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开门见山指的是谁的故事谁的居处「开门见山歌词解析」


《谁在敲门》封面

《谁在敲门》被宣传为乡土《红楼梦》,这是我读它的初衷。小说以主人公许春明父亲生病、住院、去世、下葬为主线,主要描写了春明父辈、兄弟姐妹及子女三代人的情感与经济纠葛,全景式地展观了当代中国乡镇的现状。

近二三十年中国乡镇的最大变化应该是熟人社会的瓦解。三十年前,家中盖房、红白喜事、生日过寿等事宜全靠帮忙,一种互助的传统习俗。今天一切都商业化了,小说中春明父亲葬礼的服务全是收费的,包括哭丧。占惠(与二哥春树相好)的肥猪要卖给春山(春明大哥),甚至收取了猪几天里瘦掉部分的钱。小说中也有通过找关系办事的情节,但都意义不大或未办成,当然也可能是作者想凸显春明的“办事能力”差吧。

许家三代人的境遇都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父辈的情节虽只有寥寥几笔,但充满了苦难。“强人”母亲“去世”时,七个子女均未成年,反倒是懦弱的父亲把他们养大成人。春明一辈,兄弟姐妹之间开始出现分化。依靠大姐夫的村官身份,大姐一家生活条件优越。春明通过考学进入省城,从事文学工作,属于工薪阶层。其他兄弟姐妹全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下一代人,作者着墨最多。在他们身上,城乡二元差异更大。唯一的城里孩子,春明儿子维生忙于高考,未参加爷爷的葬礼。其他孩子全成长于乡镇,传统道德规范缺失,婚姻家庭观念淡薄,最典型的是四喜和秋月。四喜是大哥的儿子,谎话连篇、坑蒙拐骗,有一个婚生儿子、一个非婚生女儿,经济上主要靠父母兜底。秋月是幺妹的女儿,未成年,但追求个人快感,破坏表姐的婚姻生活。作者对这一代人的塑造相当成功的,读后感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感慨万千,这一代人怎么了?!

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这本小说有一点《红楼梦》的影子。当然,它的艺术水平与《红楼梦》有较大差距,但也是当代小说的佼佼者,如果它获得茅盾文学奖,一点都不意外。有评价指出这部小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有点牵强,小说中的情节预告都是明确给出的。

小说塑造的人物还有很多,表达的主旨是一个多棱镜,我的看法仅是其中一面。建议阅读过程中绘制人物关系族谱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