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所有人都在夸一部剧。
连叔身边的朋友都无一例外都在追它。
为它充某网站会员的也大有人在。
有人留言点名要叔分析,还有不少人点赞同意。
好好好,算你们赢,这就来——
河神
2013年,《河神1:鬼水怪谈》横空出世,令许多书迷都耳目一新,从题材到人物,都透着与天下霸唱当红的盗墓小说不同的气质。
当时的它,是部关于天津卫乡野奇谭的小说——
故事不再停留于地下墓穴而到了水里;人物不是广布全中国的知青,而是最被人忌讳的捞尸队;解决问题不再是靠口诀定生死……
简单说,它把当年口口相传的民间奇闻异事装订成册,让人们得以知晓最完整的版本。
时隔4年后,天下霸唱终于将这部作品拍成了影视剧。
这一次,主题依旧和小说很像,还是在天津卫,还是捞尸队,但叔并没觉得不新鲜——
因为同样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被玩得更刺激了。
同样是奇闻异事,小说版是带有传统、迷信色彩的鬼故事;而网剧版的骨子里,却是现代与传统相碰撞的结晶。
说是改编剧,其实不妨说是创新。
由天津卫一年一度的祭河大典开始,捞尸队争夺河神称号,却意外发现河漂子。
故事由“小河神”郭得友(李现饰)身上展开。
他至于《河神》,就像胡八一之于鬼吹灯,是最为关键的身份象征,既有天下霸唱的小说里常见的主角性格,又有市井大众的为五斗米折腰。
注意:
以下可能牵扯到剧透!!!
民国年间的天津卫水患频发,河中闹出的奇事络绎不绝,人们口耳相传是水下藏有怪物,几起看似不相干的死亡事件,暗藏蹊跷。
小说里,受限于故事太多,许多细节并未过多深入,网剧版则更热衷于花时间讲好故事。
而漕运帮主丁义秋之死,让整个故事更加扑朔迷离。
这部剧的前半段很像侦探片,丁卯作为探案人,从亲爹被绑在玄武像沉入河底开始,到郭得友下水捞出一百多具河漂子,一层一层地剥开藏于天津卫这块地界上的阴谋。
从制作上,《河神》无疑动真章了。
外在的优点显而易见。
在爱奇艺 天下霸唱 工夫影业的加持下,一眼就能感受到造型、道具、场景的精美考究。
捞尸队这群人身着的服装,根据不同级别以及重要度的划分做了不同的设计。
亦可看出不论是布衣还是裤衩,每一处都贴合时代背景,细心度远远高于网剧水准。
单是每个主角的几套服装,就看得出来这部剧的不简单之处。
衣物与人物性格合二为一,除了沿用民国初期的元素外,他们的每件衣服都配有不同的装饰,郭得友的衣服扎染蓝和毛边最多,顾影衣服简单但头饰特别,丁卯多以西服衬衫示人——
他们一个靠水为生,冷静却执着;一个装神弄鬼,性格粗放却倔强;一个衣食无忧,信奉科学。
衣如其人,简单的服装解释着人物性格特征。
既然是和“鬼”有关的剧,自然离不开那些阴暗,惊悚的东西。
仅水下几场戏就独具风格,在剪辑师和后期调色下,场面颇有电影的调性,透着一股隔水看剧的清冷酷感。
另外几场点烟辩怨的戏场面更是一绝,看起来都不一样。
比如老河神为丁义秋点烟辩怨,烟雾绕着尸体一圈,其中真相都藏于烟雾里。
薛媛媛一死,郭得友辩怨更是花样翻新,简直是解锁破案新姿势。
和老河神不同,郭得友辩怨大多是为了揭开真相,直接道出凶手;而老河神更多是担心真相曝光后,引发的轰动。
点烟,也藏着心理;心理,又挖掘着真相。
慈善医院替钱子贤点烟辩怨那场戏,看得人心惊胆战。
不客气的说,光是凭水下和点烟的精彩戏份,就足以让叔刷这部作品3遍以上。
这些精彩暂且说到这,其实叔想说:
除去这些外在,《河神》之所以能打动人就在于它的内核,它让我们难得地将这些看似是臆想的故事,变成了现实。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曾听过那些所谓的“鬼故事”。
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想一探这些故事的虚实。
小说里,郭得友凭借多年习得的本事,破解一桩又一桩的谜案。
因为“捞尸队带头的老师傅因故身亡,郭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人头儿熟,地面儿也熟,由他在捞尸队挑了大梁”(原著)。
网剧版,郭得友的勤奋破案,明面上是为了钱。
虽然看似市侩,但关键时刻却从未掉过链子。
和小说版一样,郭得友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三人搭配——郭得友、丁卯、顾影。
这三人,虽有不同的经历,却都有着一颗求真相的心。
