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聊斋志异中王成的故事概括「民间狐仙故事有声」

仲夏,临近黄昏,燠热无风,日间的暑气依然不减,反倒似乎更添威力,天地仿佛是一个大蒸笼,在笼中的万物被蒸腾得烦躁无比。

此时正该是做饭的时刻,各家各户皆炊烟袅袅,而村中一处偏僻的地方竖着几间的破屋却毫无烟火,其中一间屋里还传来的激烈争吵声,更给这无风的薄暮火上浇油。

“王成啊王成,当初要不是跟你们家指腹为婚,我们家至于眼瞎把我嫁给你吗?啊?本想跟着你,就算不是锦衣玉食,好歹也三餐无忧吧,可你看看你,你看看你!你懒成这个样子,多大的家业能禁得起你这样的懒骨头?何况你们家现在已经败落了,你还做着以前大少爷的美梦不愿意醒呢!一个大男人,不仅不知道养家糊口,还让自己老婆连吃饭都发愁!现在是做饭的时候了,家里连粒米都没有!到了夜里还沦落到要盖这种东西过夜,啊?这东西是人能盖的吗?这是给牛盖的!现在是夏天勉强盖一盖我也不说了,可冬天呢?到了冬天你是想让我冻死吗!”王成的妻子吴氏抖着手中用干草编织成的给牛御寒用的护披,不绝口地咒骂。

“说我懒?啊?那你倒说说你是有多勤快?不知道的听到这话还以为你一天到晚能忙到昏天黑地呢,可谁不晓得你一天天无所事事,连扫个地都懒得拿扫帚!没有米,没有米你不会到外面浆洗缝补贴补家用吗?全指望着我一人,是想让我累死吗?说我败家?焉知不是因为娶了你才败的家?你再这样吵吵,当心我把你卖了,这样你也不愁吃我也不穿!”王成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骂罢,摔门而出。

吴氏追了出来,接着骂道:“我扫地连扫帚都懒得拿?家里扫帚都当柴烧了你是不知道吗?我不出去找活?哦现在成了我不出去找活靠你一个人累死累活养我了!你倒是看看我!我这身上有件整衣裳去找活吗?走!有本事你走了就不要回来!咱们一拍两散!你个挨千刀的!”

王成不管妻子在后面如何咒骂,气冲冲地径直往外走去。

他们村外原先有座姓周的大户人家的园子,因为年深日久没人住就逐渐地荒芜败落,已经称得上是断壁残垣,如今还保留完整的只剩下一座亭子了。夏夜里不少村汉在此寄宿,闲聊避暑,竟觉得比在自己家中惬意,王成也是其中之一。

尤其今天跟家里吵了架,王成便径直往这里过夜来了。

亭子

次日清晨,村汉们都离开亭子回家干活去了,只有王成,无所事事,直到红日三竿才起。

起来也是百无聊赖,想到跟妻子吵架,并且回去也是无事,王成就磨磨蹭蹭,左右溜达,想回去又不想回去。

忽然草丛中一道光刺了他眼睛一下,他好奇地看了过去,只见草丛里竟掩盖着一支金钗!

王成心中一喜,忙捡了起来。捡起后才发现,钗上原来还刻着字,上书“仪宾府造”。

王成顿时觉得奇怪。

他祖父王柬之生前就是衡王府的女婿,因为除公主的夫婿以外,凡大明王室的女婿皆称“仪宾”,因此从前家道未中落时,王成总是能在家中看到镌刻着“仪宾府造”的物件。

可这附近除了原先他们家以外,应该没有哪家人有这样的物件啊,会是谁掉的呢?

王成把弄着金钗,心中满是踌躇疑问。

这时远远来了个老妇人,边走边找寻着什么似的。

老妇人发现王成站在那,便有些焦急又不抱希望地问了一句:“后生,不知你在这附近可见过一支金钗吗?”

王成看了看手中的钗子,问道:“什么式样?”

