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南明王朝为什么失败「明朝活该灭亡」

都说“唐宋元明清”,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大明王朝和大清帝国的历史夹缝中,还存在着一个南明朝,关于它的笔墨很少,我们熟知的只有李自成草莽翻身,自立为王,吴三桂叛变归顺清廷以及从电影中看到的“反清复明”,这些历史碎片,未能让我们看到南明的全貌,也看不清历史的真相。

要了解这段历史,必定要读珍品,推荐《南明史》这套书,全书分为上下册,尽管只有20年,却经历了从明朝覆亡、李自成自立为王攻克北京、到清廷攻占北京入主中原,到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以及南明4个政权之间的建立和更迭,到最终的覆灭,再到清朝崛起。全套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扎实,文笔也非常的简明易懂,穿插的史实记载,也让人非常的信服。本书还曾获得中国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奖。

本书作者顾城,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为了还原这段历史真相,他将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城”,历史十多年的深居简出,漫漫长夜唯有孤灯相伴,最终著出了这套《南明史》。他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南明朝历史,南明的覆灭并不是轰然倒塌的,而是一个根里都腐烂了的统治阶级以推枯拉朽的速度,将一个原本可以统一全国的政权带上了亡国之路。

我很喜欢读历史,但也害怕读历史,因为有些历史书真的有些复杂也有点难懂,但《南明史》真的不会。历史情节描述的部分,作者完全使用现代的行文方式,他习惯于用时间线的方式来展现,并将古代的地名特别备注如今是在哪个城市,关于军队的行军方向和政权盘踞地也细心地给出了地图。对于出现的每个人物,作者更是结合史料写出了人物评价,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看这本书,有一种看纪录片之感,在脑海中会有一幅幅画面,他们在中华大地的地图上一一掠过,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历史大剧。

书中作者匡正了许多不完成正确的历史认知,如南明历史的开端应是明朝北廷的覆亡,而不是南明朝弘光王朝的建立。如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的覆灭,不是腐败奢靡如此简单,而是政策调整和军事部署上的失误,政策上未及时调整,未能及时稳固官绅阶层,令其倒戈勾结满洲贵族。军事部署上未能判断形势,轻视满洲清政权。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何汉族官绅宁愿勾结满洲贵族,也不帮扶同是汉族的大顺政权的根本原因:明朝覆灭,汉族官绅视大顺政权为靠山,结果大顺政权却对汉族官绅进行追赃助饷,结果却被李自成当做肥羊宰,为保身家性命他们只好倒戈大清。人性之自私和丑陋,显而易见。

部分没倒戈大清的官绅选择了南下逃亡,却被南明弘光政权当头一棒,弘光政权后将这些南逃的官绅冠上从逆罪名,这让南明朝彻底失去了官绅阶层的支持。与之相对应的是清军多尔衮入京后用了多种方式招揽官绅阶层的人心,甚至明确宣布不论是流贼还是曾投降过大顺政权者,只要愿意归服的,都准以录用为官,经济上更是给予扶持,其中高下立见。

关于吴三桂叛变的这段历史,大多都是说吴三桂是为了大顺将领掠获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而冲关一发为红颜,才最终投于清军,作为一代悍将,吴三桂竟为了一个女人而置包括他父母在内的三十四口家属的性命于不顾,这怎么看都有点令人产生质疑。

作者顾城通过研读大量史料为我们还原了历史的真相,其实吴三桂不管是决定降顺还是降清,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出于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之所以会先降顺,后又骤然翻脸转而降清,是吴三桂这个人生性多疑所致。

历史上的当权人物的关键决策将奠定历史的走向与结果,比如史可法在选择弘光王朝的帝位继承者的优柔寡断,不仅让他自己被逐出弘光王朝的权力中心而“过江督师”,也让众多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武将手掌大权,挟制朝廷只涂享乐不图进取。作者用详实的史料和缜密的逻辑,为我们揭开了弘光王朝从一开始便已注定了的悲剧结局。反清复明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因为百姓是无法救赎已经腐烂到根里的统治阶层的。

作者说“正确总结历史,才能吸取经验教训,利用好丰富的历史遗产”,是的,我们唯有看清来路,才能更好地知道我们该去往何处。

《南明史》值得我们好好研读,从中学到的谋略与人性的剖析,足以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