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2013年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太空课堂和太空授课」

在太空“变”出奥运五环是什么体验?

2月3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官微发布消息,4日冬奥会将正式开幕。远在400公里外的空间站,航天员们也期待着中国奥运健儿们为祖国争光,并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在空间站“变”出奥运五环。

奥运五环首次亮相中国空间站

我们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为了祝福中国奥运健儿们在即将开幕的北京2022冬奥盛会中,突破自我,更快、更高、更强!

王亚平老师和翟志刚、叶光富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天宫课堂》之科学小实验课,

在王亚平老师的操作之下,一个完美的奥运五环在空间站被“变”了出来。

那么,这个“最高”的奥运五环是如何变出来的呢?

一块镶嵌着五环的透明板、三种不同的无色溶液、三种酸碱指示剂或其他试剂,

在王亚平的熟练操作下,蓝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依次完美显现,

太空奥运五环诞生!

紧接着,王亚平拿起制作好的奥运五环,松开手的一刻,“奇迹”出现了!

在失重的条件下,奥运五环可以自由飘浮,而液体也不会飘洒出来。

王亚平和小伙伴成功制作了奥运五环,也让奥运五环首次亮相中国空间站。

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化学实验,将冬奥元素与化学科学,以及太空微重力独特环境相结合,完美演示了不同试剂在不同溶液中,产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原理。

大家在看了王亚平此次的太空授课教学视频后,有网友开心地表示,继生物课后,天宫课堂又开发化学课了,同时还认为:“对于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们很有启发意义。”

另外,也有网友发出了感慨:“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

还有网友表示,遥远的太空中美丽的五环,代表着我们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美好的祝愿,更快、更强、更高,一起向未来吧!

教学完成之后,王亚平说:“有了奥运五环的陪伴,航天员们在天宫空间站,更能感受到浓浓的冬奥气息,让我们共同期盼北京冬奥会到来,为冬奥会健儿加油喝彩!”

太空授课 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一直以来,我国“太空课堂”都非常受欢迎,而这次太空授课并不是第一次。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我国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我国首位太空教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

在聂海胜、张晓光的协助下,为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

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天地互动太空课堂。

当年的亚平老师也是扎着冲天的马尾辫,为同学们在轨演示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实验,以及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五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

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定轴特性……

当这些抽象的定理和公式、被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当武侠小说中的桥段,

在太空中变为现实,让人们无不感叹太空的奇妙。

当年,这五十分钟的一堂课,点燃了无数中国青少年的航天梦想,

并且在数以万计中小学生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而在八年之后的2021年,神舟十二号乘组在轨期间,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通过“天地连线”,带大家“云游览”了“太空讲堂”核心舱,并展示了部分在轨日常活动。

同样是在2021年,时隔八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而在观看了太空授课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有网友甚至更加坚定了儿时的梦想。

另外,有网友表示,陪伴班上孩子们认认真真看完天宫课堂!孩子们讨论热烈,课程意义非凡,期待下一节课!

作者 |未来网见习记者 宋兹鹏

综合自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来源: 未来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