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九
经过长达8年谈判之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终于在今年11月15日签署协定。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贸易秩序混乱的大背景下,RCEP的诞生是世界经济难得的一抹亮色。
RCEP最早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6国加入,旨在通过打造一个“10 6”的大规模自贸区,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印度担心RCEP会扩大本国的贸易逆差,以及对农业带来强烈冲击等因素,印度在去年退出谈判。在印度缺席的背景下,RCEP最终达成了15国协定。这15个成员国的人口总量、GDP规模以及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都超过了1/3,一夜之间,全球最大规模的自贸区横空出世。
图|视觉中国
RCEP对于参与各国以及世界经济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按照协议规定,RCEP的15个成员国,90%的货物实行零关税。对区域内的15个成员国而言,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可以在这个自贸区之内完成,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极大降低各国的贸易成本。
对消费者而言,可以在这个自贸区范围内购买到更便宜的进口商品,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以及更便宜的生活成本,对企业而言,原材料的成本大幅降低,更大程度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参与各国的GDP增速将会从中受益,RCEP区域的经济增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当前低迷的全球经济。
除此之外,RCEP的意义还在于,为参与各国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的外部环境,在当前这种全球格局下显得尤为可贵。最近几年,由于美国推行美国优先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贸易大战,面临美国贸易打压的不仅是中国,很多美国的传统盟友也都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举行。(图|视觉中国)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局面,WTO对维护全球贸易稳定的作用大大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占全球经济1/3总量的RCEP诞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当前全球的贸易环境。对于参与各国而言,拥有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进口商品价格的便宜与否。
RCEP十五个成员国的互补性很强,既有日本、韩国这样技术领先型国家,也有越南、柬埔寨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国家,还有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丰富型国家,理论上而言,RCEP区域伙伴如果能够密切合作,可以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全球贸易大动荡的时代,为参与各国提供一个抵御外部风暴的避风港。
尤其对于中国而言,RCEP的避风港意义更加强烈,中国和RCEP成员国的贸易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在当前中美关系不确定的背景下,RCEP这个朋友圈如果能够保持稳定,意味着我国外贸的基本盘得到了重要保证,这将为我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图|视觉中国
从更高战略层面来看,RCEP的效果不仅只是推进贸易便利化,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亚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过去几十年,全球中心以欧美为主,随着欧美经济的相对实力下降,亚洲具备足够的潜力成为下一个全球中心。
RCEP区域内的成员国,包含了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这个区域内的经济体,中日韩、澳新以及东盟十国,还有将来随时可能加入的印度,这些国家既有增长速度,也有总量优势,如果能够在RCEP的基础上推进更高层面的合作,完全可以将亚洲打造成未来的全球中心。
当地时间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举行。(图|视觉中国)
当然,这只是从理论层面推测RCEP能够带来的成果,RCEP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还受到很多现实的制约,这些因素将决定RCEP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
RCEP最大的挑战,在于15个区域伙伴能否具有足够的战略互信,尤其是当成员国之间爆发政治层面的摩擦时,是否能够确保这种摩擦不会蔓延到经贸领域。看看RCEP的15个成员国名单,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再加上将来有可能加入的印度,其中很多国家的政治关系都比较微妙,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观都有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可能会制约RCEP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
图|视觉中国
从最近几年国际上爆发政治摩擦的案例来看,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冲突的可能性极小,政治纷争基本上都是转化为经济战,也就是说,经济摩擦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之间冲突的主要方式。所以,RCEP的成员国如果发生政治摩擦,如何确保摩擦不伤及RCEP的成果,将是对各个成员国最大的挑战。即使很多国家能够在表面上遵守协定,但也有很多其他的手段来制造贸易摩擦,在当前WTO框架下,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如果将来也出现在RCEP内,意味着这个全球最大自贸区可能将徒有其表。
除了内部摩擦之外,RCEP还面临很大的外部竞争压力,最大的对手就是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奥巴马政府时期,TPP原本是美国重点打造的一个高规格自贸区,试图通过TPP架空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地位。不过特朗普上任之后,对于围堵战略并不感兴趣,上任伊始就退出了TPP,转而以更直接的贸易战对抗中国。美国退出TPP之后,日本主导推进TPP,在2018年推出了一个缩小版的TPP,又称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包含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墨西哥、智利及秘鲁11个国家。
虽然缺少美国的参与,但缩小版的TPP仍然是一个极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其开放程度比刚刚签署的RCEP更高。RCEP的目标是90%的商品实现零关税,这个标准其实和最高水准的自贸区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比如日本主导的TPP,95%的商品实现零关税,开放程度高于RCEP。理论上而言,更高标准的自贸区,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
图|视觉中国
对于RCEP而言,更大的威胁在于美国有可能重返TPP。因为随着拜登当选美国总统,有可能重拾当年奥巴马时期的TPP战略,如果美国选择重新加入,将大大提升TPP的地位和优势,这将对RCEP带来较大威胁。
所以,RCEP虽然看起来很美,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最大自贸区,但是想要真正达到预期的高度,还受到很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从设想到现实,RCEP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档案
谢九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九论财经(gh_2556c4453440)
点击下图,收听“老九论财经更多精彩音频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再问“李约瑟之问”」
进入周刊书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