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拉尼娜会导致冷冬吗「拉尼娜现象冬天会冷吗」

今年冬天会是冷冬还是暖冬?权威机构和气象专家近日进行了预测。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预计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并有可能达到中等强度标准。这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即北半球连续出现三个拉尼娜冬季。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低于正常年份温度的现象,它与海面水温持续高于常年温度的厄尔尼诺事件相反,被认为是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信号。

在公众印象中,拉尼娜这个名词通常与冷冬相关。2008年年初,一次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使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千万人正常生活;2021年11月份,在“双峰”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一次综合强度指数位居历史第四高的强寒潮事件席卷我国大部地区,全国多地一夜入冬。此次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有何影响?今年冬天是否将较往年更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依据国家气候中心ENSO监测国家标准,此次“三重”拉尼娜事件包含发生在2020年8月份至2021年3月份、2021年9月份至今的2次拉尼娜事件,以及2021年春夏期间表现出的中性冷水状态特征。但“三重”拉尼娜不是三倍拉尼娜,今年出现冷冬的可能性很小。“拉尼娜不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唯一因子,冬季冷暖还受到东亚冬季风强度、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周兵说。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陕西西部、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2℃,极有可能出现区域性冷冬,全国其他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将呈现“前冬偏暖、后冬偏冷”的气候特征。周兵表示,气温偏冷并不等同于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平均气温状况而言,判断冷冬暖冬有严格标准。

回顾以往,拉尼娜事件往往使我国夏季主要雨带偏北,出现南旱北涝的降雨局面;到了秋冬季,寒潮偏多,南方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冻雨灾害,部分地区气象干旱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供应紧张。今年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遭遇61年来的最强干旱,极端高温天气持续出现,部分地区还遭遇夏秋连旱,都与其有一定联系。

气候变化牵动全球经济。此前,中金公司研究部对2000年以来发生的6次拉尼娜事件进行梳理发现,虽然并不是每一次拉尼娜事件都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但其自带的冷冬标签仍会造成市场对农作物减产、能源短缺的担忧,从而引起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相关能源和工业品也会受到一定波及。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照表示,如果“三重”拉尼娜事件导致的阶段性偏冷预期兑现,我国消费市场也将迎来趋势性变化,比如羽绒服、电火锅、电暖器等消费或将迎来一波小热潮;网约车等共享出行方式会更受欢迎;雪景打卡观赏、雪地户外游玩等活动的热度将会提高。在供给端,冷冬天气或利好新能源、服装家纺、化肥农药等行业的生产企业。

针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气象专家提醒,江南大部地区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做好抗旱准备工作;湖南、贵州等省份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建议防范其对交通出行、电力、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西北大部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建议做好雪灾和低温防御工作。

来源: 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