老妇人道:“伏牛望月式样,上刻仪宾府造。”

王成懒是懒,穷也穷,但却算是个正直耿介的人。他听老妇人说的正是自己手中拿着的金钗的式样,想也没想,直接便把钗递过去了。

老妇人喜出望外,忙快步过来接过了钗,对王成极口称赞:“多谢后生啦,世上竟还有你这样拾金不昧的君子,真是感人肺腑。其实这钗能值几个钱呢?不过因为它是先夫遗物,我才如此着急罢了。”

金钗

王成一直因为懒惰被妻子训骂,好久没听到过有人说他好话了,一时间还挺不好意思。他脸红地搔搔头,赶紧随便把话岔过去道:“您夫君是谁呀?”

老妇人答道:“咳,说出来可能你也不认识,他生前是王府的女婿,名叫王柬之。”

王成一听顿时就惊了:“您说的这是我的祖父啊。您到底是哪位?怎么说我祖父是您夫君呢?”

老妇人也吃惊不小:“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实不相瞒,我乃是狐仙,百年前与你祖父有过一段姻缘。自你祖父驾鹤后,我也远离了世俗。今天是偶然路过此处,没想到不经意把你祖父留给我的钗给丢了,更没想到竟然是让你给捡到,哎呀,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啊。”

王成也曾听家里提起祖父有过一位狐妻,如今听老妇人这么说,知道她说的都是真的,当即热切地道:“既如此,您就是我祖母啊,不行不行,咱们不要再在此处说话,请您上我家去吧。”

老妇人也高兴,便随王成往家而去。

到了家,王成也顾不得昨夜才与妻子吴氏吵过架了,直接便将她喊出来与老妇人相见。

吴氏本来听见王成喊她时是一脸怒气冲冲地出来的,但一出来却见王成旁边还站了一位,她其实也不是那等没有教养的人,便忍了对王成的气,强颜向老妇人行礼。

老妇人看王成的妻子,穿着补丁连补丁,连整衣服都算不上的破布,脸色也是菜黄黯淡,不由得叹息:“哎,实在没想到王柬之的孙子竟然贫寒至此啊。”

她又打量了一下屋内,只见灶头破败,一副久不生烟火的样子,便问道:“家境如此,你们到底以何为生呢?”

因为家里穷,村里没几个人和他们家来往,吴氏平时也没个贴心人说心里话,此时听见老妇人问,早就积攒的一肚子委屈酸楚顿时有了地方倾吐,许多平时说不出的苦处,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家丑不家丑的,都细细地说与老妇人,越说越痛苦,最后忍不住呜咽饮泣起来。

王成在一旁很是窘迫,但当着老妇人,又不好阻喝,只能进退不得地随她去了。

老妇人听着吴氏的诉苦,也是不住地叹息感慨,此时看吴氏哭泣,便宽慰她,又将金钗交给她,让她抵押后去买米买菜,同时向王成夫妇告辞,约定三日后再相见。

王成极力挽留,老妇人道:“你们两口子连生计都难,我留下,难道要三个人光看着屋顶流泪过活吗,顶什么用呢。”说完径直离去了。

破屋

与妻子恭恭敬敬地目送老妇人远去后,王成这才对妻子说了老妇人的来历,吴氏闻言大吃一惊,心底的恐惧使她的脸色煞白。

王成劝慰她不必如此,并且很是称颂老妇人的仁义。吴氏看着手里老妇人的金钗,心想确实也是如此,心中的恐惧便渐渐消退了。

王成提出以后他们要像侍奉母亲一样对待老妇人,吴氏也答应了。

经过了这一出,吴氏心里的积怨得到了纾解,也不再接着昨晚的茬和王成吵架了,只是彼此略嘲笑了对方几句,吴氏便指使王成去买米,王成为了让妻子解气,也很痛快地去了。

过了三天,老妇人果然来了,并且给了王成一些钱,让他去买米、面各一石。到了夜里,老妇人便与吴氏一起睡在家里那张低矮的弥勒榻上。

吴氏一开始还是很恐惧,但随着与老妇人家长里短了一会,吴氏真切地感觉到老妇人恳切的诚意,便也就不再有疑虑了。

第二天,老妇人叫来王成,对他说道:“孙儿不可再懒惰了,你应该去做点小买卖,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啊。”

