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记载朱棣的书有哪些「历史书籍读书笔记」

梁启超说:“ 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的志气。”

一直想阅读一些历史上的人物传记,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借此激励自己可以每天进行一些阅读。今天读的是《朱棣传》。一起来了解一下“朱三多”吧!

序言 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朱棣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功业卓著,“远迈汉唐”;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暴于嬴秦”。

朱棣和秦始皇有不少相似之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干了一件引起后人强烈诟病的事情--焚书坑儒;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杀了不少文臣,也遭到许多人的批评。朱棣和嬴政还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没有死在皇宫中的皇帝: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朱棣死在出征途中。

汉武帝的主要功绩是对付北方匈奴,并且取得了胜利,他还派了张骞出使西域。与之相较,朱棣不但派遣武将出征北方,还亲自率师出征;此外,他在西北设立了哈密卫,在东北设立了军事机构奴儿干都司。

永乐皇帝朱棣的一生可总结为“三多”。

“第一多”是历史之谜多。

在朱棣的身上有许多至今也无法解开的谜团,比如他的生,他的生母到底是谁。传说朱棣夺位当了皇帝以后,在当时的经常修建了一座大报恩寺。这座寺庙内有一座正殿,平日大门紧闭,老百姓不能随便进去,所以不知道里面到底供奉着什么。直到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它的神秘面纱才被揭开。原来里面供奉的是碽(gōng)氏的牌位。朱棣修大报恩寺,是想报生母碽(gōng)氏的生育之恩。再比如他的死。皇帝死在外面,在当时实在是一件突发的大事,最害怕的就是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所以朱棣死的时候秘不发丧,等到朝中的事情安排得差不多了,才公布消息。按照史料记载,朱棣死后埋葬在长陵之中。可有人爆料说,朱棣并没有埋葬在这座陵墓中,他是在出征打猎时被野兽咬死的,尸体也被野兽叼走了,长陵其实只是他的衣冠冢。

“第二多”是朱棣干的事情多。

首先,他组建了最伟大的船队,派郑和七下西洋,一直到非洲东海岸;他还派陈诚出使西域。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朱棣曾亲自率领军队五次北征。朱棣把国度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并且重新修建了北京城和北京的宫殿。为了保证国都北京的供应,他还疏通大运河,利用运河开展漕运,使运河成为重要的南北运输大动脉等。

比起“武”,朱棣在“文”上也有建树。他重视文化事业,为了保留更多的史书,为后人所用,下令修撰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第三多”是争议多。

首先他得位不正。他并不是朱元璋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是当时的皇太孙,朱棣的亲侄子朱允炆。朱棣为了证明自己夺位有理,大肆杀戮,因而背上罪名。

第二个原因是他的统治手段。朱棣为了加强对民国官吏、军民、百姓的统治,利用宦官设立了东厂。

所以说,朱棣是谜团多、做事多、争议多的“朱三多”。


注:《朱棣传》来自明史研究专家商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