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论著评介 >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原研究员陈景润简介「数学天才陈景润」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原研究员陈景润——力摘数论皇冠上的明珠(最美奋斗者)

就在一间仅有6平方米简陋的房间里,陈景润(见图,新华社发)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 2”,让人类距离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有一步之遥。

1933年5月,陈景润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性格内向,喜欢演算数学题。高中数学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让他铭刻在心: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但这需要给予证明,否则便只是个猜想。哥德巴赫自己至死也没解出来。200多年来,许多数学家试图证明但都没有成功。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得到老一辈数学家华罗庚的重视,于是他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一个关于陈景润忘我钻研的故事广为流传:他边走路边思考,不小心碰到了路旁的大树,连忙道歉,可对方并没有反应;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碰到的是一棵白杨树。

1973年,陈景润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发表了“1 2”详细证明,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称为“陈氏定理”。世界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称赞道:“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陈景润取得多项重大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1981年,陈景润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6年3月,在患帕金森氏综合征10多年之后,由于突发性肺炎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陈景润终因呼吸循环衰竭逝世,终年63岁。(记者 丁雅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