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史记 佞幸列传》皇帝和他身边\\「史记佞幸列传原文」

正所谓“自古帝王多孤独”,在古代当皇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帝既有肆意妄为的权力但也有被处处掣肘的烦恼,搞不好还会被史官描黑。

司马迁剧照

早期的皇帝稍有任性,不仅会遭遇满朝文武引经据典的戏谑嘲讽,而且史官还全天候记录你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要是生前任性又没啥政绩,死后还会给你个贬义十足的谥号,要是史官再润色一下文笔可能就变千古笑柄了。

早期的皇帝可以说是毫无隐私可言,甚至过得有点憋屈。所以高中历史书上就说历朝历代皇帝都在加强中央集权,一方面是出于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己能过得爽一些的需要。

众所周知,古代臣子都喜欢用“尧舜禹汤”还有前朝圣君这种已经被史官描述成“非人格且神化的圣人”来规范皇帝的言行举止。结果就是皇帝自己的人格被长期打压容易成为变态。皇帝本身也是凡夫俗子,讲道理也是需要交朋友的,但皇帝们想交个朋友也没那么简单,搞不好还被史官描黑得一塌糊涂。

司马迁雕塑

这就是我理解《史记.佞幸列传》的内容,文中提及的几位“佞幸”,实际就是皇帝的好朋友,只不过他们真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既无军功又无政绩,跟中彩票了一样得到了让人眼红的恩宠,结果被司马迁写得黑无边际。“佞”即谄媚之人;“幸”是得宠的意思,用词贬义非常之低,一来是贬低这几位人,二来也是间接贬低皇帝的低级趣味和LOW。

本期大器观察室就给大家谈一谈《史记.佞幸列传》中皇帝和他们“好朋友”的故事。

一、刘邦和刘盈两父子与他们的男宠

《佞幸列传》中提及刘邦有一男宠叫籍孺,儿子刘盈也有一男宠叫闳孺,男宠一词带有混淆视觉的贬义。

首先,男宠让人总觉得是皇帝搞同性恋,但皇帝不一定是同性恋,尤其是刘邦,好色是出了名的。但仔细想一下,我相信各位小伙伴成长过程中都有密不可分的小伙伴或者闺蜜,都有过同桌吃饭同床睡觉的经历,讲道理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在史官的描述里就有点变了味。

刘邦剧照

二来,皇帝的成长过程往往就有伴随长大的小太监小宫女,从小了解皇子的习性方便以后照顾,加上皇子的社交圈本就没有,这些小宫女小太监算是皇帝身边唯一的“朋友”,只不过区别在于跟太监走得近史官只是给皇帝定义顶多是宠佞。要是跟宫女走得近,还整天待在一起那估计直接描成淫乱了,毕竟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是没女朋友这种身份的存在。

当然,这两位男宠也确实没什么过人本事,毫无建树,就是长得帅会打扮,而且深得皇帝信任,《史记》说他们“婉佞贵幸”,我理解就是帝皇的“好朋友”,只不过皇帝是不允许有朋友的,所以只能被称作“佞幸”了

汉惠帝

不过呢这俩父子是开了个坏头,后面子孙有样学样,为汉朝中后期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根。

二、中了彩票的邓通

转眼到了汉代第三任汉文帝刘恒,刘盈的弟弟。他也有三位“好朋友”,有精通天象的赵同,有老好人北宫伯子,这两位都是官宦,皇帝到哪都带上他们。还有一位普通人叫邓通。

邓通本是籍籍无名的普通老百姓,职业是“黄头郎”即船夫。汉文帝得宠他源于发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衣带背后打了结的船夫推着他升天,汉文帝就顺着梦境找到了邓通,给他多多赏赐还给他官做,莫名其妙地翻了身。

汉文帝像

邓通也算是个老实人,知道自己没啥才能,所以为人比较低调也不惹事,就偶尔给皇帝吸一下脓疮,小日子也算过得朴实无华。

但命运喜欢开玩笑,后来有个相面的告诉汉文帝说邓通这人会饥贫而死,汉文帝就赏赐了一座铜矿让他自己印钱自己花,“邓氏钱”从此流通全国,邓通富甲一方。

但这位老实人确实不懂经营官场,好心做了坏事让时任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去帮汉文帝吸脓疮,结果场面弄得很尴尬,从此便结下了梁子。

