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就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公,就可以来报复社会,就可以从身边的人身边找回公平吗?但这只会让社会更加不公,对于无辜者这才是最大的不公。扭曲的心理再伪装也是扭曲的,也终会有暴露的一天,在好的伪装也不能掩盖罪恶的现实。黛西的小说《犯罪心理:假面人生》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伪装,关于谎言,关于人性中恶的犯罪心理小说。
黛西,20年的女法医,一定精修了犯罪心理学,在她的小说《犯罪心理》中处处都透着心理探寻的意味。一个人的任何举动都有着其内心的心理动因。出于内,而形于外,所有,关注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就能找到犯罪的痕迹,找到这些痕迹就能知道真相,找到真凶。就像法医对于尸体的了解一样,警察要对于犯罪的心理极为了解。
黛西的这本小说关注的就是她所熟悉的这两类人,在犯罪打击中非常重要的两类人,法医和有犯罪心理学背景的刑侦。就是在两波人的联合下把一个个案子破获,让罪犯得以绳之以法。在小说中,对于尸体的了解是由女法医赵晓楠来解决的,“尸体看得多了,就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在刑事案件中尸体会告诉我们很多东西,从尸体的深挖中也会得到大量的线索,而刑侦的侦查结果也需要和尸检结果相互印证。而侦查就由警察李振锋来担任。李振锋,对于犯罪心理学极为精通,大处可以从最根本的心理学动因来解释犯罪心理,而从小处可以根据一个人的细微动作去判断这个人有没有撒谎,有没有犯罪的前提条件。从主观中锁定嫌疑人,那剩余的就是围绕着他寻找证据,是狐狸尾巴终究会漏出来,是罪犯就都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犯罪心理:假面人生》中发罪犯更加变态,网络直播杀人现场,这是何等的猖狂啊。”表演性人格障碍”,什么样的人才会形成这么一直极端的人格?他最初的表演者是谁?“小丑”就是这么一个连环杀手,一系列的杀人案,一系列的死者,都是他的表演吗?可他最终的表演竟然是让别人把自己杀死,这背后还肯定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犯罪分子。另外一个更加深沉的罪犯浮出水面,强烈的变局,让人无法接受的结果。如此多的花季生命,就这样死于一个精心伪装的外表之下,心理的扭曲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伪装面具戴的久了,也就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虽然她最终被绳之以法,但留给社会的伤却久久不能痊愈。
《犯罪心理:假面人生》中还有一个极为恐怖的尾巴,另外一个杀人犯“蜘蛛”还没进入警方视线,而这个更恐怖的人物已经盯上了女法医赵晓楠。面对最爱的人和穷凶极恶的凶手,相信李振锋要面临极为严肃的抉择了。最终命运将何去何从,期待《犯罪心理》的后续结果了。#干货分享读书会##读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