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拿破仑一世传下载「拿破仑传免费阅读」

李高平/文

以前在印象中,一提起拿破仑的名字,马上会联想到这样一些词语:伟大的政治家、戎马生涯、军事天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等看过《拿破仑传》后,过去那种模糊的认识完全被颠覆了。

其实,拿破仑不光是一个军事统帅,还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欢喜也有忧愁。拿破仑出生于殖民地科西嘉岛,上学时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和嘲笑,因为他出身低微,长得又矮又小,一身破烂,还是一个左撇子。但他的志向非常远大,从小就有让家乡科西嘉岛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愿望。16岁从普通士兵一跃而为中尉,24岁升为将军,30岁当上法国第一执政,35岁成为法国皇帝。他一生打过约60场战役,只失败过2次,在战争史上创下了奇迹。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是拿破仑的名言。他的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不屈不挠的品质,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发挥他人的长处,经常自我反省;为了心中的梦想忍辱负重、披荆斩棘,从不放弃,表现出非凡的韧性和执行力,直至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与辉煌。《拿破仑传》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励志书,而拿破仑就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让人尊敬的励志榜样。

读过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书里描写的战争背景太复杂庞大了,很难理出头绪来。一会儿是奥地利将军,一会儿是波兰骠骑兵,一会儿又是普鲁士军队,一会儿又是英国援军、那不勒斯王,还有那一长串很难记住的人物名字,太复杂了,简直就是一头雾水。事实上,当您了解了拿破仑的一生和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时也会对小说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因为《战争与和平》描绘的正是俄国反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场面,还有欧洲各国数次组成反法联盟,一起对抗拿破仑军队的历史。为此,我们愿意整理介绍拿破仑的故事如下,供大家学习品鉴。

(一)科西嘉少年

拿破仑(1769-1821),出生在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地中海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周边被欧、亚、非三大陆地板块包围着,像一个两头都有开口的内陆湖,西边的出口是直布罗陀海峡,东南边是人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沿岸有近20个国家。这里是欧洲文明(希腊爱琴文明)的发源地,又与历史上的非洲埃及文明区、亚洲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文明区比邻,这个特殊的内海区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很不太平。

科西嘉岛就处在西部地中海,离意大利和法国的海岸线都不远,面积仅0.86万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无法独立,迦太基人、罗马人、汪达尔人、比萨人都曾成为这儿的统治者。拿破仑生前一年,科西嘉岛本来已经属于热那亚共和国(意大利的前身)的殖民地有200年左右了,但转卖了给法国,后来又被英国统治,所以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法国人,而是意大利人。有一天让科西嘉岛独立,是拿破仑从小就有的梦想,也是他的父母,乃至岛人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

拿破仑的父亲名叫夏尔·波拿巴,爽朗擅辩,在岛上做法官,后来当上了法国国会的议员,但家里穷的叮当响。他和出身名门的莱蒂齐娅结为夫妻后,一共生了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夭折,拿破仑排行第二。

科西嘉岛全部由山岭和森林组成,岛民生性强悍,因为一直在外族殖民统治下生存,故而反抗报仇成了一种传承已久的习俗。反抗者一旦逃入森林,就很难被发现。

在意大利统治科西嘉期间,诞生了一位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帕斯夸莱·保利,他率领岛民奋起反抗,曾于1755年建立过独立共和国,拿破仑的父母也参加了义勇军。1768年,意大利人把让自己头疼的殖民地科西嘉卖给了法国,爱国人士保利又领导义勇军又与法国展开对抗。当时,拿破仑的母亲正怀着拿破仑,攀岩壁,渡激流,在枪林弹雨中与丈夫并肩作战。

英国援军迟迟没有来,首领保利见战事无望,逃亡英国。义勇军最后弹尽粮绝,1769年法国占领了科西嘉岛。

不久,莱蒂齐娅在去教会的路上,生下了拿破仑。拿破仑到懂事的时候,很少说话,但暗暗立下一个誓言:“将来一定要让科西嘉岛独立。”

