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厦门港开通今年第15条国际新航线了吗「成都新航线」

■厦门港迎来今年第15条国际班轮新航线。

本报讯(文/记者 高金环 图/陈立新)今天,随着中国香港籍集装箱货轮“海丰立诚”号顺利靠泊海天码头,厦门港迎来今年第15条国际班轮新航线。该航线运行于东北亚-中国-东南亚之间,沿途靠泊韩国釜山、中国厦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泰国林查班等RCEP国家港口,海丰国际、高丽海运、阳明海运、海洋网联等航运公司共计投入4艘船舶运营该航线。

近年来,厦门港多措并举,海关、海事、边检及各有关单位从软硬层面多维度提升港口营商环境、吸引船货集聚,航线网络持续加密。截至目前,厦门港国际航线已达107条,通达全球50个国家142座港口,“海丝”核心区战略支点地位不断夯实,“丝路海运”建设成效不断彰显。

新航线首班船“海丰立诚”号此次在厦门预计停靠十多个小时,中国制造的优质商品将通过该轮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为了保障船舶更高效运行、货物更快捷到达客户手中,“海丰立诚”号还首次采用“丝路海运”气象导航服务。这意味着该轮在广阔海洋上拥有更亮的双眼,对气象、海洋变化的“感知”将更敏锐。离开厦门港后,该轮将驶往1500海里开外的新加坡,由气象、航海领域专家组成的远洋气象导航团队将共同决策,为船舶选择一条既快速高效又安全的路径。

“丝路海运”气象导航技术由国家气象部门、交通部门、专业高校、“丝路海运”联盟成员等共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日美等国在远航气象导航领域数十年的技术垄断。截至目前,已有始发于上海港、宁波港、厦门港、大连港、釜山港等5座境内外港口的5条“一带一路”航线船舶正在参与“丝路海运”气象导航测试工作。在“海丝”核心区——厦门港,“丝路海运”气象导航将与入海口的 “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及相关内陆观测点形成远洋、海港、腹地三位一体的全链条全天候气象保障。面向“一带一路”,在福建先行先试,这将成为“丝路海运”提供航海气象领域“中国方案”的有益尝试。

中国是海上贸易大国,国产气象导航建设关系到船舶航行和供应链安全。2021年3月,“丝路海运”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体现了国家对“丝路海运”工作的重视和认可,同时也赋予了“丝路海运”新的历史使命。下一步,“丝路海运”将继续发挥机制创新、联盟跨界优势,以全国6座港口的80条“丝路海运”命名航线为抓手,携手气象部门、联盟成员共同开展国产气象导航核心技术攻坚、市场推广,为畅通“一带一路”海上贸易大通道、建设海洋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 厦门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