邓氏钱

汉景帝即位后便罢了邓通的官,再按插各种罪名没收了他所有财产还让他倒欠了好几亿,最后落魄到只能寄居在别人家中直到死去,印证了相面佬说的饥贫而死,终究是黄粱一梦。

三、汉武帝的好基友

司马迁的《史记》很大部分是带有黑汉武帝的主观情绪在里面。下面提及的这位“佞幸”是汉武帝实实在在的好基友,他叫韩嫣,韩信的子孙也算是没落的士大夫贵族。

他自小跟汉武帝一起长大,在汉武帝还没被选为太子前已经是好基友,一起读书打闹,骑马射猎,俩人脾气还对得上,俩人的童年过得很快活。我相信汉武帝和韩嫣是有真友谊存在的。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即位后韩嫣自然成为了皇帝的近身随从,类似于现在董事长生活秘书一类,不参与政事,但司马迁给他评价就只有四个字“善于谄媚”。

《史记》并未记录韩嫣有什么贪赃枉法或把持朝政的事,只因为两件“小”事最后让汉武帝他妈逼着自杀了,连汉武帝亲自去求情也没用。

一件是替汉武帝探路忽略了在路边的江都王,没行礼;另一件事是跟宫女有“奸情”被揭发。我觉得两件事都是有过度解读,甚至有栽赃和“莫须有”的可能,但是嘛在古代这确实是触犯了皇权,但事情真实原委咱现在也无法知道。

实话说韩嫣这人挺可惜的,只能感叹当皇帝的朋友真不容易啊。

四、能歌善舞的李延年

这位可不是抗美援朝老英雄李延年,而是《史记.佞幸列传》里的李延年,只是同名,大伙不要搞错了。

李延年家族能歌善舞,在那时候都是出色的艺人。但李延年早年犯事遭受宫刑,被派去狗监帮皇室养狗。本来想着这辈子也就那样了,殊不知汉武帝宠幸了李延年的妹妹,还帮皇帝生下了王子。

随便找的图

随即飞上枝头变凤凰,凭着精湛的能歌善舞哄得皇帝开开心心出双入对,逐渐当上了两千石的官员,身份显赫尊贵。不过似乎他在低谷压抑了太久,得到封赏后逐渐飘了,行为不检点跟宫女有各种桃色绯闻,惹得汉武帝心生不满,但碍着李夫人面子没有行动。

李延年妹妹去世后汉武帝也不再给他面子了,随即把他们全家痛下杀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恩赐,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毕竟得位不正。

五、《佞幸列传》到底是说什么?

《佞幸列传》篇章很短,里面提及的几位都是小人物,角色类似是皇帝的“朋友”出现了在历史中,对国家和历史的进程几乎没什么影响,司马迁写他们几位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司马迁用“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总结收尾,惊恐君主的绝对权力,喜怒无常爱恨只在瞬间的同时,也道出历来“佞幸”的结局都不好。皇帝是没“朋友”的!

弥子瑕出自《韩非子·说难篇》典故,卫灵公的头号男宠,但最终因年老色衰失宠被抛弃。

随便的配图

大器再总结一下,以上提及的几位“佞幸”有老实的、有忠诚的、也有小人但基本没什么好下场,这几位“佞幸”都有几个共同点:

1、身无尺寸之功又身无所长但身居权力中心,德才不配位;

换个说法:低能关系户

2、权力来源无实际依据,遭人眼红非议;

换个说法:空降司令

3、对内无功无德,体系内被排挤,不被认可;

换个说法:不受老员工待见

4、对自身实力认知不清,最终被下一任清算;

换个说法:错把运气当实力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前段时间一个人,珠海某电气董事长通过选秀节目挑了个助理,好像有点符合上述几个特点?我并非针对此人,只是刚好想起来,其实在一般职场上也不乏这类人物。

那这位助理的最终结局会怎么样咱们拭目以待。

分享完毕,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及其意见或纠正。

身处广州,隐于闹市之中。

好阅群书,独爱文史实录。

随笔创作,供君如厕阅读!

手握大器,观天下之微妙。

欢迎关注大器观察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