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自媒体混乱「现在的自媒体新闻乱七八糟的」

作者:吴云青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刷屏朋友圈,迅速成为“10万 ”的同时遭到广泛质疑。目前,该文章已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公众号被封禁60天,但文章引发的争论远未结束。

《状元之死》出自自媒体人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大概讲了一个寒门子弟逆袭成为高考状元,为人正直却处处受限,最终被厄运击倒并早逝的悲情故事。文章涉嫌的内容造假、贩卖焦虑,都是自媒体乱象中的典型问题。

自媒体不同于新闻媒体,可以写小说,当然可以虚构,贩卖焦虑也不犯法,可是“挂羊头卖狗肉”就要出乱子。写作有两个最基本的分类标准,一是纪实与虚构,二是原创与非原创。对于这两条,绝大多数内容平台都分得很清楚,自媒体平台却是个例外:明明虚构偏要标榜纪实,明明洗稿偏要自诩原创,这样的自媒体多得很。名义上有界线,实则无视界线,自媒体诸多乱象由此而生。

自媒体有意模糊纪实与虚构、原创与非原创的界线,乃至随意过界,说到底是为了骗取更多流量和打赏。同样内容的文章出来,是真是假,影响力大不一样;原创非原创,根据著作权配得的利润也大不相同。读者本能地更关心真事,“纪实”二字能让读者天然地放下戒心、进入状态,假如《状元之死》不是借着纪实的皮,还会有那么多人看得心潮澎湃吗?

贩卖焦虑是次一级的问题。网络小说里有一种“虐文”,为了虐而虐,贩卖眼泪,好几个知名言情小说作者都是这个路数,就有一批读者专门要看。无论网络小说还是自媒体公众号,贩卖焦虑,贩卖情色,贩卖眼泪,这些负能量总有市场,但市场不大,不是主流舆论场的需求。

最近网上流行起一个词叫“含咪率”,是算算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关注了咪蒙,“含咪率”越高越丢人,说明大多数网友看不上这类自媒体。它们只要不过界,老老实实呆在“虚构”的分类里面,其实也翻不出花儿来。怕就怕,编故事的自称是写新闻的,骗来本不属于自己的读者和本不属于自己的利润,咪蒙们有样学样,聚沙成塔,就可能给较大范围的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

自媒体的“治乱”,关键在于纪实与虚构、原创与非原创的“界线”有没有受到尊重、起到作用。事前监管的难度很大,目前来看,唯有寄望于事后加大惩罚力度。此前,咪蒙公众号也曾因发布违规文章被封禁一个月,这次被封禁60天,算是比较对症的惩罚,但惩罚力度够不够,还需谨观后效。

商业自媒体就怕两件事,一是丢粉,二是罚款;彻底被封号可以归入“丢粉”一列。罚款当然是有相关资质的执法机关说了算;粉丝跟不跟,则取决于自媒体的公信力和声望值。对于一些专事虚构写作的自媒体来说,还真不怎么讲究公信力,但声望值是谁都不能不关心的。犯规、过界的自媒体被禁言、被群嘲、被公之于众,声望值就会下跌。

总有一种惩罚的力度,能倒逼自媒体不敢轻易过界,本本分分赚自己应得的流量,不去想“挂羊头卖狗肉”来坑蒙拐骗。自媒体有了自觉,监管的难度就会降下来,乱象或有渐渐消停的一天。(吴云青)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