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说的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
蒙古在称霸世界的时候,虽然西征阿拉伯、欧洲,南灭西夏、金国,打得顺风顺水,但是,他们在南宋的战事却并不如意。
一开始,蒙古人是采用三线推进,以中路为主的方式。西路四川,中路荆襄,东路两淮。但除了西路好一点,中路和东路推进都不畅,而且中路还打死了蒙古的王储阔出。接着,蒙古人改变策略,改为以西路四川进攻为主,东路和中路为辅。而且对西路,当时的大汗蒙哥又采用了大包围的方式,从大理(云南)、安南(越南)迂回包抄。但是,由于名将余玠入主四川后,在四川修筑山城,打造山城防御体系,以骑治骑,这样,四川就没那么好打了。就算蒙古大汗蒙哥亲自领兵进攻,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尤其在进攻钓鱼城的时候,蒙哥在城下被阻了大半年,最后还活活地被钓鱼城上的飞石打死。
(在四川打造山城抗蒙体系的余玠雕塑)
打死蒙哥后,这是蒙宋关系上蒙古最暗淡的日子,却也是南宋最强硬的日子。不过,由于一个人的上台,南宋并没有延续他的强硬。这个人就是贾似道。在四川打死蒙哥的时候,贾似道也在中路鄂州阻击忽必烈。不过他打得并不好,差点向蒙古投降。但因为蒙哥战死,忽必烈主动北撤,贾似道意外获胜。回朝后,他为了蒙蔽皇帝,突出他的战功,遮蔽其他人,尤其是遮蔽在四川打死蒙古大汗的王坚,于是他对皇帝说,最近和蒙古人打仗,各地要的钱粮太多了,国库空虚啊!如果这些人把军费用来打仗倒也罢了,就怕他们都揣进了自己腰包!微臣觉得,是不是对他们审计一下。皇帝一听,对呀,是该审计审计。于是,一场叫做“打算法”的荒唐的政治内耗就此拉开。
(宋末大奸贾似道)
这次“打算法”下来,很多名将惨遭折磨。名将赵葵、史岩之、杜庶等均因此罢官,另一名将向士璧被夺官下狱,被逼而死,家族又被拘押偿付军需。同在鄂州作战的名将高达被罢官。在钓鱼城战中立下盖世奇功的王坚被罢免兵权,调知和州,又调回中央拘管起来,最后郁郁而死。另一名曾救钓鱼城的名将曹世雄则被罗织罪名逼死。可以说,当时有名的大将都受到了牵连,这可真是一场浩劫啊!
而这场浩劫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把一个人吓住了。这个人是谁?他是四川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刘整。刘整是宋末一名有名的虎将,曾经在宋金战中,只带着12个人,就拿下了金国的信阳城,被称为“赛存孝”(存孝就是李存孝,五代时期的第一虎将)。他本来是江万载的部下。江万载是谁?南宋末年重要的军事领袖。刘整听说贾似道想用“打算法”整他,吓住了,赶紧托人去朝廷,让江万载救他。谁知道这时候,江万载因为看不惯贾似道的做派,已经愤然辞职回家了。刘整没办法,他这时候竟然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秘密派人与蒙古成都路军马经略使刘黑马联络,表示愿意以泸州及所属十五郡30万户投降。
(投降蒙古的南宋猛将刘整)
这封联络信着实让蒙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刘整是南宋名将,莫名其妙地却就说要投降,所以很多人认为其中有诈,刘整肯定是假投降,想打入蒙古内部搞破坏,因此犹豫不决。不过最后想了半天,又向上请示了半天,最后刘黑马还是决定相信刘整是真的。随即,刘整被蒙古任命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
刘整投降以后,立刻向忽必烈献了一个计策:“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告诉忽必烈,要想拿下南宋,进攻四川是不行的。因为四川在余玠带领下,建立起山城抗蒙体系后,易守难攻,最好的办法是要改变策略,先攻襄阳。只要把襄阳拿下来了,进攻南宋就势如破竹了。
可以说,刘整这是一个对蒙古来说决定性战略决策。这个战略决策,也是蒙古最终战胜南宋的根本办法。
不过襄阳并不好拿,蒙古人在襄阳城下打了6年,最终采用欺骗和修筑围墙,清理周边等各种办法,才终于拿下来。拿下来以后,刘整及蒙将伯颜对南宋的进攻真的就是顺风顺水。当最后贾似道不得不带兵迎战的时候,因为刘整在,他根本就不敢挑战,直到后来刘整因病去世后,他才敢前往。不过在伯颜的指挥下,贾似道的13万大军依然唏哩哗啦就被打败了。最后伯颜一路穷追,一直追到崖山,灭亡了南宋。
(以上内容本头条号作者张生全新书《宋末大变局》有详细记载)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是没有那叛徒刘整,南宋也没那么容易就灭亡。当然,要是没有贾似道,似乎也不会出现叛徒刘整。这两个南宋人,一个祸于内,一个乱于外,就这样活活地把南宋江山给折腾得没了!
?xml:namespace>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