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社会对性的禁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删减」

愤怒、难过、痛苦与悲伤持久交织,手中的拳头也紧握着放不开,不是不相信世间的险恶,亦不是因为相信美好而粉饰太平,却未曾想到,险恶,竟可以到达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无法想象,作者林奕含在亲身经历如此残暴的事情之后,在犯病期间将伤疤一层层剥开,将其写下,要经历多大的痛苦,又要重新忍受多大的伤害……

对于性教育,有的父母一直在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书中有一句话:最终让李国华决心走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而我认为,面对残暴不说,逼迫房思琪一步一步走向悬崖的,除了自尊心,除了她本身的性格之外,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

当房思琪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时,她的妈妈却责备她:“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仿佛这个社会什么都看得很开,但对于“性”,却总有许许多多的家庭选择闭口不谈。

在性教育这方面,家长们一直旷课了,却以为还没有开学;因为相信世间美好,相信如此险恶的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边,所以选择永远缺席。

而这,正是导致了“房思琪”们悲剧的源泉,也助长了“李国华”们的犯罪之风。

我也曾天真地以为:强暴者必然会受到惩罚;强暴者,也一定会因为犯罪一次之后,被告、被抓获。

却不然。

李国华能一次一次犯下罪行,却依然保持着为人师表高高在上的形象的原因,只是因为“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

不管是房思琪也好,是郭晓琪也罢,前者害怕被羞辱,后者清醒之后敢于反抗,结果却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当房思琪一次又一次地想要讲出来,却被所谓的自尊心、羞辱心堵住了嘴巴。

或许,让房思琪决定在痛苦中“爱上”李老师、决定逆来顺受的,是当房思琪向妈妈说班上有一个女生和老师在一起了,妈妈直接大骂那女孩真骚、真不要脸的时候,也或许,是因为当思琪将自己与老师在一起了,做了所有“该做”的事情告诉自己的“双胞胎”怡婷,怡婷“羞辱”她真脏的时候。

当身边最亲近的人都“羞辱”自己,当自己都赚弃自己的时候,说出来与不说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世界都太浮躁了,浮躁得我们只听结果,不问经过;浮躁得我们只看表面,不究根源。

“脏”“贱”等字眼,即使是已成年的我们都无法忍受,更何况是,被侵犯的是只有十三岁毫无反抗力的小女生。

因此,为了不脏,为了不贱,十三岁的房思琪只能逼迫自己爱上大自己三十七岁李老师。至少,爱这个高大的字眼可以粉饰一切。她也可以借助这个字眼,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可是,为什么终于清醒的郭晓琪大胆地在贴吧公开李老师的畜生行为之时,却受到了各种网友的攻击,说她不知羞耻,拆散家庭,说她是贱人?更有甚者,评论说当培训老师真好。真是荒谬!

当郭晓琪收到二一通知单勒令退学时,她妈妈哭着问当初那个乖巧的女孩哪去了。郭晓琪说那个女生在高三就死了。而当妈妈继续追问下去听到“李国华”三个字时,却大骂郭晓琪“乱伦”,觉得她“嫁不出去”。

我很恨,为什么郭晓琪没有继续说下去,更恨的是,为什么郭晓琪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说出如此伤人的话,逼迫自己的孩子缝上嘴巴。

正是社会对性的禁忌,给了恶人性侵最大方便。

思琪说话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上广告牌?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不得他好,推波助澜帮助坏人坏事,将他人的丑闻当作茶余饭后欢乐的资本。

就如小说中的张太太,对丈夫说宁愿自已的女儿孤独终老也不愿嫁给暴躁打人的钱一维之后,转身就去积极地撮合伊文和一维,以至于让伊文遭受了一维整整六年的暴打,甚至没了孩子,也差点丢了性命。

没有一点同情心的她,甚至还将思琪的疯怪罪于伊文教她学文学。即使他不知道,思琪的疯,是被坐在他旁边“温良恭俭让”的李老师给逼疯了。

就如和李老师一道的其它文学老师,表面上堂堂正正,暗地里却互相介绍着自己班上长得好看的女学生给对方,干着龌蹉的勾当。

最令人痛恨的是,写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的林奕含,本来就拥有无限的痛苦。回忆痛苦本身就是经历痛苦,而总有人来材访、来追问作者是否就是书中的原型。或许,我想,不论如何,作者最后在住处自杀身边,除了本身的痛苦之外,与这些也脱不了关系。

人对他人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但这也不是我们将痛苦拿供于掌中玩乐或是饭后闲谈的原因。

就如伊纹对怡婷说的话:“怡婷,你才十八岁,你有选择,你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假装从没有小女孩被强暴;假装思琪从不存在;假装你从未跟另一个人共享奶嘴、钢琴,从未有另一个人与你有一模一样的胃口和思绪,你可以过一个资产阶级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装世界上没有精神上的癌;假装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铁栏杆,栏杆背后人人精神癌到了末期;你可以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你也可以选择经历所有思琪曾经感受过的痛楚,学习所有她为了抵御这些痛楚付出的努力,从你们出生相处的时光,到你从日记里读来的时光。你要替思琪上大学,念研究所,谈恋爱,结婚,生小孩,也许会被退学,也许会离婚,也许会死胎。但是,思琪连那种最庸俗、呆钝、刻板的人生都没有办法经历。你懂吗?你要经历并牢牢记住她所有的思想、思绪、感情、感觉,记忆与幻想、她的爱、讨厌、恐惧、失重、荒芜、柔情和欲望,你要紧紧拥抱着思琪的痛苦,你可以变成思琪,然后,替她活下去,连思琪的份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心所在。

愿所有人都足够幸运,不用接触世界的黑暗

但也希望所有人都能了解世界的黑暗

愿所有人都能幸福到老

但不要忘了世界上,有人正遭受着你难以忍受的痛苦

愿你们都不能感同身受

但请给予多点关怀与爱护给受害者

愿作者,在天堂上看不到她厌恶的黑暗……

对待某些事情,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

不得不说,在看书评的过程之中,我惊骇地发现“房思琪”们并不占少数。

评论区之下,许多女孩诉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却无一区别的,对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得花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走出来。

其中最令我深刻的是一位女生写她二三年级经历的书评。

正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样,一个五十岁的大爷想要强暴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而后当她将其告诉自己的爷爷以及家里面的工人,他们却都笑了。而她很幸运的是,家里面插入了性教育这个环节。因为她拥有一个开明的母亲,因而,她并不觉得羞耻,甚至可以将其当成段子讲出来。

“房思琪”们的残暴经历,无时无刻不警醒着我们:在信奉善良的同时,请不要忘记黑暗,即使带有羞辱心也请不要谈“性”色变。

女孩,请你记住:你的善良必须自带锋芒,请不要将不属于自己的过错归咎于自己,那不值得;你一定要懂得羞耻,但不要事事都觉得羞耻,倘若不情不愿,倘若你没有犯错,又何必去承担那份不属于你的羞耻?对待某些事情,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当然,最重要的是,你很好,无论如何,你都可爱,亦很值得♡

#情感写作小能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