王成愁眉道:“孙儿也想,但苦在没钱啊。”

老妇人道:“这事好办。你祖父在时,无论金银都任我取用,但我不是你们世俗的人,要那些东西也没用,因此并没有多取,只积攒了些脂粉钱,大约有四十两,如今还存着呢。我就是将这些钱积蓄得再久也是无用,你都拿去,到布行去进一些葛布,然后立刻赴京城卖了,这样就可赚些利钱了。”

王成高兴地答应着去了,随即到布行购了五十余匹葛布回家。老妇人便命王成立刻整理行装,告诉他六七天这样就可到达京城,又嘱咐道:“这一趟出行,不论如何,要记住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要迟了一日,你就是后悔也晚了!”

王成恭敬地答应,当即带着货物就上路了。

野路

一开始一切都还行,王成记着老妇人的话,并不曾懒惫,如此赶路便过了三四日。

可到了第五天,差不多都快到京城了,突然天降大雨,王成的衣服很快便被淋湿了,鞋袜也被泥水浸染,路上变得难行起来。

王成虽然这两年越发的穷,但却是从来也没经历过风霜的,此时遇了挫折,顿时就委靡不堪,沮丧起来。

大雨实在难行,王成便暂时找了个旅舍歇息。不料雨声淙淙,一直下到黄昏,屋檐流下的雨水仍像绳索一般毫不间断。王成只好住了下来。

清早起来,只见外面经过一夜的雨,路上变得更加的泥泞了。

王成看往来的行人走过积水浸烂的泥路,那泥淖都要没到脚脖子了,便生出怕苦怕难的心思,于是劝慰自己,下雨也是没有办法,等雨停吧。

这一等便到了正午时分,雨才逐渐地停了。王成心中欢喜,便要整装出行,谁料此时阴云又密布于天,雨也继续下了起来。

王成不愿受这个苦,便又住了一晚。

早起看雨已经停了,王成便赶紧上路。

大雨

这一天终于快临近京城了,路上听人传说,京城这几天葛布的价格突然飞涨,不知是何缘故。

王成闻言心中窃喜,自认为这回行了,干了这趟买卖,回家便有钱度日了。于是紧赶慢赶到了京城,随便找了一间客栈住下。

店主人一边招呼他,却一边看着他带来的葛布叹息摇头。

王成不解其故,便问店主人。

店主人道:“客官,你来晚啦,前些时候往南边的道路才刚刚开通,葛布到咱们京城的还很少。恰巧,贝勒府里正需要葛布,要得还挺急,因此葛布那价格突然就涨了,比平常还贵上三倍。可惜啊,前一天贝勒府里已经买齐了,不需要了,这,我都替你可惜啊。”

王成一听竟然是这样,顿时有如冬天被兜头泼了一盆冰水,连心中也是一片冰凉。

到了第二天,来京的葛布越来越多了,葛布的价格更加的低贱。王成计算了一下,此时卖了,只能平本,根本无利可图,心中又存着侥幸,便不肯出售。

如此耽搁了十来天,生意没做成,食宿倒花费不少,王成心中更加的愁苦忧闷。

店主人好心,便劝王成赶紧把葛布贱卖了,改做其它营生。

事已至此,王成心想也不能欠人家店主人的食宿,于是便听了店主人的劝告,把葛布以亏本十余两的价格悉数脱手。

第二天早起,王成心中消沉,心想留在京城也是无事,不如回家再作打算。于是便将包袱打开,想收拾行装。

谁知一提包袱,王成心中便一惊,再一打开,王成更是如坠冰窟。

只见他放在包袱里的那贱卖葛布得来的钱全没了!


