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顾佳贇
根据扬子晚报报道,某剧组进南京大学拍戏,大学生该干嘛干嘛,让明星“遇冷”。这样一件“小事”,占据知乎等社交平台热榜,引来众多网友点赞。原因何在?
一段时间以来,追星怪象有越演越烈之势。机场围堵、网上谩骂,为追星倒牛奶,捆绑未成年人为“爱豆”捐钱,甚至因韩流男星入伍去给韩国军队募捐……一些“95后”“00后”沉湎“饭圈”不可自拔,热衷于应援打榜、刷量控评,恣意挥霍自身的青春与父母的金钱。正是为了避免青少年陷入误区,国家网信办近日表示,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饭圈”乱象列入治理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星在南大“遇冷”的消息,无异于一股后浪清流,给出了一种漂亮示范,透露出些许“意味深长”:
看得出,南大学生很忙。大学校园 青春年华,两个要素组合在一起约等于“一刻千金”,所以才有学生吐槽“有看明星的功夫我多做一道微积分不是更好”。学生都忙于学习,这样的大学才让人有信心确是培养未来“国之重器”的地方。
看得出,南大学生很聪明,了解自己的时间成本,价值所在。前有明星日赚208万刷屏,75块钱却想雇佣一个985大学生忙活一天?真要勤工俭学,显然南京市一个小时家教都不只这个数。剧组开出远低于横店群演的尴尬价格,或基于大学生有追星狂热,甘愿“奉献”的错误预设。
归根到底,大学生并非不追星,只不过更爱追的是科技大牛、专业大咖——比如袁隆平、钟南山等学界偶像走进校园,哪回不是遇到“粉丝”夹道欢迎,整个校园万人空巷,秒变追星现场的呢?
在自己的舞台,做好自己的事情,明白自己的价值,追逐更理想的自己。没空追星的一天,或许只是南大学生平平无奇的一天,但值得上一回热搜。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