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50年我们AD(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将达2800万#爬上了热搜,与此同时,另一条热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阿尔茨海默氏症病新药将投产#,两条热搜放在一起,让人不禁唏嘘,评论区很多人评论未来可期,也有很多人在感慨人到老年可能会面临的种种问题,2050年,对于大多数8090后,那时候已经进入老年了,所以问题来了,你想过你老了以后,会怎么样吗?
想起了奶奶的九十大寿,酒席摆了八张桌子,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她穿着深红色的新衣服,坐在饭店门口的长凳上,笑眯眯地看着后辈们热闹。
晚年的生活,多半,是独孤的。
我时常会想,那些晒太阳的清晨和午后,奶奶在想些什么,又或是什么都未曾想,时光已从头顶略过?
外婆的晚年,比奶奶热闹了一点。
她跟舅舅一起住,家里有三个小曾孙,但外婆身体不太好,风湿、头疼、肩周炎,就连感冒这种小病,对老人而言都是巨大的折磨,时常一场咳嗽,就是两三个月。
我回去看她,她很开心,坐在房间的藤椅上,给我讲她日常的生活。
她说白天就在门口晒太阳,跟孩子们一起玩耍。晚上孩子们要看动画片,她就不看了,一个人回房间,泡上一壶茶,把两块小酥饼泡软,一点点坐着吃。酥饼吃完了,就该睡觉了。
晚年的一切,都像放慢了似的。
大时代的日新月异,跟老人是没有关系的。
他们力所能及的,不过是卧室到院子的距离。
爸妈如今六十了,也不是以前的爸妈了。
以前我爸性子很暴躁,大魔王似的,不分青红皂白就骂人。
这一年里,他没骂过我一句。我说想吃什么,他第二天就张罗去买。
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到了某个年纪,父母的顺从是卑躬的、讨好的、小心翼翼的。像想得到夸奖的孩子一样,先把东西捧到你跟前,再偷偷地抬眼打量你,及至你眉开眼笑,他才跟着笑起来。
我宁愿相信他是老了,性子温和了,脾气变小了,也不愿相信,他是在害怕,害怕子女嫌弃,害怕自己成为一个累赘。
但显然,关于变老这件事,正当壮年的我,所知太少太少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以为,安享晚年就是给他们足够的钱,让他们在家闲着,没事喝喝茶,打打小牌,带带孙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如今我发现自己错了。
对于老人而言,或许他们最需要的,是延续自己的社会生命。像青年人一样,去上班,去社交,去发光发热,去畅所欲言。
可是,这对老人而言,偏偏是最大的奢求啊。
就拿我爸来说,他现在连去医院,都必须我们陪同了。不会用诊疗卡,不会用挂号机,更弄不懂一楼拿药、二楼就诊、三楼化验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他站在柜员机的电子屏前,眼睛里都是茫然和胆怯,怕把机器弄坏了,怕把卡吞了,怕按错了密码,把钱全部锁死了……
对于衰老,我们一无所知。
年轻人容易陷入一种偏执,认为那些脱离时代的老人,是因为自身的懈怠而被潮流抛弃。为什么有些大爷大妈那么洋气,另一些却不可以?
一个人要获得超于他所在时代的认知,实在太难太难了。那是他们认定了一辈子的事,年轻人又要怀着怎样的自私,才会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们,要像百里冲刺一样,不断跟上子孙的步伐呀?
他们体力不济了,他们真的跟不上了啊。
正如张泉灵在一档节目中说的那样,许多老人甚至不敢独自在家洗澡,因为害怕滑倒在厕所里,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那种恐惧和怯弱,我们依旧一无所知。
我听过许多年轻人畅想晚年,自由自在,游山玩水。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状态,因为它同时满足了三个条件:有钱、有自由、身体健康。
可总有一天,连山水都看不动了啊。
人缩成一个剪影,坐在角落里,坐在阳光下,耳边是子孙的家常,菜买多了,肉买贵了,饺子包露馅了,一切近在眼前,一切远如天边。
他成了一个局外人。
有位作家写老人的生活,做糯米藕,甜甜的并不爱吃,但这玩意极费时间,糯米泡发,一点点用筷子塞进藕里,做好了,天就黑了。做烙饼,不是一次性烙好了再吃,而是吃一张、烙一张。
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用孤独这样肤浅的词,可以形容尽的。
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的晚年,像我们的祖辈,像我们的父辈。我不知道那个时代,晚年生活会不会多姿多彩,养老院和科技是否能排解一部分孤独。
但在衰老还未来临之前,请努力活好每一天。
以及,多点关心我们的长辈吧。
他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局外人,就不要再让他成为家的局外人了。
《遗愿清单》里有个老人,就算快要病死了,还是带着自己的朋友去巴黎吃早饭,到香港吃午餐,跑到长城飙摩托,开飞机去金字塔和泰姬陵……他们环游世界、好不快活,根本没有时间感到孤独寂寞什么的。
没有任何人能保你一生周全,除了你自己。为老去做好准备的人,即使到了白发苍苍,也依然可以活得很滋润。
张爱玲晚年独自在美国生活,她的起居室陈列很简单,但保持着明亮。有个小小的书架,书架顶上斜竖着一张阿拉斯加神柱的相片和一幅黑白的旧金山市夜景。
她的头脑保持清醒,坚持写作。单纯、平静又心如明镜,她仿佛游离在时间之外,是最最自由的人。
人生弹指一瞬,老去并非遥不可及,是时候开始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打算了。我们该如何更自然、更稳当、更体面地迎接老去的生活?
在我看来,为此你可以做到的事情有:
多赚钱,记得积蓄
亦舒在《画皮》中说:“记得积蓄,那样有一日失去任何人的欢心,都可以不愁衣食地伤春悲秋,缅怀过去。”
每月抽出一部分薪水存起来,在一切都无法确定的时候,只有金钱的多寡,才是你老年享受品质的生活的保障。
为自己买一份保险
多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
找到那个“陪伴你的东西”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被关禁闭三个月,有人问他怎么忍受得住,他回答:“有莫扎特陪着我。”曾听过一句话:“美好的人,都不会孤独终老。”
健康的身体千金难买
不要在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换取金钱,又幻想在年老的时候用金钱恢复健康。
身体是很残酷的,别透支健康,定期健身。这样不仅在年轻时可以保持健美,年后也会少受折磨,走了也没有什么痛苦。
享受两个人的快乐,也不排斥一个人的精彩
我很喜欢美剧《欲望都市》里,四个大龄单身女性的生活,因为好朋友的陪伴和安慰,孤独似乎永远不会缠上她们。
用心经营友情,不做无用的社交,跟喜欢的人一起晒着太阳、散着步、聊着八卦老去,是我认为顶顶浪漫的事。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你有没有想过你老了以后,会过怎样的生活呢?下方留言给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