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如花美眷怎敌逝水流年「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文/小美

三十年前,一场红楼绮梦来到了荧幕前,精彩绝伦的87版《红楼梦》家喻户晓,创造了90%的超高收视率,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小诗通俗浅白,充当了世人开启《红楼梦》之门的钥匙。三毛说,《红楼梦》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书。白先勇说,《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也是他的文学圣经,有探索不完的密码。

在人生每个阶段,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年少时读出感情,长大后读出智慧,中年时读出慈悲。耗时3年,前后投资680万,走遍全国10省41个地区219个景点,无论从幕后团队、角色挑选,还是造型、服饰、音乐、影响力,都称得上是一座高峰。

尽管30年时光匆匆过去,这些人物依然历历在目: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肌骨莹润的薛宝钗。

面若秋月的贾宝玉,八面玲珑的王熙凤。

三十年后,由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牵头,邀请百余位台前幕后的主创们重聚北京,他找到了自剧组解散后始终没在公众面前露面的“秦可卿”张蕾,也迎回了姐姐“元春”成梅,“元,迎,探,惜”四姐妹得以首度同框。他们一起追忆当初的创作过程和青春岁月。重温那场旧梦。

“元,迎,探,惜”四姐妹得以首度同框 图 / 欧阳奋强微博

邓婕在现场说:“30年前,我原以为《红楼梦》的万人空巷只是昙花一现,直到后来重播了数千次,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还爱着我们。”

除了导演王扶林,编剧周岭,摄像、美术、服装和道具部门的幕后英雄们,也在邀请之列。人人都期望这是一场没有人缺席的盛会。但临行前,早早买好机票的“薛宝钗”张莉突发肾结石住院,以至于6月17日的这场聚会,“宝黛钗凤”四人里,只有“贾宝玉”欧阳奋强和“王熙凤”邓婕出现。“黛玉”陈晓旭离世,“宝钗”张莉不能来。中国人的影像记忆里,那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冥冥中成了现实。

87版《红楼梦》播出30周年聚会,邓婕和欧阳奋强合影。

三十年,当年的少男少女演员们,正值盛年的幕后主创们,如今或已天命之年,或已华发丛生,或已不在人世。

就在6月17日,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演们再次聚首,纪念开播30周年!

30周年聚会当天,女演员们都极其重视,精心准备,她们希望光彩照人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奋力跟时间抢回一些体面。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站在舞台中央,有的人会明确表示不会出现,还有人只愿意远远旁观,或是只想趁此机会见见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30年了,当这场“红楼梦”再次来临……

你还记得他们吗?

‘贾宝玉’欧阳奋强

“王熙凤”邓婕

“薛宝钗”张莉

“袭人”袁枚

“妙玉”姬培杰

“史湘云”郭霄珍

“贾迎春”金莉莉

“秦可卿”张蕾

香菱

陈剑月

北静王

分饰柳湘莲和北静王两角候长荣

值得一提的是,因87版《红楼梦》结缘,北静王娶香菱为妻

令人唏嘘的是:缺席的陈晓旭

曲终人散的红楼,戏里戏外的人生。当初那些参演红楼的人,跳出曹公笔下的无常,也各自有了各自的归宿,有的素淡如茶,有的惘然凄凄。当我们回看当时那些美人,真是叫人感慨良多:红楼梦中伤心碧,曾是惊鸿照影来。

也许他们渐渐老去,甚至昔日的面孔会慢慢离去,就像“惜春”的扮演者胡泽红所说:我们会继续老下去,只有不在了的,才会永远年轻。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热爱与怀念,永远无可替代;也正是他们,让我们更加熟知、热爱书中的故事,哪怕年华已逝、故人远去,当年的风华正茂早已深深刻入人们心里。

曹翁当时写这部稿子的时候,《红楼梦》是他自己心中的一个梦。一个没有实现的梦,或一个已经失却的梦。80年代,当这一众演员重新演绎它的时候,对于一些入戏太深的他们,或许“红楼”就变成他们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有人不愿醒来,有人很难醒来。

而对于热爱《红楼梦》的所有人,当我们掩卷长思的时候,也不由愤慨于现实、落寞于逝去。所有事情是终将结束的,所有梦也终将醒来。但幸好,如今文本依在,87年电视剧依在,如果我们想回去,总是能偷得一两日的奢侈,在人生,做一回梦吧。

内容来源:诗词天地

30年魂牵梦萦,今朝得以相逢。

三生有幸,红楼梦长。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红楼人物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