冰窟

王成惊慌失措,连忙来到大堂告诉店主人,店主人听了也是惊讶,却也无计可施。

围观的人中有人劝王成不如报官,让官府责令店主人赔偿。

王成却叹道:“这都是我自己的运气,店主人能有什么过失呢。”

店主人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告官的打算,可没想到王成竟如此厚德,心中顿时十分感谢,连忙赠送了王成五两银子,劝慰他尽早归家。

王成却想到自己不听祖母的规劝,落得如今的田地,回去哪有脸面对祖母呢?越想心中越忐忑越想心中越焦虑,直把自己愁得不行,徘徊犹豫,就是拿不定主意。

恰巧客栈门外来了个卖鹌鹑的人。

卖鹌鹑的人都十分有生意头脑,他们一边卖鹌鹑,一边选出勇猛的鹌鹑让它们相斗,这样既引出人们的关注和激情,让他们下注,更可以让他们热血上涌的时候购买自己的鹌鹑。

这位在客栈门前卖鹌鹑的人正是如此。

王成虽然心中烦闷,但也起了好奇,便也前去围观。只见那些被引得下注的人每次下注动辄都是好几千,每买一只鹌鹑都是好几百。

王成看着看着,忽然心中一动。

他想起自己还没被偷走的仅剩下的钱,刚好够贩卖鹌鹑。

他赶忙回去同店主人商议,店主人听了也觉得是好主意,便极力鼓励他实行这个主意,并约定这段时间王成的住宿饮食都不收取费用。

王成听了很高兴,便出城去购入了满满一担的鹌鹑,然后又返回了京城。

主人看到王成也高兴,一边招呼帮忙一边预祝他能尽早卖光这担鹌鹑。

王成看着自己那担鹌鹑,也是精神奕奕信心满满。

鹌鹑

这一夜却下起了大雨,到凌晨还没停。

天亮的时候,街上积水如河,天上淅淅沥沥还下着小雨。王成无奈,只好住下等待雨晴。

谁想到连绵数日,那雨还是有如永不休止般下个不停。

王成惆怅,便去看那些关在笼子的鹌鹑,可没想到那些鹌鹑不知何故竟逐渐死了。

王成很恐慌,可是也无计可施。

又过了一天,死的鹌鹑更多了。

王成依然没办法,仅剩下的几只,王成就将它们养在同一个笼子中。

再过了一晚,王成再去看,却发现鹌鹑只剩下一只了。

王成如遭雷击,顿时失魂落魄地跌坐在笼子前。店主人路过看见,忙问:“这是怎么了?”

这一问,王成不觉流泪痛哭,泣不成声地将原因告诉了店主人。

店主人听了,也不禁扼腕痛惜。

王成痛哭道:“我银两亏尽,有家不能回,还活着干什么呀,不如死了的好!”

店主人忙劝慰他,又来到笼子前看那唯一活着的鹌鹑。

审视了好一会,店主人道:“这鹌鹑挺有超群不凡的相。那些死了的鹌鹑,我看未必不是让这只活着的鹌鹑给斗杀才死了的。不如这样,你现在反正也闲着无事,不如握持调驯,将它训练得驯服一些能为你所用,如果这只鹌鹑是良种,你不也可以以此作赌为生吗。”

王成本来心神皆丧,哭了一会,心情有所发泄,便好多了。此时听了店主人的话,心想自己还有家要回,总不能因这点挫折就真死了这么懦弱。自己现在也没有什么可损失了的,万一这只鹌鹑再死了,大不了,自己窝窝囊囊地回去,给祖母磕头认错罢了。

于是王成收拾收拾心情,就如店主人所教,日夜训练那只鹌鹑。到了训练好了,店主人又教给他带着鹌鹑到街头去赌点小钱。

王成本来不抱希望,没想到这只鹌鹑居然十分雄健能斗,每与别的鹌鹑相搏,没有不赢的。

店主人知道了,也是高兴:“没想到,啊?这只鹌鹑居然如此善斗。这样,我给你点本金,你拿着去和那些富家子弟决胜,总好过和些平头百姓赌强,怎么样?”

