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的小说思潮
1、1980年前后,第一个波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
没有进行必要的语言更迭,文学的本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或确立。
“改革小说”中二元对立的改革模式,寻找清官的主题误区。
2、1985年,第二个波峰。韩少功、阿城、郑万隆等人为代表的“寻根小说”和刘索拉、徐星、残雪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
小说的自觉时期,突破启蒙话语。
在民族文化、历史积淀和深层人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开拓。
“寻根小说”对于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和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整体象征的艺术思维方式的运用。
“现代派小说”对于非理性生命体验的书写,是对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借鉴和创新。
3、1990年前后,第三个波峰。
“先锋小说”以一种文本游戏式的激进叙事手段拆解了启蒙文学的“宏伟叙事”,使小说创作变成了单纯的技术操作和智力游戏。
“新写实小说”则以“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或缺席式的叙述”,排斥启蒙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
4、在1995年前后,第四个波峰期。“晩生代小説” 、“新現突主叉小鋭”、“通俗小説”
“晩生代”作家主要以韩东、鲁羊、何顿、徐坤、张欣、陈染等为代表,延续“先锋小说”的叙事实验,关注当下现实以及在此背景之下人的精神状恋特別感光趣,比如经济活动中的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知识界的尴尬与堕落;現代都市疯狂生长的欲望、城市浪子的放荡和漂流等等。大量描写性与犯罪活动,表現生存困境,有虚无感。
这些小说集中于企业改革、工人下岗、贪污腐败和转型期价值困惑、道德失落等严峻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关怀,并被称之为“现实主义冲击波”
审视现实时有价值立场的游移或迷失的问题,对不良现象缺乏批判。
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武侠、侦破、言情、历史、纪实等“通俗小说”兴盛。通俗小说作家王朔。
王朔调侃知识分子,嘲讽崇高,“游戏人生”, 自称“痞子”,反英雄,京味市井化的语言,反才子佳人式的纯情故事,建立在新的市民话语之上。贴近大众口味。
5、网络小说的兴起。
1999年前后,第一批网络文学作者李寻欢、安妮宝贝、宁财神。2002年前后,宁肯、慕容雪村、雷立刚等专业作者。2004前后,第三批作者江南、今何在、孙睿、蔡骏、萧鼎、沧月、明晓溪、天下霸唱、当年明月、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血红等。
发展至今天有专业文学网站500余家,每年出产长篇小说10万种,日更新1.5亿文字,有250万签约作者,文学网民达2.89亿,唐家三少的作品在网上有2.6亿的人次阅读量。
网络文学作品与游戏、漫画、影视改编的关系比传统文学更为密切,因能获得多重收入,2013年唐家三少的年收入已达2650万元。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成就
一是涌现出了而且继续涌现着大批小说作家,并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作家群体。如“复出作家群”、“知 青作家群”、“新生代作家群”、“女性作家群” 等。时至今天,是从30后到90后,七代作家同堂。
二是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例,截止1999年止,全国已出版不下3000余部,近几年更是以每年200余部的速度递增,而文革前17年我们总共才出版了不到200部。至于中短篇小说则很难统计了。仅在1981一1982年,就发表中篇小说1150余部,这个数字是此前30年中篇小说创作的两倍多;
三是呈现出了百花争艳、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作家获得了30多年的自由创作期,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阎连科、张炜等作家艺术上日渐成熟。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新时期小说的繁荣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题材被普遍更新开放。
新时期以来的农村小说则普遍出现了真、深、广的特点。它们不仅从政治层面上追踪现实、反映现实,而且还从更高的哲学与美学层次上去挖掘生活的真谛,因而蕴含了丰富厚重的文化意义。
新时期的革命历史斗争小说则大胆突破传统禁区,用更为现代的理性日光透视历史,因而使传统生活重新放射出新的光彩。
关注当下改革现实的工业小说产生了巨大反响,把当代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新的创作现象蔚成大观。
如表现“右派”及其他政治蒙难者坎坷命运及不屈抗争的“大墙小说”;反映知青上山下乡生活及其人生道路的“知青小说”;描写独特风俗民情的“市井乡土小说”;有意识对民族文化进行历史反思的“寻根小说”;着力于叙述技巧与形式探索的“先锋小说”;展示当代军人独特人生追求及其生活的“军旅小说”;以现代女性独特视角审视社会与自身冲突的“女性小说”;用新的历史观和审美观重新发掘古人古事、以古鉴今的“历史小说”;以及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通俗小说”等等。
第三,艺术创新的自觉性普遍高涨。思想的解放,唤醒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的自觉性普遍高涨。尤其是西方新潮艺术手法的引进,打破了中国作家的自我封闭心态,表现出了特别强烈的求新求异意识,一些迥异于传统表现形式与技巧的小说出现了。
第四,少数民族作家也以其独特的贡献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增添了光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