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多次读红楼梦的感受「读红楼梦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第一次读《红楼梦》,我十二岁。

小学时候听到过四大名著,考试也有考到过。不过没有看过书,都是老师把常考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大家抄下来记住。

初中时候,就想着把四大名著都看一遍。结果只看了两本,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红楼梦》。

第一次看《红楼梦》,害怕家长误会,觉得自己不学好,看这些爱情书。所以书是在学校看完的。

因为老师讲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我就看完了这本书。把运动打球的时间拿来用了。就是那句:男人都是土做的,女人都是水做的。

第一次看此书,觉得林黛玉太漂亮了,就是老哭鼻子;薛宝钗太会说话了,谁都喜欢她;王熙凤太狠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去做;贾宝玉太享福了,天天都有好吃的,还有人伺候,就是有时候爱发脾气。

刘姥姥太搞笑了,说话很有趣;贾母办事有方法,什么

难题都搞得定,不愧是一家之主。

第一次读,其实没有什么感觉,好多东西也读不懂,焦大说什么爬灰,其实我和贾宝玉一样不懂。

看到王熙凤骂了宝玉,我也不敢去问父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第一次读,仅仅是因为老师说这是四大名著,要去读一下,考试有考的,就这么简单

第二次读《红楼梦》,是在第一次读后的五年。

有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晚上有时间了,就又拿出《红楼梦》来读,因为当时没有什么想看的书。(其实,是因为那时候不知道在哪看电子书,在外面拿书本也不方便,现在我手机上的电子书有很多本,很多本。)

这次读,随着岁数涨了几岁,看到了另外的故事。

小小板儿,随着刘姥姥去贾家,和讨饭有什么区别。板儿长大了,会有什么想法?你们大人的事儿,拉上小孩子做什么?

赶紧回忆下自己,幸好没有这种尴尬经历。

林黛玉是真的好,对人没有区别看待,接触久了,便会找自己愿意聊的人,不会委屈自己。

薛宝钗是家长眼中的好女孩,体贴人,聪明,为人着想,想的也多,就没有林黛玉的随性,有什么说什么就做什么。

贾宝玉可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那么好的条件不去学习,一心想着扣女。

袭人可真会讨主子开心。

贾政可是虚伪的儒家思想。

荣华富贵的贾贵妃,命苦的香菱……

第二次读《红楼梦》,会去想到身边的人,去和书里面的人物做个对比,看看谁谁符合林黛玉,看看谁谁符合薛宝钗。

别的也没什么,语言上的美,也确实不一般,现在文学好像没有这种味了,比较直白。

第三次读《红楼梦》是因为《百家讲坛》的出名,有听过几集。这是在第二次的两年后时间。

《红楼梦》原来是有历史原型的,因为当时的特殊原因,不方便去写,就采用了隐喻。

书中的人物对应着那段历史上的原型人物。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上,我也有看到关于《石头记》的保存的曲折经历。

书中对应着清朝康雍乾时代的人物故事。

自己也去摸索,去查资料,因为自己爱好历史,在学生时代,历史知识几乎都是满分,所以查资料对原型,做笔记,做记录,忙了三个月。

书,又是通读一遍。到底发现了什么?都记录在我买的《红楼梦》珍藏版上了。

后来,找了一本脂砚斋点评版,又读了起来。

发现自己的道行太浅,确实解读的东西太少了。

现在关于《红楼梦》在后四十回方面,好像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当时关于这个续写,我自己也感觉挺遗憾的,不知道贾宝玉的结局。

我自己以为,贾宝玉最好的结局,就是考上公,好好工作,收了性子,和老婆幸福生活。

不过曹雪芹要写的结局,个人估计应该是颠沛流离,受尽世人冷眼。最后看破一切,觉得别人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家人,她们需要我去怎么做?

第四次读《红楼梦》是因为要写一点关于清朝的文章。去书里找找清朝的风俗习惯,人物口语,和饮食习惯,以及当时民间特色,就又快速读了一遍,花了有三礼拜时间。

时间是往前走,历史就是过往。可发生的事,古往今来却是那么的相似。

作为底层的小我,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有哪些是自己能做主的呢?

书中讲了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知所措,和大人物的光怪离奇作法。

不能把握命运的人,和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以及迷惑自己不想改变的人,都是可怜的。

保持自我可太难了。


第五次读《红楼梦》是在去年,觉得再读一次,肯定有新收获,就又花了一个月时间,读的是电子书。

发现自己又何尝不是书中的某些人。

之前讨厌的贾雨村,也变得不在讨厌。

刘姥姥也可爱了,为了生活去打点秋风不寒颤,总不能让孩子饿着。刘姥姥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在生活中也是难得的好人。

之前喜欢薛宝钗式的人,现在觉得林黛玉才是最可爱的,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真性情,不为他人做假象。

薛蟠式的人,也许才是开心人物,无忧无虑,脑洞大,心眼小,事多,忘性大于记性。

《红楼梦》也奇怪,书还是那本书,可是每次都有新故事,新思想出现。

之前觉得看的是书,现在看的社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