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电影剧本抄袭「剧本杀抄袭」

原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创造力。民众产权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原创精神的存续。

·

早前,《锦绣未央》涉嫌用写作软件抄袭,全文294章,原创9章,抄袭作品219部。

这剧我没看过,这小说我也未读过。令我惊讶的是,竟然真有人对一部270万字的网络小说进行精校,制作对比抄袭的调色盘,统计被抄袭作品书目。

这份较真与倔强,让我敬佩不已,这是反抄袭的斗士!

抄袭对国人来说,是个轻车驾熟的生存技能,是存在于骨子里的侥幸因子,是一种暗地里洋洋得意的小聪明。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答辩论文,很多都拿不上台面。

大部分人确定一个导师认可的主题,下载一堆相关的已发论文,突击阅读摘抄,连带其中的索引,东拼西凑满足字数需求,调整语句躲过抄袭查证,极尽糊弄过关之能事。

过了关的,弹冠相庆。被查出来的,暗自感叹时运不济,推翻重来一遍,基本还是一样的摘抄过程,只是抄的更小心了些。

作为国家教育的高等学府,培养的社会精英在踏足社会前的这一刻,已经深谙抄袭之道。

抄袭,可以不费气力达到目的,可以东拼西凑得到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电子行业每年都有很多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发布,但上市不用很长时间,我们的华强北电子城就能推出以假乱真的作品,有些是翻新,有些是仿制,有些只是外观一模一样。

黑科技的研发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集合创新人才的奇思构想,高瞻远瞩行业的发展前景,才能成功完成一件令人瞩目的作品。

高仿是无需冒险的偷窃行为,是恬不知耻的坐享其成,但这一切在人们眼里再正常不过了。如同北京动物园20块钱的假名牌服装,穿在亿万国人的身上,少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

我有一位长辈,是资深的机械工程师。他可以根据使用方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实用的大型机械。

他说有些设计要绞尽脑汁,甚至有些方案的灵感是来自梦里的思索。

我问他,这些自己研发的设备申请专利了吗?

老爷子笑笑,在我交出设计图纸的时候,它已经不属于我自己了,在协商制造的过程中,这个方案很快就会在行业内被知晓,配方被泄露了的药物,还要专利有何用。

药物也不是例外。

发达国家研发了高效药品,国内药企眼巴巴的等着专利到期,然后蜂蛹而上争抢仿制药市场。在专利期内,少有药企敢卖“盗版”药。

一方面是原研药巨额投入和大量实验使得产品本身具有极强的严谨性,仿制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原研药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得最为严格,违法仿制会受到法律制裁。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时不时能看到,因不良厂商提前推出仿制药引发纠纷的案件报道。

暴利导致了人心的贪婪,贪婪控制了人的心智,驱使着人们甘冒天下之大不韪。

合法的仿制药有治病救人的功效,所以不该受到指责,但原研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依然应该被其他各行各业学习和借鉴。

在我们码字写文的行当,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作品内容良莠不齐,抄袭的问题诟病已久。

虽说人人都有书写的自由,但作为思想意识呈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字,我们应该保证其原创性,这是对文字的责任,也是对自己良心的责任。

有句老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我想,老话中的“会抄”大概指的是借鉴、吸收、再创造,“不会抄”则是照搬抄袭。前者如金庸的乔峰杀嫂和水浒中的武松杀嫂,抄的是英雄杀嫂的母题,写的是再塑造的人物;后者就像本次事件中的大段照搬,是真抄袭。

《锦绣未央》抄袭事件被围观,抄袭涉及书目多得令人咂舌。

于正抄袭案被热议,琼瑶阿姨胜诉,正义得以伸张,社会评论一致点赞。

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案,金庸先生公开教给后辈什么叫知识产权。

在层出不穷的抄袭事侵权事件背后,不单单是侵权问题的凸显,也是民众产权意识的觉醒。

原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创造力。

民众产权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原创精神的存续。

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版权产品,付费观影和下载音乐;

越来越多的潮品自创品牌,自行设计推广;

越来越多的电子厂商投入研发,发布一项又一项诱人的黑科技;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策,倾向于专利的申请与使用;

越来越多的平台明确要求,旗下作品保证原创属性。

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但我们共同在努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原创精神,未来不远。


作者|愚木

编辑|颜晓婷

本文版权归「花影故事」所有

转载请注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