(二)布里安纳军官学校

1779年,拿破仑10岁时离开家乡,来到了法国,进入布里安纳军官学校的校园,开始在这里读书。

学生们好奇地围了过来,问道:“你从哪里来?”拿破仑挺着胸脯回答说科西嘉岛。“啊,原来是个懦弱的科西嘉人!”学生们哄笑起来。

“你叫什么?拿破仑?(意大利语,荒野雄狮之意),多么古怪野蛮的名字,哈哈。”

拿破仑怒目圆睁,这些学生都吓的退缩了。这是拿破仑刚入学就遇到的境地。以后还会有吗?会的。因为这里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对殖民地来的拿破仑,他们从骨子里是瞧不起的,觉得他是下等人。

入学后,拿破仑的法语说得不太流利,所以又成为全班取笑的对象。“科西嘉人不是不想加入法国吗?你为什么还要学法语?快看,身子又矮又小,衣服却这么宽大。咦!裤子也很难看,说起话来更是笑死人。”秽言污语一次一次重现。

拿破仑想哭,但想起了父母的嘱托,都忍下来了。他在心里不住地告诫自己:“凡事要忍耐,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

从此,他经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专心学习,学他最喜欢的数学,即使很难也从没有放弃。历史、地理、文学,尤其是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等课外书,也是他经常喜欢看的。


拿破仑很少和别人交往,这种独来独往的个性更增加了同学们的反感。有一次,军官学校奉命实行编队,在公布的队长名单中,拿破仑被指派为中队长。因为他成绩优异,符合当中队长条件。

很快,有人不干了。“为什么要选拿破仑呢?让一个科西嘉人来指挥我们,真让人受不了……对,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瞧瞧。”不少同学聚集在校园里。

他们吵着闹着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我们决不接受拿破仑的指挥。我们要做一项决议,由大家来表决。对,我们申请把他从中队长的人选中剔除。”

最后,校当局听取了学生们的意见,理由是拿破仑不受同学尊敬,行为孤立,不适合担任中队长。随着决议的公布,拿破仑的心情跌入了深谷。但仍有同学不放过他,说:“快把拿破仑的肩章摘下来。”话声刚落,一个同学走上来,“嘶”一声,肩章被撕下。

肩章被撕是军人最大的耻辱,拿破仑会善罢甘休吗?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只见拿破仑像一尊石像,一动不动。大家本来以为他会反抗,然后趁机会好好教训他一顿,没想到他竟如此镇静,一种无名的敬畏感出现在同学中。

不久,拿破仑的名声传遍了学校。几天后,一个叫布宁恩的同学主动来到拿破仑面前说:“拿破仑,你那天的态度很了不起!”就这样,拿破仑交到了第一位知己,布宁恩后来成为拿破仑皇帝的秘书。慢慢地,其他同学也对他产生了好感。

拿破仑不怕有钱的贵族子弟嘲笑,但听到有人说科西嘉的坏话,他就再也无法忍受了。有一次,拿破仑独自坐在菩提树下想问题。一群学生跑过来嘲笑他,但又不敢太靠近,躲在远处叫嚷着:“科西嘉岛被法国占领了。拿破仑,那个懦弱的科西嘉人,你听到了吗?科西嘉被法国打败了!”

拿破仑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挺着胸膛说:“如果法国的人口有科西嘉四倍的话,你们就输定了,但你们的人比科西嘉多出十倍。科西嘉人以一抵十,当然会失败。”说完,他握紧拳头冲到了人群中,打成一团。有人额头起了包,有人鼻子流了血,有人把脚扭伤了,最后四散而去。

学校的教官不由分说把拿破仑关进了禁闭室。拿破仑拼命地踢门,大喊着:“老师,我没做错。老师,您误会我了。”老师又返回来,丢下一句话转身离去:“做错事就要承认,要勇敢地接受惩罚。”

小小的窗户外面,欢声笑语不断,那些刚才欺负拿破仑、向老师告状的同学都在快乐地玩着。看到这一切,拿破仑流了泪。

5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前夕,克拉里奥将军发现了拿破仑的特殊潜质,说:“这个少年将来会成为优秀的海军人员。”

