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列子·天瑞》。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他怕到时房子也压烂了,所以天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大家都笑话他,包括我们现在的几千年后的后人也是一样,天是虚空的,怎么会掉下来?
杞人为什么要忧天?我们上期说过,天也就是月球,之前是在地球上的,后来因为昆仑山天柱断了,才上升到太空中。我们看看,杞国人是什么人?商人把夏朝的天下共主之位夺走之后,就分封了夏朝后人在杞国,在西周时,杞国也还在。
月球和地球的绝地天通发生在三皇五帝的颛顼帝时期,颛顼帝是鲧的父亲,也是大禹的爷爷,建立夏朝的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所以夏朝他就是颛顼帝的后裔建立的,夏后启应该叫颛顼帝为曾祖父。月球脱离地球,绝地天通是颛顼帝时期最大的一件大事,所以颛顼帝必然会把这个大事作为历史进行家族传承,告诉后代。
杞人是夏朝后裔,故此他们知道月球是从地球上升到空中的,也知道以前月球是从天上掉下的卫星隐私残余。所以他们很担心,很担心他月球会再次的陨落掉到地球上。这就是杞人忧天的原因。
那按照这个故事来说,他的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完全不是说是一种无端的担忧。他有前因,也有后果。我们现代人经常说一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那杞人忧天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去理解他呢?所谓理解万岁,我们是不是也就没有了嘲笑杞人的道理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