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18)【笔者絮语】——葫芦庙旁甄士隐,书香门第赛神仙。
姑苏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上有苏杭,下有天堂。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这个庙形状就是神仙的葫芦。乡宦甄士隐。嫡妻封氏,性贤淑明礼义。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富足人家。甄士隐不以功名为念,观花修竹、酌酒吟诗。确实是书香门第。年已半百,膝下无儿,一女三岁。还算没有绝后。
【原文】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笔者絮语】——士隐午睡梦僧道,风流冤家投凡胎。
士隐于书房伏几少憩,梦至一处,见一僧一道。这一个梦不一般,是甄士隐灵魂出窍,就是亲身经历。听得明明白白,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一般人梦梦是不清楚的,甄士隐有仙风道骨,自然不一样。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这些本来是专门给甄士隐说的。
(19)【原文】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笔者絮语】——神瑛侍者施甘露,绛珠仙草脱凡胎。
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绛珠草,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天地精华,雨露滋养,脱却草胎木质,修成女体。这是小说形成的缘由,看来神仙和人一样,都是知恩图报,只不过也要等机会。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这样的养育之恩,不能报答,过意不去。
(20)【原文】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笔者絮语】——神瑛侍者欲下凡,绛珠仙子把泪还。
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这警幻仙子是专管七情六欲的仙官。那绛珠仙子也去下世为人,但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当然,有红花,就有绿叶陪衬。这样的构思也可谓奇巧,耐人寻味。
(21)【原文】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笔者絮语】——风流孽鬼下凡间,贤愚不肖泪潸潸。
还泪之说,这一段故事,比风月事故更琐碎细腻。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及诗词篇章;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未述记。风月故事,偷香窃玉,暗约私奔,不曾将儿女真情发泄。这一干人,情痴色鬼、贤愚肖者,与前人传述不同。”道人下世度脱几个,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风流孽鬼下世。作者可谓别出心裁,巧妙构思,独辟蹊径。
(22)【原文】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笔者絮语】——不知蠢物是何物,所谈因果世罕闻。
甄士隐听得明白,不知“蠢物”何东西。士隐闻仙师所谈因果,人世罕闻。但甄士隐肉眼凡胎,不能洞悉明白,追问不已。二仙乘机点化:“玄机不可预泄。到时不忘我二人,可跳出火坑。”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23)【原文】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笔者絮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看是块玉,“通灵宝玉”,后面有小字。这分明不是梦,或者甄士隐本来就是神仙,神仙在梦里面点化他,叫他看,是故意的,但不能看明白,就是要他糊里糊涂。欲细看,僧说到幻境,强夺去,过一大石牌坊,“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确实是天机不可泄露。也是故事的需要,如果竹筒倒豆子,全部说出来,读者看了就没有味道了。
(24)【原文】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笔者絮语】——山崩地陷噩梦醒,怀抱娇儿享天伦。
士隐意欲跟过去,一声霹雳,山崩地陷。我们深有体会,梦梦的时候,就是会一阵风和日丽,突然,悬崖峭壁,还有猛兽追来,也和士隐一样大叫一声,噩梦醒来,心有余悸。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之事忘大半。一般人梦梦都记一个大概。奶母抱英莲来。女儿乖觉,抱怀内顽耍,带街前看热闹。这里,看似无心谈论,其实是为下面女儿丢失伏笔。
(25)【原文】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笔者絮语】——道破天机没缘分,有命无运累爹娘。
方欲进来,一僧一道谈笑而至。甄士隐要倒霉了,不怕跟上鬼,就怕鬼跟上。说得好听是有仙风道骨,说的不好听,就是时运不济,危险就在眼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僧大哭起来,向士隐道: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士隐听疯话,不睬。僧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抱女儿进去,僧大笑。虽然,甄士隐仙风道骨,但还不是真正的神仙,不知道后事。读者看了,也觉得奇怪。
(26)【原文】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笔者絮语】——士隐本是神仙体,三劫以后聚太虚。
士隐心下犹豫,意欲问来历。说明甄士隐已经中毒很深,能够听清楚魔怪的语言,这不得了。道人说:不必同行,分手各干营生。三劫后,北邙山会齐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说毕,二人一去不见踪影。士隐自忖:两人有来历,该试问,悔却晚也。这说明,甄士隐本来就是神仙下凡,迷失了本性,俩个真正的神仙在超度他。
(27)【原文】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笔者絮语】——葫芦庙内贾雨村,卖字作文穷书生。
士隐痴想,葫芦庙内寄居贾雨村者走了出来。写到这里,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悄悄的出现了。现在的求取功名的学子,有好大一部分人,贪赃枉法以前,都是和贾雨村一样,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功成名就。贾雨村祖宗根基尽,人口衰丧,剩一身一口,前岁来此,暂寄庙中,卖字作文为生,士隐常与他交接。如果没有甄士隐,贾雨村虽然满腹经纶,也没有钱进京赶考,后来,不可能做官。
(28)【原文】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笔者絮语】——士隐雨村常相聚,自古惺惺惜惺惺。
雨村见士隐忙施礼陪笑,士隐令人送女儿进去,携手来书房。小童献茶。甄士隐是一个农村有身份的人,看到贾雨村是一个秀才,就合得来,非常抬爱,有共同语言,经常坐在一起,谈古论今。谈得三五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雨村忙起身,士隐出前厅去。这里写甄士隐的社会交往,就是后来贾雨村的朋友圈,现在的官宦都有朋友圈,可能都是贾雨村的徒弟。
(29)【原文】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笔者絮语】——丫鬟生得仪不俗,眉目清明有姿色。
雨村翻弄书籍解闷,女子嗽声,雨村往窗外看,一个丫鬟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有动人之处。雨村看呆了。这里有西厢记的味道,可贾雨村不如张君瑞,穷困潦倒,一贫如洗,卖字为生。一个丫鬟,有几分姿色,怦然心动,凤凰落架不如鸡。
(30)【原文】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
【笔者絮语】——腰背厚面阔口方,剑眉眼直鼻权腮。
丫鬟抬头见有人,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贾雨村的相貌非同一般。心下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又褴褛,定是主人说的贾雨村,有意周济,没机会。必非久困之人。又回头两次。贾雨村器宇不凡,看到的人必然多看两眼。
(31)【原文】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
【笔者絮语】——世事无常难预料,雨村患难遇知己。
雨村自为女子有意于他,狂喜不尽,是个巨眼英雄,风尘知己。一时小童进来,听前面留饭,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客散,知雨村自便,不再邀。甄士隐和贾雨村关系非同一般,丫鬟无意几回头,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终身依靠的人,世事无常,确实难以预料。
(32)【原文】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笔者絮语】——自顾风影几回头,蟾光有意玉人楼。
中秋佳节士隐家宴毕,另具一席书房,至庙中邀雨村。雨村见甄家之婢回顾两次,自为是知己,放在心上。值中秋,对月有怀,口占五言一律。确实把贾雨村当好朋友,推心置腹,看成知己。
(33)【原文】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笔者絮语】——满腹经纶人尊重,八月中秋话团圆。
士隐夸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中秋,俗谓‘团圆之节’,具小酌,邀贾雨村到斋一饮。雨村不推辞,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知识是人的精神财富,满腹经纶的人受人尊重。甄士隐超凡脱俗,温文尔雅,对有雄心壮志的贾雨村,十分喜欢。
(34)【原文】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雨村忙笑道:“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因问:“老先生何兴至此?”士隐笑道:“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