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作者简介
《时间机器》作者是: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年9月21日—1946年8月13日),又译作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对该领域影响深远,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都是20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话题。
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及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威尔斯出生于肯特郡的布朗利(现在的伦敦西区小镇)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都作过仆人。父亲约瑟夫曾经是职业的板球运动员,后来经营一家五金店铺。母亲尼尔则一直给有钱人家做仆人。
1880年,由于父亲的店铺倒闭,威尔斯只好辍学到温泽的一家布店做学徒。但是他在这里的工作没有得到店主的满意,1个月以后他就不得不离开,到萨墨塞特郡当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后来还在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小镇上给一个药剂师当助手。1881年4月,他又来到朴次茅斯的一个布店作了两年学徒。令人无法忍受的学徒生活迫使他最终离去,在苏塞克斯郡的一家文法学校得到一个助教职位。
1884年他得到助学金(每星期一个基尼),进入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的前身堪津顿科学师范学校。他在这里学习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和生物学。其中他的生物学老师是著名的进化论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他后来的科幻小说写作受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影响很大。
少年时学徒的经历,使威尔斯形成了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并且始终贯穿着他的一生。他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他自称“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科幻小说创作,也是他试图通过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造社会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但是他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热衷于改良主义,他称自己是一个“保守的社会主义者”。他不赞成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但是认为有必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里无政府状态。
他曾与英国著名文学家乔治·萧伯纳相识并结为密友,经萧伯纳介绍威尔斯加入了以萧伯纳为首的“费边社”。“1903年,威尔斯成为标榜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社员。对于费边社温和的、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仍然认为过于激进。而他对年轻成员的影响和个人领袖欲的膨胀,使他和萧伯纳等发生分歧,最后退出了这个组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斯参与了国联活动,并前往各国访问,他的采访文章常常引起世界性的轰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用了1年时间完成了100多万字的《世界史纲》,这本著作展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威尔斯还在1920年和1934年访问苏联,受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接见。他虽然不大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仍然作了比较真实的报道。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1920年代以后,威尔斯转向政论性小说创作,借科幻小说的形式,来宣传他的改革理想,但整体上被认为缺乏艺术特色。1946年8月13日威尔斯在伦敦去世。他晚年的作品转向了灵魂、宗教、道德等一面。
第2页 内容概要
《时间机器》主要讲述了:一位科学家提出一套关于四维空间和时空穿梭的理论。他认为世界并不是三维的,而是包含时间维度的一个四维空间。按照这个推论,人既然可以在三维空间里运动,也应该可以在时间的隧道中穿梭。人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提前进入未来。时间旅行者造出一个时间机器,并乘它飞到未来的802701年。
在那里,他看到一副可怕的人类图景。未来的人类进化成为两种人: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埃洛伊人生活在地上,以瓜果为食,过着群居生活。他们身材矮小,四肢纤细,皮肤白嫩,头脑简单,每天只知游戏、玩乐。
莫洛克人则终年生活在地下,只在夜晚才出来觅食诶洛伊人。他们狡猾残忍,嗜血成性。后来,黑尔耶推断出,诶洛伊人是原来的统治阶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渐把人类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物质的极大丰富加上长期的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导致这些统治阶级的智力和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最后竟堕落成供莫洛克人捕食的牲畜。
莫洛克人原本是工人阶级的后代。他们由于常年在地下工厂劳作,终年不见天日,于是慢慢习惯于地下环境而演化成像老鼠一样的穴居动物。食物的匮乏最终迫使他们以埃洛伊人为食物,上演了人吃人的惨剧。
时间旅行者逃离莫洛克人,继续向未来飞行,竟看到一片萧瑟景象。巨大的螃蟹般的动物和白色的蝴蝶般的动物主宰了整个世界。未来三千万年后的景象更令人触目惊心。太阳几乎要熄灭,地球停止了转动,到处是一片死寂。
在血红的海岸边,只有长着长长触角的巨大物体在蠕动。时间旅行者逃离未来世界,回到现在,向朋友们讲述他的“未来之行”的故事。不久之后,他又坐上时间机器前往过去,但这次他再也没有返回。
