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鸡西原创小说连载」金花高丽——《大火磨》之风土人情(九)

金 花 高 丽

《大火磨》之风土人情原始草创稿花丛拾遗

陈村山人

二十三

王老呔儿走进了东兴贸货栈大门,老掌柜的刘祥见王老呔儿二翻脚子又踅回了东兴贸,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拍掌抱拳的迎了上去,两人坐到了墙边的条椅上,小伙计长贵捧来一把乳子壶、两只白瓷茶碗儿倒上茶水,放在两人面前,说:“这是香片,很名贵的,我舅平时都舍不得喝。”然后捞过一把大算盘子放在怀里拨弄开了。

刘祥老掌柜:“我说长志兄弟,咱哥俩是老伙计了,这些年你没少照应我,你知道,我这钱不多不少的倒也挣了一些,如今老了,六十多岁的人了,叶落归根嘛,这种抛家舍业的勾当我也干够了;要不……咱们这样好不好?这个买卖你就落实沉底儿吧,把东兴贸接过来,你也该成个家了,五十岁的人了吧伙计,稳当点儿比穷遛哒强吧,我说伙计,别拿好话当耳旁风似的,别人的话你可信可不信,我老刘祥的话——你掂量掂量吧。”

“老王老舅,您可别不爱听啊,您就着香茶,听我大舅说几句金玉良言,全为你好!爷们您哪,您就咂摸去吧!”小学徒长贵陪着笑脸儿说完了这番话,显露出特别懂事的样子。

老掌柜刘祥:“长贵好啊,虽然是我的亲外甥,可是在我面前有规有矩,非常懂事;别看他才二十岁的年纪,一晃已经在咱们金花高丽闯荡四五年了,这小伙子对做买卖非常上心,生意经啊,买卖嗑啊,打算盘子啊,都挺上心在行,就连眼目前儿的老毛子话也练会了不老少;当然了跟你比,那就差老远了。”

王老呔儿一连喝干了俩茶碗,一脸的庄重和感动,颇为动情的看着老刘祥的脸,声音缓慢地说:“平常尽管你叫老山东子,你是文登县人,对吧?文登县的会算计、能敛钱,说你吧,搁‘边外’挣钱;搁关里盖房子置地;老家还开了一个大杂货铺子,老挣钱啦,是吧!

“大哥,你没拿我当外人,我跟你也特别近便,别人说你奸,你猜我咋说,我就交他这个奸劲儿,傻子我还不交呢,你能咋儿地吧!

“老刘大哥呀,说句实话吧,要是接手东兴贸当大掌柜的,我肯定没你干得好,维持个现状用点心思我王老呔儿还真的当仁不让,不过这是后话,我可没答应你啊大哥,你多看看别人,最好别落在我身上;

“你说的那个成家呀,我现在还不乐意呢,要家干什么呀,牵胳膊拌腿儿的,我这辈子肯定不再续那跟弦儿了,跑腿子就跑腿子吧,人家都说‘光棍儿汉子眼睛看着心里惦着’,惦着啥呀?我就不惦着,如今还就特别烦恶老娘们儿,我这晚儿多好,一个人吃饱了连他妈牲口都喂了……”

老掌柜刘祥“哈哈”笑了两声,打断了他的话:“我说伙计,快收起你那一套吧,抵挡谁呢!得,你的这一路子话呀就说到这儿,咱们接着昨天的话茬说,这批酒,半个月内我给你准备好,酒篓我都预备齐了,四个篓匠糊了两个月呀,猪血用了老鼻子了,高丽纸都是正经货;渗酒、开纹的事儿从今以后我就叫它绝根儿!”

王老呔儿:“咳,你不提这话我还忘了,上回那批酒可没少糟践哪,老毛子心眼儿实,做买卖讲信用,你把这边囫囵好,我那边得省多少话呀;哎,说句真格的,你想不想过界往里走走,有意思的事儿多着呢!”老掌柜刘祥朝他摆了摆手,会意的笑了笑:“省着我这把老骨头吧;可真的,你撂句实话,晌午在这吃吧,我把两顿饭改成三顿饭,叫宣家馆子炒两个菜送来,哥俩喝几盅!”

王老呔儿:“那我就先谢谢哥哥,不过,谢归谢,晌午饭还真不能搁你这吃,南头道西老张家瓜地开园,也是老交情了,对我王老呔儿挺厚诚,你知道我好热闹……,说走我还真就得走,可有一宗啊,我不能空手去,长贵你去宣家馆子给我叫俩菜,一个炒肉拉皮,一个滑溜里脊,要是有煳熟的下货和拆骨肉也给我一样抓挠点,过一会我去取。”

“好咧!”长贵“噌噌”几步蹿出了房门。

老掌柜往前凑了凑身子,一脸真诚地说:“长志兄弟,你不爱听我也得说!翠红楼小桃红……”

王老呔儿脸红脖子粗地急歪了:“叫你这么多年大哥了,有你这么‘嚓掰’兄弟的吗?我不正经,行了吧!”

老掌柜不愠不火地、自顾自地说着:“……跟上骑兵连鲍连长啦,说是包了!鲍连长——这个‘天天喂’心狠手黑、处事霸道,别因为这种烂事儿吃他们的亏!”老刘祥又拍了拍王老呔儿的肩膀,大人大量地说:“真是劝赌不劝——啊?火星还没到, 你这把干柴禾倒先着了,王老呔儿啊王老呔儿,你不光是个花老呔儿还是个四六不懂的蠢老呔儿啊!难怪人家都说‘劝嫖两不交’啊!”

