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家教很严,在我读小学时,爸妈甚至不允许我在周一至周五的时间里看电视,也只有在双休日,我才能偶尔趁爸妈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以路过客厅的方式瞄一眼电视机。
通常,电视里都在生离死别,然后我妈就会看得眼圈通红,轻轻抹泪。她抹泪时看到我正在张着嘴偷看,就大义凛然的把我轰走。她的正当理由是,小孩子不能看这种谈情说爱的东西。
我爸和我妈不同,我爸更喜欢看《鹿鼎记》,同样是清朝的故事,但是爸妈时常会产生分歧,往往是我爸要换台看《鹿鼎记》,我妈却偏要看到五阿哥和小燕子亲完嘴才换台。
但在这方面上他俩唯一的共识是,除了不许看《还珠格格》,我也不许看《鹿鼎记》,因为那里面韦小宝有七个老婆,这不合理。
同时,爸爸也不允许我看杂书,连《红楼梦》和《水浒传》这样的名著也不许。因为里面会有贾宝玉对着十二金钗的意淫行为以及潘金莲私通西门庆这样的情节,不宜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其实那时四大名著的缩写版横行,这些内容往往一笔带过,无伤大雅,但也失去了这些阅读精华,我指的是对我来说的阅读精华。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每天只能看看《小学生作文精选》之类的书解闷。每天写完作业,我都要读上好几个类似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妈妈洗碗,给爸爸端洗脚水的故事。
后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是一本排版很烂的盗版书,但这也成了我最奢侈的阅读内容,王子打败老巫婆救出公主的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上厕所也看,往往是书里王子和老巫婆打的不亦乐乎,书外的我拉的不亦乐乎。
再后来我在爸爸的旧书堆里翻出了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武侠小说。这本书成为我真正意义上的厕所读物。因为平时不让看,所以只能偷偷躲在厕所里看。
从《云海玉弓缘》起,我爱上了武侠,爱上了金古梁黄。我在夜市里淘到了各种武侠小说的盗版本,躲在厕所里开始了我的江湖梦。
靖哥哥挽弓射雕时,我在厕所;过儿为情所困时,我在厕所;乔峰为天下大义折箭自杀时,我在厕所;独孤求败一个人黯然萧索时,我在厕所。厕所就是我的江湖……
在厕所里,我一次次的幻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每每此时我妈就会在外面问我是不是便秘,上个厕所都要半个多小时,我支吾半天,然后矢口否认,继续我的英雄梦。
有时为了阅读上的方便,我还把这本书分成两个半本,每天在厕所里看一点,然后把那个半本塞在草纸箱里,日积月累,终于读完。
从那以后,厕所读物成了我所有的阅读的资源,像《多啦A梦》,《乌龙院》之类的漫画,王朔,孙睿的小说,甚至《青春之歌》这样的红色主旋律……都是在厕所里读完的。
偶有几次,放在草纸箱里的书被爸爸发现,免不了一顿骂,但是乐此不疲。
然而说到底,厕所读物只是为了上厕所解闷用,就如同《佛祖在一号线》里的李海鹏在地铁里读《灯草和尚》一般。
现在电子科技发达,电子书横行,再也没必要带着实体书上厕所了。中学后,爸妈放宽政策,不限制我看杂书,但是有时我还是会带本书去上厕所,只是从来不在厕所看严肃文学,我怕一边看《百年孤独》会一边拉出一泡“百年孤独”的屎来,这样太伤身体。
时代不断变幻,微博又成了主流,往往上厕所都会刷刷微博来解闷,家里的书也舍不得往厕所里带,怕污秽之气会玷污著作的灵性,余华韩寒的书虽然内容上不见得高雅,但是放草纸箱里良心也会受谴责。
于是厕所读物离我也越来越远。只是最近收拾书箱,翻出这堆旧书来,俨然还能感觉到厕所的味道,倍感感慨。
回到当初,其实一开始爸妈不让我看《还珠格格》也是对的,就像那个主题曲里唱的,山无棱,天地合,两个人爱来爱去的假使有着这力量,倒不如去解决一下臭氧空洞问题。
还有更多的小说,主题明确内容新颖,不光有五阿哥还有六阿哥七阿哥,不光有皇宫后宫,还有公寓。
他们把爱情比作公寓,但是呢,其实爱情像个厕所那样现实,家家户户有厕所,但是并非人人住得进公寓。这样想,那么那些“爱情公寓”的小说,倒是很适合走进厕所里,探查民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