先说丁卯。
一个信仰科学的留洋学生的反转。
他是漕运的少爷,在海外留学习的是洋仵作。
别看他吃穿不愁,从各种信息来看,这个人活得不咋地。
否则,不会因为不愿接受漕运而逃离自己家;整个帮派为了寻他,不惜花费重金去托老河神帮忙;更不会在刚回帮派不久,亲爹就死了。
那可是漕运帮派的帮主,又死得蹊跷。
他就像我们常说的无神论者,貌似信仰科学,遇到困难还得托郭得友协助。
原本大户人家该有的处惊不变,在他这都没有。
比如郭得友设计让他去薛媛媛家探口风,探着探着他倒主动把寿衣给穿上了。
他原本没有啥特点,成为特聘警察也不过是为了找到杀害自己亲爹的凶手。
对钱财更不屑一顾,而对友情的信念,让他有了特点。
为亲爹,他跟郭得友为敌,调查他为何知晓自己亲爹死亡过程;
后来,他又跟郭得友搭伙,抛弃科学的信仰,一而再,再而三的涉险,与他并肩作战。
丁卯,就像社会上平日没信仰,遇到困难啥都信的那类人,没摆在他面前的,都是假的,唯一信的,是眼睛所见。
他有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冲突感,不讲究传统习俗,为求真相亲爹他也下得了解剖刀。
丁卯的信任,也让郭得友明白了“传统”之外,科学的重要。
而,丁卯对“科学”坚持的态度,也反衬出顾影的“神棍气息”。
顾影,一个靠喊魂驱邪为生的神婆。
她是张神婆的女儿,也是郭得友的青梅竹马。
多年的相处,顾影懂郭得友,郭得友动动手指她都清楚在想什么。
丁卯找郭得友麻烦,她最先替他挡枪。
在鬼市为探清薛媛媛之死的真相,不惜装神弄鬼为郭得友开脱。
但她对郭得友的“友情”并不一般,每天想着法和郭得友相处,为得就是培养出爱情的种子。
当然,顾影也不是纯粹唬人的神婆,她对于真相也有自己的坚持。
她看似无脑,但实际也有自己的考量。
相比之下,同样是讲究“迷信”,主角郭得友,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活在民国的天津卫,有时又似乎跳出了这个时代外。
比起小说中的险象环生,网剧版,他少了这些生死经历,更多的是与现代(即丁卯)的碰撞。
以慈善医院躲避“活死人”追捕为例,他询问丁卯那些虫子具体为何物。
原本是为了100块大洋去捞尸体。
当发现整个慈善医院的尸体都活过来之后,除了惊讶更是好奇。
谁料在炸死这群“活死人”后,魔古道现身。
刺伤丁卯,住进了医院。
在丁卯醒来后与外国医生交谈时,他忍不住好奇询问了虫子的相关事宜。
除了这一处之外,导演也无数次用细节暗示了郭得友并非固执己见的人。
他在点烟辩怨之后,反问丁卯“你不是解剖过尸体了吗”。
对于时代所带来的新文化和冲击,他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将一切能挖掘真相的方式,能不放过的都不放过。
他是个靠捞尸讨生活的人,也是个为求真相不惜铤而走险的人。
他数次冒险前往鬼市,甚至明知烟雾对自己有害的时候,依然敢于尝试。
在挨过师傅教训后,依旧我行我素。
身居龙王庙,却依然相信丁卯现代科学的那一套。
郭得友是一步步慢慢改变的。
原本捞出尸体,等着尸体的亲人领走就完事了。
但他在该深究的时候,还是出手了。
他本想冷漠面对那些出事的原因,却发现自己不是冷漠之人。
先前,不管别人咋说,没钱他就是不干活。
到后来,为了破解真相,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的原则。
此刻,某种程度上,他成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代表。
今天,我们评价《河神》,许多影评用的一个词是,良心。
在国产剧扎堆更新上映的今天,有多少导演和编剧,能真正拍着胸口说:
我拍的这部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更新过半,播放量破7亿后,《河神》的质量也并未有下跌的趋势。
豆瓣评分保持在8.2。
在没有流量明星和大腕的加持下,它凭着“良心”逆袭了。
在叔看来,郭得友那一次次点烟辩怨,反而有一种超脱感。
明知自己会身体不适,为何还要冒险?
因为它知道,不管是捞尸还是寻求真相,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面对如今这个不断靠大IP、流量明星说话的影视圈。
这部良心网剧,来得太是时候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