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老师冤枉了学生「倒霉的老师」

丽钧作文

在我们这里,学生告学生,学生告老师,背后打小报告,是一种常态。

尽管是常态,被告的人对此而愤怒是自然的了,打小报告的人,好像也不怎么理直气壮,每次都偷偷摸摸的。不消说,在人们的日常道德中,这种行为并不光彩。

我几乎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但当班主任,只有一次。

我当班主任之后,开班会第一件事,就是跟学生们讲,你们无论是谁,都不许到我这里打小报告,谁要是打了,我就整谁。这话说了之后,有些曾经做过班干部,习惯了动辄告老师的学生,还一时半会儿不大习惯,但很快就好了。

学生告老师的事儿,也经历过,但告的不是我。告我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反正学校从来没有因为这种事儿找过我。

我事先就跟学生讲,不同意我讲的内容,反对我的观点,没有任何问题。当场提出来,跟我辩论,不仅不会影响你的分数,反而会因此而加分。如果实在愤怒,骂街也可以接受,但加分没有了。可是,如果当面不说,背后打小报告,如果让我知道了,我还担任这门课的教学的话,你肯定不及格。因为你品行出了大问题,不加纠正,到社会上会吃大亏,为了给你个教训,必须让你重修。当然,如果我干了坏事,比如欺负了女学生,你们尽可以告,这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

有人说,学生告老师,就跟检举揭发父母一样,都是毁伤人伦的恶行。这倒未必,因为现在的师生,已经没有了伦理的意义。

但是,当面不说背后告人,依旧不怎么样。凡是被告的人,事实上多半没法跟告的人对质,所告是真是假,是虚是实,每每成了罗生门。

尽管如此,被告的人,往往还是会被惩治,至少会被训诫。无论怎么申辩,都没有作用。

不过,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我倒是觉得,尽管学生告老师,首先老师倒霉,但这种事儿对于学生的戕害更大一些。但凡尝到告老师甜头的学生,别的不讲,打小报告的习惯,估计多半是要被养成了。走到社会上去,有这种毛病的人,人见人烦,几乎就是公害。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可怎么混呢?

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育人,至少也不要害人。所以,凡是鼓励学生打小报告的老师和领导,无论告的对象是谁,实质上,都是在害学生,让他们在人品上大滑坡。设身处地想想,你自己喜欢被人打小报告吗?如果你不喜欢,为何要鼓励学生这么干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