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康熙秘史擒鳌拜「皇清奏议」

作者:向敬之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3

王弘祚,1610年生于云南永昌,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强习掌故,曾任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王出任岢岚兵备道,被宣大山西总督吴孳昌以筹划军饷,请仍留大同。第二年,总督李鉴推荐,授户部郎

中,主持修纂《赋役全书》。

《清史稿·王弘祚传》记载,王氏修书,“裁定赋役,一准万历间法例,晚末苛细巧取,尽芟除之,以为一代程式”。

修书期间,王弘祚加太仆寺少卿,迁太仆寺卿,擢户部侍郎。他给清廷出主意,如何在江南、江西、湖广丰稔之地采米谷、储粮饷,以便进军还属于明朝辖区的云贵地区,征讨孙可望部。顺治帝采纳他的意见,下旨给经略大学士洪承畴执行。

顺治十一年,给事中郭一鹗弹劾王弘祚修书逾久未成,王疏辩,被郭复劾其巧饰。此后几年,王弘祚官运不通,屡遭弹劾,不是被罚俸,就是被降级。

顺治十五年,历十四年的《赋役全书》终于修成,朝廷记功奖励,擢王弘祚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进太子太保。此间,他和大学士巴哈纳等修订律例。《清史稿》评价:“弘祚定赋役,文然修律例,皆为一代则,其绩效钜矣。”

康熙三年,授王弘祚为刑部尚书,不久复还户部,掌管全国财政大权。三年后,鳌拜奏请户部设满、汉尚书二人,将其死党玛尔赛安插进户部。王、玛不和,又遇户部失察书吏假印盗帑,清宗室、以领侍卫内大臣拜秘书院大学士班布尔善谄事鳌拜,独给王弘祚加罪,使之获罪,被革除官职。

不到一年,王弘祚配合黄锡衮密助康熙除掉鳌拜,真正实现亲政。

鳌拜倒了,班布尔善也被王大臣劾奏二十一款大罪,定罪以绞刑处死,子孙皆被废黜宗室资格,而王弘祚晋兵部尚书。

4

历史不会因为金庸在小说《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个韦小宝,就忽略了黄锡衮、王弘祚这两位帮助康熙帝铲除鳌拜的真人。

《清史稿·圣祖本纪一》记载:康熙八年五月乙未,“起王弘祚为兵部尚书。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王弘祚接掌兵部,到拿下鳌拜交廷鞫,前后不过十三天。

九个月前,时任户部尚书王弘祚因失察书吏造印盗银案,被免职丢官,如今成了康熙帝清算鳌拜的兵部掌控者。足见,王弘祚是康熙帝极度信任的重臣。

清制,户部设二尚书。监守自盗案发时,正值鳌拜处死政敌苏纳海后,鳌拜侄儿玛尔赛刚刚接任户部尚书。玛尔赛仗势欺人,与顺治朝便是户部尚书、太子太保的王弘祚不和。吏部商议处分户部尚书监管不力时,拟援引恩诏宽免,但以领侍卫内大臣拜秘书院大学士的班布尔善独自拟票,将王弘祚一人罢免,而不处分玛尔赛。

班布尔善是太祖庶孙,谄事鳌拜,实则阴谋借势自立,与玛尔赛争权夺利,但又隐忍对外。他严惩王弘祚,就是为了削弱康熙帝势力,而没想到王弘祚会被很快起用。

王弘祚掌兵部大权,配合康熙帝早安排在兵部主政的左侍郎署武英殿事黄锡衮掌握京师卫戍权,筹划逮捕鳌拜。黄锡衮为行动执行者,王弘祚是这一场没有硝烟却不无血腥的战争的前敌指挥员。这是康熙除鳌行动关键性的双保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