王成一听连忙拒绝:“这如何使得,这些日子受店主人善心不少,如今这鹌鹑看着是逢赌必赢,但若拿着您的钱赌输了,那我有何面目见您呢?”

店主人却不理会王成的推辞,硬是将本金塞给了王成。

银子

几番推让,王成也不好再坚持,于是便拿着自己攒的一点小钱和店主人给的本金,去与富家子弟斗鹌鹑。

所幸,王成的鹌鹑依然十分勇猛,每赌每胜,过了半年多,除了还给店主人的本金,王成还积攒了二十余两,他心中也安定不少,更视那只鹌鹑如性命一般。

京城有位大亲王一直非常喜爱斗鹌鹑,每到了元宵节,都会让民间斗鹑者带着自己的鹌鹑进王府与他府中养的鹌鹑相斗。

此时恰逢快到过年了,店主人便对王成说道:“先别忙着回家,如今有一个可瞬间富贵的机会就在眼前,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命。”接着便将大亲王每年元宵节都与民间斗鹑的事告知王成。

王成很心动,于是便留在了京城过年。

到了元宵这一天,店主人便与王成一同前往大亲王府。

路上,店主人嘱咐道:“如果斗败了,咱们不过丧气出门回家罢了。但若有万分之一,你的鹌鹑斗胜了,大亲王必定想买这只鹌鹑,你一定不要答应。如果大亲王一定要买,你就看我眼色行事,一定要等到我点头了,你再答应卖这只鹌鹑。”

王成满口应承了。

到了大亲王府,只见这里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蹱,皆立于台阶之下等候。


王府

过了好一会,随从簇拥着大亲王从宫殿里出来了,他左右两旁的侍者便宣告道:“有愿意斗鹑者上前来。”

即刻便有一人把着自己的鹌鹑快步上前。

大亲王便命放府里的鹌鹑,上前斗鹑的客方也放了自己的鹌鹑,与之相搏。

万没想到,两只鹌鹑只是略鼓翼搏斗,客方的鹌鹑便输了。

大亲王高兴得哈哈大笑,那第一个上前的客方只有垂头丧气地下来了。

接下来上前斗鹑的又败下来十数人,店主人看时机已到,便对王成说:“该咱们上场的时候到了。”于是与王成一起上前。

大亲王在座上审视相看了一下王成的鹌鹑,点了点头:“这只鹌鹑睛有怒脉,是只凶猛善斗的,不可轻敌。”于是命左右取那只名为“铁喙”的鹌鹑前来与王成的鹌鹑相斗。

一番腾跃飞啄后,“铁喙”铩羽而归。大亲王便命再选良鹑与王成的相斗,可惜,再易再败。数次之后,大亲王也输急了,便急命宫中取出名为“玉鹑”的鹌鹑出来。

过了片刻,便有侍者持着羽毛白如鹭鸶,神态神骏不凡的一只鹌鹑出来。

阶下众人见了此鹌鹑,无不交口称赞,王成也是一见就气馁了,赶紧跪下求大亲王作罢,道:“大王之鹑乃是神物,小人实在担心它伤了我这只鹑子,若真如此那就是断了我的衣食啊。”

大亲王笑道:“尽管放它上来,倘若斗死了,我厚厚地补偿你。”

王成这才放心地将自己的鹌鹑放出去了。

王成甫一脱手,“玉鹑”就直扑过来,而王成的鹌鹑则像怒鸡一样伏身昂翅等待。“玉鹑”善啄,每每跃起,皆如飞翔而起的仙鹤般啄击王成的鹌鹑。

两相上下腾跃搏斗持续了很久,“玉鹑”渐渐松懈倦怠了,而王成的鹌鹑却怒气更烈,斗得更急。

过不了多时,“玉鹑”被王成的鹌鹑啄得雪羽摧落,垂翅而逃。

雪羽摧落

阶下观者无不赞叹羡慕。大亲王自然心有不甘,于是命人将王成的鹌鹑取上前来亲自握持观看。

将鹌鹑自喙到爪审视了一圈之后,大亲王问王成:“这鹌鹑卖不卖?”

