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潮钟》精彩预览在线阅读「末路晚钟」

文│杨志军

原来栈桥的海潮六个小时一退,六个小时一涨。潮水一退,做生意的人和游客都会追着海水,占领水边的沙滩和礁石,有的买卖东西,有的照相,有的捡拾海货,常有人会忘掉时间,让涨潮的水困在礁石上,甚至被海水卷走。栈桥边有座塔楼,塔楼上有座钟,每当海水上涨时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当声,提醒水边的人赶快后撤,人们叫它潮钟。但上个月塔楼拆了,说要盖一座海边最高的楼,安一座更大的钟。拆塔楼的人担心出事,就雇了人代替潮钟吹哨子。

桃桃就是吹哨子的人,每天上午按照涨潮的钟点站在礁石上招呼大家上岸,一个月七十块钱。她已经算过了,要是每个月能还五十块,四年零两个月她就能还清所有的欠账。我说:“你娘已经不在了,你不用替你娘还账。”“那俺干什么?”“你可以忘掉账。”“忘不掉,娘活着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还账。”说着她拿出哨子给我看。我接过来,憋足劲吹了一声,满街的人都听到了。

回到家,我说起桃桃,又从书包里翻出钱交给了小姨。小姨埋怨道:“我不是给你说过,我们不要她还钱了吗?”我急得脸都红了:“我说了呀,真的说了,她非要塞给我。”“这怎么办?”小姨自语着,把钱放进了一只装过糖果的铁盒子。

之后一连四个月,桃桃每月都会来一次学校门口,塞给我五十块钱,然后匆匆离开。当我把钱交给小姨时,小姨总会叹息一声。有一次她说:“这就叫人穷志不短吧。”又有一次她说:“你怎么不去海边看看她,她吃什么喝什么,后爹对她好不好?”

我去了,是个星期六,阳光灿烂的上午。海是奇蓝奇蓝的,广阔的涟漪就像整齐划一地跳着集体舞的鱼,又像无数闪闪发光的蓝蝴蝶。海鸥飞来飞去,不时地落在水里,如同摇篮里的孩子。我走下街堤,站在水草画出的绿色潮水线上,看到前面海水拍击的礁石上,扬头吹哨子的桃桃就像一棵亭亭的树、一座峭立的塔。哨音嚯嚯地响,就要被海浪淹没的人们纷纷后退,没有一个人停留,留在原地的都是礁,是一片嶙峋连绵的礁群。礁群很快也被潮水淹没了。桃桃最后一个离开,等她回到潮水线上时,整个裤腿都是湿的。

我问她冷不冷?她打着哆嗦摇头。秋天了,怎么会不冷?我问她怕不怕?她忽一下甩高了头发,似乎骄傲就是回答。潮水那么急,海浪那么高,万一跑不及呢?她兴奋地告诉我:“他们说要给俺涨工资,涨到一个月八十块,这样俺就可以每个月多还十块钱了。”我听着鼻子有点酸,从口袋抓出一把小姨让我带来的糖:“吃吧。”她流着口水吃起来。我突然想:以前怎么就没给过桃桃糖呢——那些小姨的超市里当福利发给员工而我们永远吃不完的糖?有时各色糖果里还会有带果仁的巧克力。

这天回到家,我打开一包包糖,挑出所有的巧克力,装在了书包里。又过了一个月,我在校门口又见到了桃桃。当我把书包里的巧克力都拿出来时,她说:“这得花多少钱哪?”“没花钱,我小姨超市发的。”她认真地说:“等俺长成大人了,就去超市上班。”然后把钱给了我:“六十五块,你数数。”“为什么是六十五块?”桃桃笑了,灿烂得就像阳光本身:“他们说俺干得好,又加了五块钱的奖金。”我问:“不就是吹哨子吗,怎么才算干得好?”“就是负责任呗,不停地吹,直到所有人一个不落地离开潮水。”我点点头,想和她多待一会儿,她却摆起了手:“我走了,爹还等着我做饭呢。”“你会做饭?”“那有什么不会的。再见。”晚上回到家,当我把六十五块钱放进铁盒子时,小姨说:“只能让她还下去了,不然她心里会难受。”

