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降维打击的三个法则「如何降维」

一,什么是降维打击

“维”,在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通常的空间有二维,三维等。

刘慈欣,这位山西娘子关水电站的计算机工程师,用他的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带领人们走进了一个拥有巨大信息量的维度空间之中,首次提出了“降维攻击”这个名词。

《三体》中所描述的“降维”很形象,如果人类适应了三维,去掉一个维度,进入了二维世界,那么人类就会因为缺少了原来所适应的一个维度,而无法生存。

我们把这种“降维攻击”的思维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如果采用《三体》中的这种方式,把竞争对手的企业拉到一个更低维度的竞争模式中,会让对手因为失去了一个原有的竞争力维度而无所适从,并最终被我们打败。

降维打击的核心,就是运用高维度思维,找到可以将竞争对手一击致命的那个维度,并将对手在这个维度的竞争力直接降为零。

企业竞争力可以体现在若干个维度的累加上,这些维度包括核心技术、管理优势等多个方面,具有更高竞争维度思维的企业,主动将竞争对手的某一核心维度的竞争力降为零,并跟对手在自己更具备竞争优势的维度内进行竞争,这就是企业竞争中的“降维打击”。

二,以产品为中心

在互联网思维里,降至一维,唯剩产品,好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用户,更适合产品创新而非技术创新;因为,在这个产品方死方生的快时代,战略基本是空谈。所以说,降维化的产品思维,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一二十年前,商业社会最成功的企业是微软。一般来讲,我们会说微软代表工业时代,拼的是营销。互联网时代,苹果所代表的产品文化似乎是王道。苹果代表的互联网时代,拼的是产品。然而,不论是微软还是苹果,实质上拼的是美国企业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

因此,在这个时代,至少在互联网领域里,产品经理日益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人认为,得产品经理者得天下。我们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降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所谓降维化产品思维,就是营销融于产品,产品就是广告。乔布斯说:“我一贯认为,我们必须首先从用户体验出发,继而再回头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工业时代,产品生命周期漫长,企业对变化的观察、预防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成心想把一家大企业搞垮也是一件难事。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产品生命周期进入“快进”的年代,产品的辉煌期大大缩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是对当下企业的诅咒,是既有优势的“速朽”。

互联网使人类面临着信息过载、信息冗余的困境,一个产品如果功能简单、设计简洁,可以使用户摆脱选择的纠结,以产品为中心,简单的才是最好的。

三,聚焦用户服务

小狗电器创始人檀冲,用“嗨修”这项颠覆性的大动作,彻底改变了企业与用户在售后服务中的近乎“敌我矛盾”的对立关系,并将解释权完全交给消费者。

嗨修”,其实就是一种带有互联网降维打击色彩的新型服务。说白了,就是全自动逆向物流售后服务。

嗨修”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较为彻底的免费策略;二是逆向物流;三是中央维修仓的运作模式。

“嗨修”的运作流程是:用户购买了小狗电器的产品,只要尚在保修期,只要产品出问题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就可联系小狗客服,由顺丰上门取件,快递到中央维修仓,免费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并快速将修好的产品送上门。

小狗电器成立于 1999 年,这个小家电品牌在 2006 年时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从国美等大卖场撤退、关店;在 2007年登录淘宝,继而迅速成长为吸尘器品类的王者,小狗电器的品牌也为人所知。

小狗聚焦于吸尘器品类,走线上渠道,价格定在了传统卖场的 1/2,甚至高端产品是传统卖场价格的 1/3~1/4。如此一来,小狗电器迅速超越了飞利浦等传统吸尘器品牌,其最重要的成功就是在用户脑海中植入了一个定位—吸尘器就是小狗。

超预期的服务跟超预期的硬件产品同等重要,而要彻底颠覆传统的服务模式,提供超预期的服务体验,就必须用互联网产品思维来做一番重新定义。也就是说,服务就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如何做好这个产品需要独特的方法论。

因此,小狗电器的创始人檀冲敏锐地抓住商机,推出了“嗨修”这项小狗电器的第二次降维打击。只不过这次不是硬件产品,而是售后服务。

小狗电器在服务上不会重复陈旧的做法,不会去建老式的几千家维修网点,而是采用中央维修仓、主动上门取件与保修期费用全免的方式来做。用檀冲的话来说,那就是“售后是产品的延伸,是产品的组成部分”。

小狗电器的“嗨修”模式,是一个极具口碑效应的服务品牌,它将边界模糊化,面向吸尘器行业乃至整个小家电领域,输出自己的服务能力。是一个具有网络效应的开放平台,而不再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售后服务业务。

四,重视粉丝效应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要想让利给消费者,把消费者变成黏性顾客,便养成他们来企业设立的平台消费的习惯,从而让他们成为企业的粉丝,而企业则用粉丝来成就销量奇迹和盈利奇迹。

优秀的企业营销不只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要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再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使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自然而然地想到某个品牌。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社交化营销的崛起,让企业越来越重视“粉丝”的价值,然而,仅仅积累大量的粉丝,实现与粉丝的互动,这并不是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如果企业在社交化营销的过程中,能够把粉丝转化成消费者,将互动和口碑转化成销量,才真正可以把粉丝生意提升到粉丝经济。

华为矩阵式的官方微博的粉丝总量高达 3700 万,华为高管们的微博粉丝数量也达到了460 万。

与粉丝数量相对应的是手机的出货量。2015 年上半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也高达 3470 万部,而华为手机的出货量高达5000 万部。可以说,粉丝的增加量与手机的出货量是呈正比的。

企业做社交化营销,如果还用传统营销的思维也是不行的。传统思维的信息是单向传播,没有互动,不能激活起粉丝的活跃度。也就是说,做粉丝经济,却只把原有的产品放到网上,而没有融合创新,这样,在粉丝沉淀和转化环节就会做得比较差,想实现销量的提升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了。

传播红利时代到来了,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为载体,以粉丝大号为呈现形式的商业形态的粉丝经济,正是移动互联网的大势。

粉丝可以成为稳定的消费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海量的粉丝也足以构成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维度。

——摘自杨健《降维打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