师建议,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可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盐酸特比萘芬、联苯苄唑、伊曲康唑等,具体治疗方式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虫咬皮炎治疗上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药膏,严重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潮湿、闷热的天气最容易滋生螨虫,这也是引起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湿疹等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女性在梅雨季节尤其不能化浓妆,即使化淡妆回家后也要彻底卸妆,皮肤保持清洁。
风湿:合理运动避免直接吹风
在梅雨季节,很多风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已经稳定的疾病又反复发作,武汉市四医院骨科专家赵志刚副主任医师说,合理运动是可以预防和缓解的。合理运动,量力而行,劳逸结合,以身体微微出汗而无特别的疲倦感为宜,坚持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太极拳、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
赵志刚提醒,外出时避免关节直接吹风或淋雨,注意关节保暖,不穿湿衣。一旦雨天摔伤,如果出现肿胀,可以用冰块或冷水进行冷敷,千万不要热敷或揉搓,病情严重的需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治疗。
记者毛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