我想我应该对桃桃说:你不还钱你难受,还了钱我们难受,你已经不难受好长时间了,下来该我们不难受了。你是个好人,怎么能让我们继续难受呢?我为我的想法而兴奋,在接下来的那个桃桃应该出现的日子里,我早早地来到了校门对面的梧桐树下。我东张西望着,等啊等,等到天黑也没等来桃桃。我沮丧地回到家。小姨说:“她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你抽空去海边看看。”

我去了,还是一个星期六。但我没看到桃桃,看到的却是她后爹。她后爹变成了吹哨子的人。我朝着礁群上他挺立的地方走去,还没到跟前他就喊:“回走,回走,潮水马上就来了。”“叔叔,是我。”“俺知道是你,岸上等着去。”我退回去等着,看他一吹完哨子就朝我走来。“你是来要账的吧?正好,俺不知道去哪里找你们。”说着,从上衣口袋拿出四张钱来,留给自己两张,把其余的两张塞给我,“俺两百两百地还,可以吧,加上利息?”我呆愣着。他又说:“有人活着是要账,有人活着是还账,活该俺们一家,都是还账的人。以后麻烦你来找俺,俺天天在栈桥,跑不掉的。别忘了呀,俺就是喝西北风也要把钱还上,要不然对不起桃桃。”我问:“桃桃呢?”他两手捂在脸上,肩膀抖动着:“桃桃,桃桃,你还知道问桃桃,桃桃走了。”他一声哽咽,呜呜呜地哭起来。

桃桃死了,因为她必须让所有的人一个不落地离开潮水。那天风很大,浪很急,几个聋哑人来海边玩耍。桃桃不知道他们听不见哨音,使劲吹,吹啊吹,直到他们被跑来的亲友拽走。但这时她自己却来不及走出礁群,回到岸上了。疯急的潮水淹没了礁群也淹没了她,连尸体也给卷走了。

我目光呆滞地望着海,心说:桃桃你去了哪里,我们还等着你还钱呢。

此后,我每个月来一次栈桥,取走两百块钱。最后一次,桃桃的后爹一下给了我一千块,说:“这次还清了吧,包括利息?”

我小姨家那只铁盒子,放着桃桃一家还给我们所有的钱。我们再拮据,也不会花掉它。终于有一天,我要离开青岛去外地上大学了,小姨把铁盒子给了我:“拿着吧,带上它,这是你的财富。”我抱着铁盒子,来到栈桥向桃桃告别。海依然是碧蓝辽阔的,礁群还是老样子——嶙峋而连绵,浪影里的高楼上,一座奇大无比的潮钟正在洒下一片叮当声,它随风而去,传得很远很远。海边的人都在往岸上奔跑,潮来了,又来了。

——摘自短篇小说《潮钟》,作者杨志军,原刊《中国作家》,《小说月报》2018年第6期选载

中篇小说

尹学芸天堂向左

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第5期

叶 辛美丽家园

选自《山花》2018年第5期

老 藤手械

选自《长江文艺》2018年第4期

马金莲底色

选自《朔方》2018年第4期

短篇小说

邵 丽春暖花开

选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4期

肖克凡组合风景

选自《广西文学》2018年第4期

张 楚金风玉露

选自《野草》2018年第2期

杨志军潮钟

选自《中国作家》2018年第4期

聂鑫森界画

选自《广州文艺》2018年第4期

马 拉地鼠

选自《上海文学》2018年第4期

苏 迅 乐斋记事

选自《天津文学》2018年第4期

封二

作家现在时:向春

作家现在时

作家现在时·向春

敬告读者:2018年期刊征订全新开启。《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起将调整为每期12元。原《小说月报》中篇专号将扩容为中长篇专号,每年4期,每期20元。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订阅小说月报微信

小说,就是小声地说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