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予独爱子所讳避者。
收藏了很多版本的《山海经》和相关衍生书籍,这是我的最爱,任何想象力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书名:《山海经全译》作者:袁珂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豆瓣评分:9.1
《山海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奇书,充满着神奇色彩,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每幅画、每个注解都是一个“微型传记”。
作为“古今语怪之祖”,受其影响衍生出的文化作品不胜枚举,无数人在这遥远而磅礴的大IP中寻觅灵感。从庄子的《逍遥游》到屈原的《楚辞》,从《西游记》到《封神演义》,“青丘之国”诞生了白浅,“有狐,九尾”,“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白子画居之……
当然,书中除了大量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民族、民俗、哲学、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卫生……据传秦始皇焚书不舍得烧毁,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也”,鲁迅认为其为“巫觋、方士之书”,陶渊明有诗云:“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这本《山海经全译》是作为系统研究中国神话第一人的袁珂先生,在其生前精心整理的译注本。他通过较、注、译,为《山海经》做下绝妙注脚,将博大深奥的《山海经》变得浅显易读,既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对于读者来说更为实用。
专供皇帝消遣的野史小说集
书名:太平广记作者:[宋]李昉 等编出版社: 中华书局豆瓣评分:9.2
《太平广记》是李昉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的,编成于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仅历时一年五个月,十分高效。后人说印制书的时候发现并非学者所急需,就把印刷版收了起来,所以流传不广。
现在看来,极有可能是为了满足官家的个人爱好才促成此书。毕竟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最有争议的一位官家啊!
这部书是专门收集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记、志怪传奇、释藏道经的杂著,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异僧、释证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志怪性质的故事。其中神仙的故事合计七十卷,又排在全书的开头,看来是真爱没错了。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宝藏男孩,鲁迅先生说“我以为《太平广记》的好处有二,一是从六朝到宋初的小说几乎全收在内,倘若大略的研究,即可以不必别买许多书。二是精怪,鬼神,和尚,道士,一类一类的分得很清楚,聚得很多,可以使我们看到厌而又厌,对于现今谈狐鬼的《太平广记》的子孙,再没有拜读的勇气。”
要了解宋代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全貌,必读《太平广记》。
全方位式百科图集
书名:三才图会作者:[明]王圻/王思义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豆瓣评分:9.4
《三才图会》是由明代王圻、王思义父子集两代人之力纂集的一部百科式图录类书,共一百〇六卷,分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十四门,且每一事物,写其图像,加以说明,图文互证,细大毕载,足资钩稽。
刀法剑谱有之。书中记载的棍术与三人攻战小组,类似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
志怪荒诞有之。“穿胸国,在盛海东,胸有窍。尊者去衣,令卑者以竹木贯胸抬之。”
糟点爆点有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牛人喜欢扎头巾,帝王喜欢戴帽子,自古皇帝一个样儿:倭瓜脸,肿眼泡。
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注册会员后,可以到“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可以看到电子版《三才图会》
书名:《子不语》&《续子不语》作者:[清]袁枚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豆瓣评分:8.3
搁到现在,袁枚绝对是个耿直boy,且是标题党无疑。明明是本神怪小说,却偏偏起名《子不语》,特别直白的告诉大家,本书专注子避讳的鬼神故事,圣人不说我说,且说完一本意犹未尽,再续一本,天马行空,有的没的什么都敢说。
袁枚绝不仅仅是个吃货
《子不语》的内容无怪不志,无异不述,无奇不有,袁才子以灵性之笔,记录了清朝中期为田夫野老、仕宦官绅津津乐道的奇闻逸事。文笔诙谐、清新,虽是文言文,但用词简洁、洗练,并不晦涩,不拽文,很多让人读来忍俊不禁。鲁迅先生曾评价道:“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
书名:《扪虱谈鬼录》作者:栾保群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豆瓣评分:8.5
这是一本“鬼”知识的百科指南。
鬼要不要吃饭?
鬼会不会死?
阴间有哪些景观?
“归煞”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者博闻强识,言必有据,语不妄发,对于古书中的各种鬼故事颇有研究,典故信手拈来,很令人佩服。虽言鬼物,实击人性。鬼不在地下,“鬼”在人间。虽然这鬼的知识看起来毫无用处,但无用之用,未尝不是最有用的呢?
“其实有些虚妄的东西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某些供于庙堂、昭示天下的一本正经的东西本来就是虚妄一样。”
本书文笔洒脱自在,仿佛真的捉着虱子和你随便闲扯,一次看不完可以看两次三次,随你什么时候顺手拿起来,翻两页,得一“会心的趣味”,足矣。
我是@夜游游,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