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过《酉阳杂俎》,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道:此书或录秘书,或叙异事,仙佛人鬼,以至动植,弥不毕载,以类相聚,有如类书。一句话道出此书的“杂”。
《酉阳杂俎》本是我偶然间知晓的书籍,看后便觉如获至宝,不忍掩卷,深感此书实乃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之冠!
此书是唐朝的笔记小说,内容珍秘而无所不有,在段成式的笔下,仿若可见一轮明月当空,让我们得以窥见夜晚的盛世大唐,无关壮丽或辉煌,却星光灿烂,光怪陆离。
一切瑰怪绚丽皆是天生,一切轶闻秘事皆如神作!
《酉阳杂俎》的内容几近囊括了天地间所有有趣的事物,从朝堂青琐到市井江湖,刺客游侠,神佛鬼怪,迤逦闺房……
比如在《物异》篇里记载了一种盐:
昆吾陆盐周十余里,无水,自生末盐,月满则如积雪,味甘;月亏则如薄霜,味苦;月尽则全尽。
我从未知道原来月光和陆盐竟有如此关系,初看时还以为我在品尝一抹月光。
再比如在《黥》卷记载的刺青艺术:
内容讲到荆州街头有个人叫葛清,是白居易的超级粉丝。喜爱白居易到什么程度呢?他把自己脖子以下的全身都纹满了白居易的诗。段成式说他亲眼见过葛清脱了衣服给他看了他的纹身。全身上下共纹了三十多首诗,并且每句诗旁边都有配图。
葛清还给他讲解:“我连背上的刺青都记得。你看这一句,”
说着反手指着背上的一棵树,
“这句是‘黄夹缬林寒有叶’,你看树上挂着一条黄丝绦,丝绦上还有花纹呢。”
然后又指指屁股:"这句是‘不是此花偏爱菊’。"
屁股上果然纹着白居易端着酒杯观赏菊花。
后来他得了个绰号叫"白舍人行诗图",也就是会行走的白居易诗配图。
还有最有代表性的《诺皋记》卷,这一卷专写神鬼奇闻,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大唐有一个人,乘船途中遭遇海风,未曾想被吹到了一个岛上。岛上人民安居乐业,唯一与大唐右异的便是当地人的脸上不论男女老少都长着晶莹透亮的长须。有一天国王召见他,觉得他谈吐不凡,当场招为驸马。
此人喜悦备至,公主端庄大方,温柔贤惠,唯一让他稍感不适之处便是她脸上的胡须,但时间久了,便也渐渐习惯。但一日,众大臣惶恐不安,满面愁容。他立刻询问,未曾想到国王哭道:
“国家有难,祸在旦夕!只有驸马你能救我们了!”
驸马觉得自己义不容辞:"您尽管吩咐,我该怎么做?"
“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去找龙王求救,跟他说东海第十岛长须国有难。我们是个偏远小国,你一定要说清楚。”
于是驸马与国王洒泪分别,刚登上小船,他便觉得眨眼间就到了龙宫。龙王慈眉善目,待他说明来意,龙王很惊讶,立即派人勘查此事。等了半天,有人回禀:
“我们境内并无此国!”驸马哀求:“您再查查,就在东海第十个岛上,怎么可能没有呢?”龙王令使者再去详查。
又过了一阵,使者回来了:“什么长须国啊!龙王您还记得吧,前两天抓到一批大虾,是您这个月的伙食。现在就在第三间厨房的第十口锅里呢。”龙王大笑:“看来是先生您中了大虾的幻术。”带他来到厨房,只见有数十口巨大无比的铁锅;其中一口锅装满了虾。有只赤红色的巨虾,约有人胳膊大小,见到驸马就在锅里扑腾开了,似求救状。使者说:"这就是虾王了。"
驸马得知竟是如此便哭了起来。
后来龙王放了这锅虾,把他送回了大唐。
这些故事往往让人忍俊不禁,还有段成式辑录的“长五寸,核细如针”的仙人枣、人唱歌就能随之起舞的舞草、给种子吹口气就能长一点的掌中芥,还有写女人嫉妒心的故事,盗侠的故事,盗墓的故事,以及四万冰尸的故事等等等等。
许多故事多戛然而止,但是却颇有余味,让人兴趣盎然!
这样一部包罗万象的千古奇书,不知道成全了多少人对于世界的想象,也不知道刷新了多少人对这个世界复杂与宽广的认知。
由谦德国学文库出版这本《酉阳》字号大,纸张阅读起来让人有舒适之感。
生僻字均有注音,以精良版本为核校底本。
采取原文加译文的形式,为方便读者阅读,请业内专家进行翻译校对,译文通达流畅、生动充满趣味性,不必为古文功底差,文章晦涩而烦恼。
本书定价68,现仅售34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即可获取!
我从未读过这样一本有趣,仿佛收集了所有不为人知、黑暗、偏僻的知识,让人欲罢不能的古代小说。而当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唯有虫声唧唧,让人只想再把此书品读一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