王成答道:“小人没有什么资产,惟靠这只鹌鹑活命,不愿卖。”

大亲王道:“如我赐与你重金,则你马上就可达到中等人家的水平,这样你愿意吗?”

王成低头想了半晌,道:“本是不愿意卖的,但大王您这么喜爱它,倘若能让小人得到一份衣食无忧的产业,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于是大亲王问王成将要价几何,王成答道:“一千两。”

大亲王顿时笑了:“你这痴心妄想的汉子!这是什么珍宝吗难道,能值千金?”

王成道:“大王不以为宝,但在小人这里却宝之为连城之璧也不为过。”

大亲王好奇道:“怎么说?”

王成道:“小人带着它到市集作斗,则日得数金,换来升斗米面,一家十几口能指着它吃上饭,不用挨饿受冻,您说,有什么宝贝能跟它相比呢?”

大亲王便道:“我不让你吃亏,二百两,如何?”

王成摇头,于是大亲王又增加了一百两。

王成看了看店主人,店主人表情如常,不动声色。

王成心中有数,于是道:“承蒙大王愿意买,那我的要价就减一百两吧。”

大亲王顿时露出不愿的表情:“罢了吧,谁肯以九百两买一只鹌鹑啊。”

王成也不作声,便收起鹌鹑进笼准备走。

大亲王忍不住了,叫住王成:“斗鹑的,斗鹑的,回来!我出到六百两,你肯就卖,否则这事就算了!”

王成又偷眼瞧店主人,而店主人仍然无动于衷。

其实六百两已经超过王成的预期,他惟恐失了时机,便回道:“以这个价出售,我心里实在不愿意,但若讨价还价半天却没成,我更怕得罪大王,罢了,就遵从王命吧。”

大亲王很是高兴,当即着人称了六百两交给王成,王成收了银两,叩谢大亲王赏赐后,便与店主人出了王府。

一出府门,店主人便埋怨道:“我说什么来着,你怎么这么着急就作主卖了呢,再还一下价,此时八百两不就在掌中了吗?”

王府

王成笑而不答,回到客栈,便将六百两放到了桌上,请店主人自己想取多少就取多少。店主人却不受,王成再三相让,店主人这才把王成这段时间的食宿花费收下了。

第二天,王成便整装归家。到了家里,王成将银两取了出来,将自己的经历也说了一遍,一家人高兴极了

老妇人于是命王成买了良田三百亩,又起房子置办家具,使得王成家又俨然是一个世家模样了。

老妇人还每天早起,命王成耕种,吴氏纺织,稍有懒惰,便严厉诃责。夫妇二人也安心受教,不敢有怨言。

过了三年,王成家越来越富贵了。

这一天,老妇人对王成夫妇二人道:“我在此世俗已久,若不是为着孙儿的缘故,我断不会在此久留。如今你二人也出息了,我也算对得起与你祖父的一段情,今日我便要回去了。”

王成与吴氏很是吃惊,忙道:“这如何使得?若非祖母,我二人必定早已冻饿而亡,如今因为祖母的缘故,家中才衣食无忧,此正当是我夫妇二人孝敬祖母,共享天伦之时,祖母如何便说要走呢?”

二人越说越难过,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

老妇人也不忍心,便答应留下。

可到了第二天清晨,王成与吴氏去向老妇人问安时,这才发现,老妇人早已杳然无踪了。

大宅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