威尔斯在书中所描写的未来世界的莫洛克人和埃洛伊人一直被视为劳动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后代,莫洛克人推翻埃洛伊人的统治并把他们当做猎物食用是劳动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报复。然而,如果从帝国退化这一角度思考,莫洛克人对埃洛伊人的残害也可理解为长期处于被压迫状态的殖民地人民终于揭竿而起推翻了英国殖民者的统治。
因而《时间机器》这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帝国衰退寓言,威尔斯想要告诫大英帝国人民,英国不会永久处于巅峰状态,衰退的一天迟早会到来。
第3页 写作背景
19世纪末,英国的工业文明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延伸和拓展了人类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当时的科技进步也激发了威尔斯的文学想象力,因此,他在《时间机器》里虚构了一位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时间机器的事件。
威尔斯生活于英国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发展的高峰时期,民众大多迷信和崇拜科学,以为机器和技术具有万能的本领,能实现人类的一切梦想。实际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极为有限,但威尔斯的作家想象超越了当时的科学研发能力。
人类世界直到1903年才拥有了第一架飞机。由于受所处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局限,威尔斯无法想象出用于太空飞行的机器和动力源。所以,他巧妙采用了科幻遐想的方式来把现实的不可能性与想象世界的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笔下的时间机器可以自由往返于未来世界和过去世界,把人的生命力从有限延续到无限。
《时间机器》写于19世纪末。当时英国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帝国殖民扩张加速,因而小说也难免流露出威尔斯对大英帝国发展前景的思考。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为了开拓产品市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
为了配合这种殖民化侵略,欧洲各国还以文化思想、宗教等形式不断向外扩张,以增加其影响力。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英国在19世纪迎来了帝国主义发展的巅峰期。它不断向海外扩张领土,殖民地范围几乎覆盖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在势力扩大的同时,英帝国也把自己的语言、文化、科技和各类先进的技术带到了殖民地,对当地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令人意象不到的是,殖民地的本土文化和语言也在无形之中改变着英国,使其发展进入了倒退的状态。这种逆向作用在英语大量吸收印度语和非洲语等殖民地语言的现象中得到很好的印证。英国向殖民地屈服并不断被其同化的趋势成了英国人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他们担心有一天英国也会像非洲等落后地区一样变得愚昧、野蛮和混乱。
人物介绍
时间旅行者:“时间旅行者”是主角。但有趣的是,在小说中,这位主人公一直没有一个真实的姓名,读者只知道他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痴迷于未来学,家住在伦敦郊区。
希尔亚:先生是作品的叙述者,他是“时间旅行者”家中的客人,对“时间旅行者”以及“时间旅行”本身怀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韦娜:小韦娜始终跟随时间旅行者左右,不离不弃。未来世界的险象环生、捉摸不定没有改变她对时间旅行者的信任、依赖。无论时间如何推移,世界怎么变化,这种情感是始终能够打动人的。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们进入树林后被丑陋凶残的莫洛克人团团围住,小韦娜在一场大火中丧生。
第4页 读者评论
威尔斯笔下的两类地球人都是作者生活时代社会状况的折射,以科幻方式预言人类社会高度发展后可能出现的衰落和灭亡。这些未来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熵”增现象密切相关。人类进化与熵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矛盾现象,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能会以人性的退化为代价。
人类在进化与“熵”增的矛盾过程中并不一定走向完美。威尔斯警示人类社会,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并达到完善的同时,人类的精力、激情、创造力会日渐退化,伴随之的还有良心的泯灭、道德的沦丧、社会结构的瓦解和已有文明成果的丧失。
科学和技术发展越高,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就会越大。因此,在《时间机器》里,威尔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给现代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建设,不然就会重蹈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的覆辙。
尽管威尔斯笔下的人类未来透着悲观主义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威尔斯对人类前途已彻底丧失了信心。小说的结尾写道:“他带回来的那两朵白花可以证明,即使在那人类衰亡的时代,温情仍然活在人类心中。”这句话向读者传达出了威尔斯的理想和道德心声:只要人类的温情没有流失,灵魂不会空乏,人性的进步与科学、文明的发展相伴随,人类便还有希望。
第5页 名言佳句
1、我们所谓的时光机器,带着我们回到过去的叫做回忆,让我们继续前行的是……梦想。
2、终于,在渐渐湮灭的红色火焰的上空,在滚滚浓烟和黑白相间的树桩上空,在不断死去的莫洛克人的头顶上,东边的天际泛出了黎明的第一道曙光。
3、时间机器验证方法
A、准备一张纸。
B、写上,我是你的祖先XXX,此刻是XXX年月日时……快坐时间机器回来看我。如果你们那个年代还没发明时间机器,请传给你的后人。
C、用保险箱把这封信存起来,要求代代相传。
D、如果一切顺利,几分钟之内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子孙坐着时间机器,轰然而来……
4、带我们回到过去的是回忆,带我们去到未来的是梦想。
(未完待续)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