王老呔儿:“看你,看你这话说的……兄弟我——在不济我也能听出你说的是好话孬话呀,也能辩出好心坏心哪,放心,瞧好,我不待吃亏上当的,……想调离我,不容易!要不我怎么叫王老呔儿呢!”

皮货口的宣家馆子远近闻名,菜炒得好,又有一名聪明漂亮会做买卖的女掌柜的,小饭店整的不错,整洁的店面,十几张桌子,两个雅间,人气挺盛。

王老呔儿跨进门来,接连抽了几下鼻子:“嚯,这香味不赖!”女掌柜“一支花”一撩门帘从灶房出来,把手中的菜放到栏柜上,笑吟吟地看着王老呔儿,小味儿脆生生地开了口:“老王大哥呀!几样……都给你预备好了,材料好!手艺好!火侯好!除了我们宣家馆子谁也整不出这个味来!妈呀……这又要去添活谁去呀!?”

王老呔儿:“又叫上大哥了,大哥是你叫的,叫大叔!”

二十四

大泡子的水白亮亮的,雄浑苍漭的湖岗突显了东大山的野性劲儿。

张财从湖岗密林中扛起自家的小木船儿,稳稳地放进泡子里,跳上船划向湖心,两把锋利的鱼叉是他的捕鱼工具,嘴里哼着东北民歌小调:

“七月里来,三伏天;

大姑娘行船,来到水中间那么一呼嘿;

来到了湖心里,蹦出来个大鲤鱼,

它围着那姑娘就耍开了俚戏呀么一呀呼咳……”

不到半个时辰,小船儿里就有了两条一庹来长的“噘嘴骡子”。

二十五

金花高丽皮货口集镇买卖街东头走来了一彪人马,马蹄得得,尘土飞扬。

东北军骑兵第四旅马志武团第一独立连的十位官兵从白龙庙驻地急匆匆驰来,十骑人马沿着湖岗便道走上了镇东买卖街口。骑兵独立一连连长鲍庭玺身着一套细洋布灰色军装,肩膀上抗着一副牌九大小的竖条形肩章,上尉军阶,他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大长脸,虾米腰,早年间在天津卫吃粮当兵,跟着张大帅奉系队伍一步一步地混到了连长地位,又一步一步地从天津退到了东北。

跟在他身后的是连部的几名官兵,师爷官、司务官、医官、勤务兵……都是他的天津老乡。

鲍连长马队“哒哒哒哒”地从买卖街上穿过,一路走着一路应酬着。

金花高丽皮货口集镇的十几家买卖都十分熟悉这位鲍连长:生一副铁脸,长一张利嘴,藏一颗民国国旗(红黄蓝白黑)心。人情世故谙熟;吃喝嫖赌全好。此人率队来此驻防五六年了,黑心稍敛,花心尽显,留下了一个天津卫爷台形象,人送外号“天天喂”。金花高丽方圆百十里地界就这么一个连的兵力,巡视边防,弹压地方,维持治安,按理说鲍连长应该是军务繁忙……所以呀一个月能来金花高丽集镇两次就算多的了。

马队到了翠红楼,老鸨子扯着小桃红早就候在那里了:“鲍连长啊,什么风啊?咋把你刮……”

鲍连长:“你说是嘛风!你说是嘛风?正常巡边,昨晚儿倒是又下雨又刮风……,哎小桃红,赶明儿个跟你那个死妈告个假,到白龙庙玩儿玩儿,拜拜神儿,烧烧香……你勒呢,再给我——给我再还还愿,多艮儿啊。”说罢鞭子一扬:“驾!”马队“得得”地离开了。

宣家馆子女掌柜的“一枝花”溜溜秋秋地跑了出来,小腰一扭一扭的,小屁股一颤一颤的,说话的声音又润又亮又甜又脆:“鲍连长,歇歇马吧,进屋喝口茶吧,弟兄们要是饿了,尝尝我新出屉的大馅儿肉包子吧,今儿个的白面特别好,三箩不到底,细箩仔细筛,看上去雪白雪白的,咬一口津津叨叨的!”

鲍连长:“我说你这个一枝花呀,模样俊也就罢了,那小嘴儿怎么还长的这么俏呢,占全了啊,得,晌午饭就吃你宣家馆子了,别忘了本连长可爱吃你的杀生鱼呀!还有还有,按老规矩办,点六敬四,烧酒送半,咱们谁也不吃亏!”

在东兴贸门口,鲍连长冲着大门口嚷嚷:“老刘祥,老掌柜,我鲍庭玺就不下马了……”

老掌柜刘祥一步一步的踱了出来,冲鲍连长抱一抱拳:“鲍连长军务繁忙,辛苦辛苦,要不要请进来喝杯茶?还是另有吩咐?”

鲍庭玺:“我们哥儿几个要到南官道打个踅儿,你给预备两篓好酒,回营时带着;还是上个月的价,哎——说真格的,掌柜的!你可不能糊弄我们这些穷当兵的,就这个价,还得装好酒!我知道,你勒赔不上!”

刘祥:“两篓?您就瞧好吧;不过明人不说暗话,这两篓酒我是搭着老本卖给弟兄们的。”

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