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好莱坞早期辱华片 将中国男人演成了满清太监的电影「好莱坞往事辱华」

早在上世纪初的默片时代,好莱坞就出现了好几部“黄祸”电影,他们借此大肆宣扬种族主义,侮辱黄种人的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世界影响。

1915年由好莱坞早期最著名的史诗片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指导的《蒙骗》(The Cheat)就是一部黄祸电影,讲的是一个日本男人诱奸白人少女的故事。而另一个著名好莱坞导演大卫•格里菲斯也不落人后,在1919年拍摄了《落花》(又名残花泪),直接将黄祸的帽子扣在了中国人的头上。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程环”(Cheng Hun)的中国人,伦敦唐人街的小古董商,理想主义者与唯美主义者,电影开始时,身着满清官服的程环正准备漂洋过海,传播东方智慧,用佛家慈悲宽容的精神拯救西方。两个美国水手在上海码头打架,他试图劝阻,结果很尴尬,他被撞倒在地,吓得缩成一团。

接下去镜头已经切换到几年以后,程环流落到伦敦的唐人街,变成一个小古董商人,抽起了鸦片,暗恋着白人女孩露西(Lucy)。露西是个破落拳击手巴罗(Burrows)的私生女,酒鬼父亲经常打她,一次她躲到程环的古董店里,程环收留了她,并有意诱奸她。

露西(小说中是13岁,电影中15岁,因为女演员丽莲·吉施不愿意出演未成年的角色,导演就将露西改为15岁)在生理与心理上还都是孩子,程环第一次与她接触,她正在观看唐人街一家小店的鲜花和程环店里的玩偶,程环两次试图亲近她,她的眼里露出的是同样的恐惧神情。

程环在自己的古董店楼上打扮露西,布置环境,他给露西穿上中式绣花绸袄,使她的装束具有某种怪诞的“东方情调”,房间摆设都是西方人想像的所谓“中国风格”的家具,他在一时的冲动下试图吻她,却终于克制下来,只象征性吻了她的袖口。

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男人形象,不是阴险狡诈、阴毒卑鄙的恶棍,如傅满洲那样,就是本片中阴柔懦弱、内心龌龊的类似于满清太监的负面形象。

巴罗听说被他打跑的露西藏在程环的店里,勃然大怒,第一反应是“中国佬引诱了他的女儿”,“他恨那些没有生在他这个伟大国家的人”(见字幕)。有关亚洲恶棍色徒奸污白人少女的故事就像西方男子拯救东方少女的故事一样,充斥着欧美的大银幕。

巴罗赶到程环的店里,砸了他的店,最让他暴怒的是他看到露西竟穿着程环给她的中式绸袄。他让她脱下来,将衣服撕得粉碎,狂叫着,字幕打出:“你竟跟一个中国佬鬼混!”而露西一再解释:“什么都没做。”巴罗将露西带回家,程环听说露西回去后被打死,他开枪杀了拳击手,抱回露西的尸体。最后在破烂的古董店里,程环在露西的尸体旁自杀。

电影的故事来自托马斯·伯克(Thomas Burke)的通俗小说《中国佬与孩子》(The Chink and the Child)。小说中,程环是一个没有任何灵气的自命不凡的诗人,他没有才华,只有龌龊的念头与阴谋,他像许多“中国佬”一样,对白人女孩充满邪恶的欲望。这个三流作家伯克写过许多唐人街上的“中国佬”谋杀、诱奸当地女孩的恐怖故事。西方的“黄祸”传说中,中国恶棍诱奸白人少女是一个重要主题,伯克的小说毫无艺术价值,无非是迎合了欧美的种族主义,哗众取宠罢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