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汉武帝“金屋藏娇”和“长门赋”的典故向来为人所知,出身高贵的公主之女陈阿娇被奴婢出身的歌女卫子夫所取代皇后之位,可谓传奇。不少人认为阿娇是败给了卫子夫,这个想法太片面了。
陈阿娇不是败给了卫子夫,而是败给了风流好色又薄情的汉武帝,没有卫子夫,也有李子夫、王子夫和赵子夫等绝色美女取代陈阿娇的位置。
陈阿娇出身确实很高贵,她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虽然在西汉众多开国功臣之中并不突出,但她的母亲馆陶公主刘嫖很不一般。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长女、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刘嫖从小就被封为长公主,由于馆陶长公主是窦太后的爱女,因此她在皇室之中很有地位,汉景帝非常宠爱和尊重姐姐。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他和薄皇后没有子嗣,因此立了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馆陶公主想延续自家的富贵,所以想把女儿阿娇嫁给刘荣为太子妃。谁知栗姬其实早就恨透了她,原来馆陶公主经常给弟弟汉景帝进献一些美女,而且她们个个得宠,年长色衰的栗姬自然很难亲近景帝了,栗姬因此对馆陶公主怀恨在心,所以直接干脆地拒绝了馆陶公主的提亲。
被栗姬打脸的馆陶公主恼羞成怒,她又看上了后宫王美人所生的儿子胶东王刘彻,王美人大喜过望,赶紧接了长公主抛来的橄榄枝,阿娇就这样和刘彻定下了婚事。汉魏小说《汉武故事》里还记载了这么纯真浪漫的一个故事,有天馆陶长公主逗着小侄子刘彻玩笑,指着自己一群美丽的侍女问刘彻喜欢哪个,谁知小刘彻谁也不要,他选的是公主女儿阿娇,还说如果娶了阿娇就让她住黄金打造的屋子,这就是“金屋藏娇”典故的来历.
不过现实没有这么浪漫,“金屋藏娇”显然是一场以利益为基础的联姻。为了巩固两人的利益联盟,王美人还把自己的女儿隆虑公主嫁给了馆陶公主的儿子,两人互为儿女亲家,这样的联盟关系可以说是牢固又牢固了。
因此馆陶公主为了自家女婿,充分发挥自己影响力,拼命在弟弟汉景帝面前给栗姬上眼药,不停地说她的坏话。而且馆陶公主又在各种场合拼命赞美自己的女婿胶东王刘彻。总之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汉景帝越来越喜欢刘彻,而对栗姬是越来越讨厌。最终失宠的栗姬被汉景帝厌弃,太子刘荣被废,栗姬幽愤而死。而王美人则被立为皇后,胶东王刘彻被立为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汉武帝即位后,阿娇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汉皇后。不过,刘彻很快就暴露了自己风流好色的性格。汉朝初年的时候,后宫总的来说比较简朴,并没有多少佳丽。到了汉武帝时,刘彻一反常态,取了漂亮的女孩子数千人充斥后宫,而且大大增加了后妃们的等级,一直加到了十四级,大规模扩充后宫人数和妃嫔,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风流好色的武帝面前,作为皇后的陈阿娇有所妒忌怨恨也是正常的。而阿娇由于出身尊贵,性格比较骄傲,因此她经常为了女色的事和汉武帝起了冲突。不过此时阿娇的外祖母、汉武帝的奶奶窦太皇太后尚在人世,因此汉武帝为了讨好奶奶,也就忍耐了阿娇的一些坏脾气。
但是阿娇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没有生育。其实这事汉武帝也有很大责任,汉武帝生育功能一般,他后宫虽多却一直生不出孩子,直到歌女出身的卫子夫受宠后,他才得到了第一个孩子卫长公主,而他二十九岁才生下第一个儿子卫太子刘据。
而阿娇由于和他关系不好,自然亲近的机会减少,怀孕机会更加渺茫。阿娇知道卫子夫受宠怀孕后,生气大怒,几乎气得自杀,馆陶公主为了给女儿出气,甚至绑架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汉武帝得知后更加恼怒,而窦太后去世后,阿娇由于解决不了生育问题,最终试图靠巫术来得到一切。
她的所作所为最终惹怒了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武帝派酷吏张汤处理了陈皇后巫蛊案,这事导致皇后被废,受牵连被诛杀的人达到了三百多人。陈皇后被废后,生育了皇子的卫子夫则被立为皇后。
应该说,陈皇后的悲剧源自于古代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源自汉武帝的薄情和他们俩婚姻基础的利益导向,卫子夫的存在并不是导致陈皇后悲剧的关键因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