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密码》冶文彪
24小时看完了这本小说。
本书是超人气小说《清明上河图》作者冶文彪的处女作,原版名为《人皮论语》。也是唯一本能把我看哭的历史推理悬疑小说。
故事开篇便撒下了悬疑的种子:西汉刘彻继统治后,独尊儒术,却暴掠杀戮成性,穷兵黩武而致民不聊生,朝廷内外敢怒不敢言,刘彻竟认为是自己育民有方。期间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竟然发现宫中藏书古籍《论语》不翼而飞,就连宫中藏书目录也被人篡改。另一边,一群民间侠客历经万难护送一位世间唯一会背诵《孔壁论语》的稚童欲面见御史大夫。《论语》被何人盗窃?又被盗去哪里?为何偏偏单《论语》一书不翼而飞?皇帝用以育民的《论语》与这位神秘稚童亲口背诵的《孔壁论语》,又有何不同?故事从此展开…
整本小说探案过程抽丝剥茧,看书过程中忽而豁然开朗,忽而又迷云重重,不断拉扯着你一探究竟的心,颇有种: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意味
精彩摘抄:
1.火既可照明煮食,又可烧人焚物。任何一家学说,总是有利有弊。本来诸子百家,各有胜处,兼收并济,才能除漏去弊,臻于全善。当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是故步自封、钳心障目,焚了古经真本,更是减除了儒家之益,倒生出重重弊端。
2.道者,既指言,又指路,人心通路也。世间有不公,人人若能直言其事,公义自然通达,邪恶自然祛除,天下自然归于正道;反之,眼见不公,人却不敢言、不能言,则邪恶日盛、公义日丧,天下势必趋于邪途。故而,有道无道,只看言路是否畅通、世人能否说真话。
3.道义如同大路,人遵之而行,才是正途。
4.史之为史,不但要记以往之事,更要通古今之变,善者继之,恶者戒之。以古为鉴,方能免于重蹈覆辙。
终:天子尊崇的从来不是某一家学说,而是只截取其中有利于巩固自己权利和统一固化子民思想的那些只言片语。
故事里:权利面前没有正道,只有统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