(三)巴黎陆军士官学校

1784年10月,拿破仑被选送到巴黎陆军士官学校,专攻炮兵学。他本来想参加海军的,最后选择了陆上战斗中最活跃的炮兵,因为他对炮战充满了梦想。

士官学校的地位很高,直属法国王室,校舍像宫殿一样华丽,学生全部是法国的贵族子弟。跟布里安纳军官学校相比,这里的学生更优渥奢侈,每天吃喝玩乐,不好好学习,还有侍从跟随在左右,这是拿破仑没有想到的。

拿破仑一再告诉自己,贫穷并不可耻,他给自己定了规矩:第一、必须要比在布里安纳军官学校时更加忍耐,不能惹是生非,影响自己的前程。第二、节俭生活,不能有一点点的奢侈,哪怕是买一支笔。第三、走小路,不走人多热闹的地方。为了躲避同学嘲笑,他还经常装病向学校请假,然后把自己关在宿舍里,连窗户也关住,还拉上窗帘,让外面的人无法看见屋里的情形,他整天就待在房子里学习。第三、学业要下功夫,有时间就要多看书,不断充实自己。

不久,那些公爵、伯爵家的子弟又开始一波一波地来欺侮拿破仑了。“看那个家伙,什么活动都不参加,真是个可怜的乡下人!他从来不看戏剧,也不参加音乐会和社交。哈哈,我能猜到,他一定是个吝啬鬼。”

拿破仑继续忍耐着,但对学校这种散漫的坏风气很气愤,于是给校长写了一封信。“这个学生很特别。”校长对敢于指责学校的拿破仑很感兴趣,但对他的意见并未采纳。

因为家境贫寒,拿破仑每天吃着粗面包,不坐马车,不张扬,全靠步行;不赌博,不打牌,不花天酒地,谈情说爱,一直过着孤单却很有规律的生活。

入学不到一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拿破仑的父亲在旅途中去世,还欠下9000法郎的债务。拿破仑一边痛哭,一边又想起了父辈们一直在奋斗的那个愿望:一定要让科西嘉独立。从此,他变得更加发奋,把自己关在屋里埋头苦读,只靠面包和水维持生活。几年的课程,他一年就学完了。

因为成绩特别优异,拿破仑提前毕业。也就是说,拿破仑在巴黎陆军士官学校只学了一年,之后被派往拉斐尔军团担任炮兵少尉。拿破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一年是1785年10月。

(四)拉斐尔炮兵团

拉斐尔炮兵团驻扎在法国东南部的瓦朗斯,在这里,拿破仑开始接受严格系统的训练,每天都要训练火药操作、观测术、榴弹炮、白炮、小炮等的射击,累的腰酸腿疼,几乎无法抬脚。

晚上,拿破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后,就开始读书。隔壁是一家撞球馆,不论白天、晚上都很吵闹。但拿破仑像没听到一样,沉醉于书山学海之中,孜孜以求,涉略广泛。高等数学、应用物理、筑城学、炮术原理和历史、亚力山大战史、蒙古与土耳其地理风俗、东方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一本本看下去,他还非常喜欢启蒙运动时期许多思想家的作品,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有一天,教官在训练场上说:“今天我们要做榴弹炮的射击训练,谁愿意出来,按照昨天教的方法做一遍?”那些贵族出身的军官穿着烫得笔挺的军服,打扮得很潇洒,没一个愿意出来。

校官又大声说:“像你们这样,再过一两年,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炮兵军官。请记住,少尉的肩章也会为你们哭泣,你们和普通炮兵有什么两样?”说完,还是没人愿意出来。

这时,只见一个穿着皱皱的宽大军服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向校官行了礼,迅速转身行动起来,先是把大炮的炮脚固定好,然后一个人把弹药车拉过来,观测,装弹、瞄准……一切操作都很正确,速度快的出奇。最后,他行了一个军礼,看了同伴们一眼,退了队伍。

教官大为惊喜,客气地说:“非常好,拿破仑,请问你是在哪里学会完整操作的?”拿破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所以我来示范。”

同事们也感到非常意外,“平时,拿破仑总是躲着我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书,他怎么学会这些的?”

