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王丹
■编者按:1月5日,《人民日报》6版“讲述·工匠绝活(特别策划)”栏目刊发了题为《曾璐锋在水处理规范和细节上着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报道。本报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曾璐锋弯着腰,神情专注地观察着“矾花”的形态。“这个杯子里‘矾花’太小,说明药剂添加量不够……”逐一找出问题、反复调整测试,直到所有烧杯里的“矾花”顺利沉淀到杯底,上层的水变得澄清。
——摘自《学好一技之长 奋斗点亮青春》(2022年7月15日)
“工作台要注意随时保持干净不乱、收尾阶段裁剪扎带要注意方向力度,确保切面平滑……”冬日的赣南大地,天高云阔。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的水处理工程实训室,前不久带队参加完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曾璐锋马不停蹄,正悉心指导学员操作的每一步骤。
为了参加此次职业技能大赛,曾璐锋的团队从夏天备战到冬天,从100人筛选至7人。在最后两周的模拟实训时,曾璐锋全程“盯”住,一边观察学员的具体操作,一边在记录表上勾勾画画,3小时全程下来,表上密密麻麻。从技术规范到细节处理,曾璐锋都拿出最高标准,严格要求学生,精心选拔人才。
“设备只要‘生病’,曾老师一眼就能看出‘病因’,并能快速‘根治’。”学生陈荣相说。这名00后最终获取了职业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组的冠军,成为未来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的种子选手。
去年,作为职业技能大赛水处理项目组的专家组组长和裁判长,曾璐锋在设计题目时增添了部分安全防护理论。“水处理技术比较新,安全意识在实际操作中会越来越重要。”曾璐锋说。
前段时间,曾璐锋前往北京参加人社部组织的大国工匠培训交流班,感触很深;作为一名职业教育人,曾璐锋对大国工匠的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工匠精神就在于,没有完美,却始终不放弃对完美的追求。”
展望新一年,曾璐锋希望着力筹办自己的“水处理技术工作室”,借力平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