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太想用这个标题,但这次还是用上了,
对不起,这套书我推荐晚了。
其实也不晚,是我读得慢了。完整读完,真是精彩。
《张居正》茅盾文学奖全票获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金庸、唐浩明、王蒙多为大咖盛赞。
且这次的版本,
装帧用心。
20周年典藏版《张居正(全四册)》,装帧精美,外封烫金,内封印银。
用心的是,四卷外封的颜色和内容的印银部分各有不同。这也与内容相关。
第一卷《木兰歌》里是,两个并排的圈椅,代表张居正与高拱两位宰相,虽然并排,但是张居正实在处处被打压。这也是张居正的蛰伏阶段。从他能屈能伸,甘为人下的行为来看,从开始的深藏不露,到后面的开始行动。两把圈椅也是在预示,两蚌(宰相)相争,也是首辅之争。
第二卷《水龙吟》上的烫银是条几,也是办公桌,张居正胜任首辅,但是,官场人物众多,明着暗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身居高位,更是要谨小慎微,步步为营。
做出既合时宜合局势,又合人心的行动。看张居正如何在其中权衡利弊。
第三卷《金缕曲》上是余音袅袅的琵琶,这一卷里讲到了张居正的情感。声名显赫威权自重的张居正,外表冷若冰霜光不苟言笑,内里却激情如火柔情似水。
第四卷《火凤凰》的内封上是闪着光的一把官帽椅。张居正的权力、势力、在官场的地位,包括他在皇帝与太后眼里的地位,都已经是熠熠生辉,不容小觑,但也是终篇。张居正不但最后不得善终,还被自己的接班人摆了一道。
内容精彩。
看到书籍介绍里有说是:明朝版“权力的游戏”,确实,权力的争夺,人性的挖掘,故事的曲折,一个人的人生起伏里,是一个朝代的大历史,是一场场权力的游戏,也是如今职场打拼的游戏规则,为人处世的感情用事,一一精彩展现。
这部精彩的历史小说,不止给读者描绘了明朝的君臣生活,极大地还原了历史,其中很多精彩的细节,也是看点十足,一些人物的刻画也是性格鲜明,让我们看到权力斗争过程中的朋党之争、勾心斗角,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是其政治立场的体现,可能是人物性格、能力的体现。
这出大型古装剧情景式地讲述,让人读来畅快之余,又不得不佩服那时人们的社交能力。
读来受益。
第一个是不管是什么职位,身体一定要好。
第一卷里的皇帝,就是隆庆皇帝,真真是把自己生生作死了。
没有好的身体,任意妄为,就算是当了皇帝,也是斗不过死神。
第四卷里,张居正的离世,不止他儿子伤心,冯保惶恐,太后惋惜,皇帝诧异,就是书外的读者,也觉得太过可惜。
那段场景,张居正与冯保的对话,张居正临死前的状态都让人感叹。
看看作者熊召政是如何描写冯保看到的张居正的。
“此时张居正眼窝深陷,面色焦黑,往日那般伟岸的身躯,竟萎缩成一块片儿柴似的,躺在宽大的病床上,像是漂在池沼中的一根芦苇。”
久病不愈的张居正,两个月写了八道本子乞休,一道比一道哀切。《乞骸归里疏》再又《再恳生还疏》,在其中用词卑微恳切,“伏望皇上怜臣十年尽瘁之苦,早赐骸骨,生还乡里。”他害怕客死京城,撑着一口气,想要回乡。十年宰辅,操劳国事,心力交瘁,但就是这样临死前返乡的哀切请求都被皇帝否了,最终客死京城。
万历皇帝缘何如此绝情,不能准了张居正最后的请求呢。
第二个就是过了界限,再有能力也会适得其反。
这部佳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相权与皇权之间的拉扯,皇帝对他的能力敬重又忌惮,憎恨又依赖。皇帝对张居正与母亲李太后的关系也怀有猜疑。致使张居正临终前的人选推荐和之前的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意见都变换了方向。过多参与皇家私事和挑战皇帝的权威,就算是一心为公也会树敌。
张居正从经历隆庆皇帝到一步步辅佐万历皇帝,期间阻碍重重,他凭借着自身的能力都一一化解,在残酷的职权斗争中坚持为国为民。从张居正的人生轨迹里,也可以看到一个朝代的兴亡沉浮。
这套书,作者熊召政深耕十年所作,只其中有原型的人物就有232人,随书附带的人物关系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那些尽力还原历史,又精彩纷呈的细节,使得这套书读得过瘾,又不乏经世智慧。
古之官场,今之职场,看精彩历史故事,长处世大智慧。
喜欢读史明智的读者,这套书值得一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