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张学良军阀混战「少帅张学良的后人」

《军阀风云》第137回 张学良继承父业 奉天易帜五色旗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在各路诸侯的进逼下,不得不宣布撤离统治数年的北京,择日乘专列回东北奉天。他原打算乘汽车取道古北口出关,但公路坎坷不平,难熬颠簸之苦,因而决定改乘火车。日本人要刺杀他的消息,他也有所耳闻,但将信将疑。为防万一,他派兵在北京至沈阳铁路段严密设防。

张作霖一向老谋深算,遇事粗中有细。在做了以上的防卫部署后,他又布疑阵先宣布6月1日出京。京奉铁路备有专车燃火待发,突然他又改期于2日起程。 但到了2日,起程的却不是张作霖。而是张作霖的五姨太及仆役人等,乘上与张作霖的专车非常相似的7节车厢组成的黄色火车,由前门东站起程,先于张作霖提前出关。 直到第三天,张作霖才真正起程。

6月3日凌晨1时13分,张作霖及其全体随行人员,抵达前门东站。张作霖身着大元帅服,腰佩短剑,精神抖擞,踏上月台。月台上人山人海,前来送行的有北京元老、社会名流、商界代表,以及各国使馆等中外要人。张学良、总参议杨宇霆、京师警察总监陈兴亚、北京警备司令鲍毓麟等也到车站欢送。

前几天,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觉察到日本守备队在皇姑屯车站附近的老道口和三洞桥四周日夜放哨、阻止行人通行,好像在构筑什么工事,情况十分异常。齐恩铭将此密电张作霖,请他严加戒备或绕道归奉,但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张作霖的足够重视。 张作霖在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情况下,登上火车离开了北京。 尽管张作霖的行踪十分保密,行期也一改再改,但仍未逃出日本人的眼睛。专车一出发,日本人便收到了张作霖离京的情报。

此时,日本人已在皇姑屯的某段铁轨下秘密埋下了30大包的烈性炸药,把导火线接到附近一座小山的引爆装置上,并派兵在附近铁路上放哨。一旦张作霖的专车经过此路段时,立即引爆炸药。

6月4日晨,专车到达皇姑屯车站。实业总长张景惠等在此迎候,而其家人和其他的文武官员,都在奉天新车站等候。 距皇姑屯车站不远处是老道口,接着是三洞桥。这是日本人经营的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点。南满铁路在上,京奉铁路在下。边上设有日本人的岗楼,老道口正好在日本人的警戒线之内。 专车刚好驶过三洞桥。 突然两声巨响,震彻山谷。接着,烈焰滚滚而起,黑烟弥漫。 张作霖的专车被炸了个粉碎,车身崩出好几丈远,花车只剩下了底盘。没有被炸死的助手们立刻爬起来,跑到张作霖跟前。一看,张作霖咽喉处有一个很深的窟窿,满身是血。他们立即把张作霖抬上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帅府。 到了帅府,张作霖被抬到一楼的会客厅里,早就等候在此的医生立即进行紧急抢救。但张作霖的伤势实在太重了,再妙手的医生也无力回天。当日上午9时,张作霖永久地闭上了双眼,时年54岁。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受伤太重 恐怕不行了 叫小六子(张学良)快回奉天!” 这就是日本关东军制造的骇人听闻的“皇姑屯事件”。此次事件共计20人死亡,53人受伤。

张作霖死后,奉天当局为了稳住东北局势,没有立刻宣布张作霖死亡的消息。同时密电张学良火速回到奉天,主持大政。当时为了封锁消息,除了寿夫人和贴身丫鬟,谁也不许进去,帅府秘不发丧。

6 月6 日,奉天省公署发表通电,说张作霖由北京回奉天时,遇到爆炸,“身受微伤,精神尚好”。元帅府内,依旧秩序井然。张作霖的卧室灯火通明,厨房每天照样为张作霖做饭,医生天天进府为张作霖换药,并发布医疗经过和处方。张作霖部下的官员们礼貌地迎送着“来访”的日本官员。张作霖的夫人打扮得花枝招展,接待着前来表示“慰问”的日本官太太。关东军一点真实情况都得不到,只得相信张作霖真的只受了轻伤,也就不敢轻举妄动。而这时,奉天当局则在暗中进行紧张的应变部署。张学良接连十多天,故意在北京出头露面,然后于6 月17 日秘密回到沈阳。

6月20 日,张学良宣布就任奉天督办。

6 月21 日,张作霖的死讯才正式公布。其灵柩一直停放在大帅府东门的东厢房里,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

张作霖死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宣告结束,但这时的东三省仍然是奉系军阀的地盘,照旧悬挂北洋政府时代的五色国旗,蒋介石的北伐军统一全中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

7月1日,张学良通电宣布与南京停止军事行动。

7 月北伐军进行滦河之战。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率领各路军队直逼滦河东岸与直鲁军对峙。张学良派兵阻击张宗昌直鲁联军。

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企图建立“满蒙新国”,阴谋没有得逞,转而迫使张学良就范。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三次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国民政府妥协。8 月日本特使林权助到沈阳,借参加张作霖葬礼为名,阻挠东北易帜。同时他带来田中义一的命令,反对东三省同关内统一,要求张学良实行“东北自治”。林权助再度威胁张学良:如果东三省率行易帜,日本将采取自由行动。张学良立即作出反应,申明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以东三省的民意为定,顶住日方压力。国民政府决定和平解决东北问题。不久,蒋介石奉方代表要求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同时派代表到东北与张学良谈判易帜之事。张学良表示同意,唯以对日外交问题,易帜要延长三个月。但行动上同国民政府保持一致,为实际上之统一。12 月 29 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奉天城头挂起了青天白日旗。

31 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局面。

东北的局势完全稳住,张学良顺利接替父亲张作霖,完成了这一危机状态下的权力过渡。

日本人原打算去掉张作霖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控制,却把张学良逼得与南京政府统一了。日本军政各界纷纷弹劾,田中内阁被迫垮了台,河本大作也被贬到金泽作了一个随员。抗日战争结束后,河本在战犯审判台上供认了谋炸张作霖的罪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