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鲁依兹·萨丰历时十五年呈现给世人一部精彩的“风之影”。杂烩式的创作让整部作品分离成许多个短篇,情节在每个人物是跳来跃去,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阅读者来说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东方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是因为西班牙人名字的特点——西班牙人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一个人的名字近乎相当于我们三四个人的名字,熟悉起来真的是有点困难的啊。
西班牙著名画家萨尔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达利-多梅内克,一般简称萨尔瓦多·达利,如若不然,世人很可能会因为他如此冗长的名字而忽略他的艺术作品。
在《灵魂迷宫》这本书中,《末日经》的开篇让我一下子想到了热映的《海上钢琴师》。钢琴师1900出生在往返欧美两地的邮轮上,他一生都生活在邮轮Virginian号上,他没有亲人、没有户籍,更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陆地是他从未曾踏足的地方。
非常偶然地1900听到宴会厅中的钢琴声,他感觉到有什么在自己尚且稚幼的身体里流动,咆哮着奔涌向指尖。对钢琴的天生敏感让1900从未感觉到船上生活的寂寞。他在邮轮上为客人弹琴,他得到了客人们的喜爱,他是一位天才的钢琴家。发明爵士乐的传奇钢琴手杰利上船与1900切磋琴艺,为之折服。
唯一的一次,1900有了想要下船开始新生活的冲动,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出现,让1900体味到了爱情。1900在客人进入梦乡之时偷偷潜入女宾舱,找到女孩,并且偷偷亲吻了她。
当然,《末日经》中的主人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费尔明·罗梅罗·德·托雷斯,应该说,主人公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费尔明·罗梅罗·德·托雷斯。同样,他也不是一位生活在邮轮之上的人。他是一名偷渡客,他藏身于商船货舱之中,并在那里发现了一张战前斗牛场上的斗牛表演广告的海报,海报上的印着名字之中夹杂着费尔明·罗梅罗·德·托雷斯这个名字。偷渡客认为这是一个响亮的好名字,遂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费尔明。
1900的名字取自于他出生的年份,这样来看,《末日经》的主人公费尔明和《海上钢琴师》1900的名字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啊,都是那么地随性。
费尔明劫后余生、历尽艰辛上岸之后,急忙前往露西娅的家,这即是因为受人之托也是因为心有所恋。费尔明没有能够见到露西娅,他见到了露西娅的女儿阿莉西亚。未及问清露西娅的下落,他们就遭遇了炮击,火海之中,费尔明弄丢了阿莉西亚。
在城市废墟间寻找小姑娘的费尔明充满感伤,他在一处一处地寻找,希望可以将这个命运交到他手上的小姑娘重新牵在手中。费尔明并不知道,这时的阿莉西亚已经与伊萨克一起伫足在了遗忘书之墓。
这两个故事的相似之处在于人物都是围绕着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是,《海上钢琴师》中女人的出场时间极短,而《末日经》中女人由女人的女儿代替了。
哨兵对费尔明说:“不要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我在这个烂透的世界学会了一件事:命运充满了转机。命运是一个小偷、一个妓女和卖彩票的小贩,这是它最常见的三种化身。如果您下定决心去找它——记住,命运不会主动登门拜访——看着好了,它会给您第二次机会的。”
命运让费尔明找到了深爱女人的孩子,继而又让他弄丢了;命运让1900来到这个光彩动人的世界,又将他囚固在海上、在船舱中。命运偷走了他们的笑脸,玩弄了他们的感情,又让他们看到了微光般的希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