3个月后,拿破仑把所有的炮术知识都学会了,结束炮兵教育课程,年仅16岁被提升为炮兵中尉。什么时候才能实地射击啊?拿破仑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

(五)四回科西嘉

1786年的一天,母亲来信说,受法国的桎梏,家里越来越艰难了。听到消息,拿破仑马上断定:连一向坚强的母亲都感到艰苦了,情况一定很严重。

他马上向部队请了假,决定回故乡探亲。这是他离开科西嘉7年后,第一次回家。一年前父亲去世,他都因忙于学业没有回家。

从港口上岸后,拿破仑看到亲切熟悉的山峦、森林、房舍时,一阵惊喜。看到破败的大门和倒坍的石墙时,又禁不住流了泪。“妈妈!我回来了……”

“拿破仑!我的孩子!”母亲跑出来,惊讶地看着穿着军服的儿子,二人紧紧拥在一起。

“哥哥,你回来了。二哥,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一大帮弟弟妹妹围了上来。

拿破仑10岁就离开了家,有印象的只有大哥和三个弟弟妹妹,其余三人,完全是初次见面,连名字都对不上。母亲一个人带着7个孩子,多么不容易!

“妈妈,您不要再操心了,我会担起一家人的责任。”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事实上只不过是个穷中尉,一贫如洗,又能给家里帮上什么呢?

亲人们为拿破仑的归来高兴,而乡邻们却感到痛恨。为什么?“因为拿破仑穿着法军制服,戴着中尉肩章,领着法国薪水,他背叛了科西嘉!”科西嘉岛人痛恨法国政府的高压统治,所以对拿破仑不能谅解。拿破仑上了街,有人骂他是“法国走狗。”还有人向他吐口水。

“我在法国的7年处处被人奚落,回到家乡又受到乡邻的指责……实在是不公平,我不能再沉默了。”于是,拿破仑连夜给在英国流亡的爱国首领保利写了一封信:

“将军:我就诞生在祖国科西嘉败亡的日子里,在岛民死亡的呻吟中,在民众绝望与悲哀的咽泣中长大。你丢弃了绝望的人民,因为你的逃亡,科西嘉岛的希望破灭了,岛民也因此而投降。现在我们受法国统治,过着悲惨的生活。我想洗雪这个亡国之耻。我还年轻,这个希望与计划或许过于大胆。但是,若能得到曾经为祖国带来荣耀的将军的支持,我一定会完成祖国独立的大业。--拿破仑。 ”

保利是科西嘉独立运动领袖,人民崇拜的英雄,全岛居民都听从他的指挥。拿破仑在法国上学时,一直都把保利作为心中的灯塔。

很快,保利的回信来了,但只有一句相当冷淡的话:“你还太年轻。”

“他一定是看不起我,但我绝不会放弃,有机会我一定要和他见一面。”拿破仑非常失望,在结束探亲,回到部队时,还在想着这件事。

这是拿破仑第一次回家乡,后面还有三次。

第二次是这样的,1789年7月13日法国大革命爆发,第二天巴士底狱被攻占,接着引发了持续长达30年的大革命浪潮。时势造英雄,拿破仑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大潮中,开始了戎马一生的战斗生涯,审时度势,展露锋芒,披荆斩棘,拉开从一介布衣走向法国皇帝宝座的帷幕。

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被攻克后,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政权。新政府成立,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全国一片混乱。

消息很快传遍了科西嘉岛。“我们独立的日子终于来了,科西嘉岛万岁!”人们都在欢呼。1790年,听说逃亡英国的保利也返回科西嘉,拿破仑马上回到家乡。


他第二次回家乡,是想实现年少时的梦想-让科西嘉岛获得独立与自由。然而,科西嘉岛人盼望的幸福并没有来到,科西嘉岛成了法国的一个州,并不是独立的国家。老英雄保利被任命为科西嘉州长。就这样,拿破仑希望乘法国大乱之机,推动科西嘉岛独立的愿望成为泡影。

失望之下,他再次返回巴黎。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这次他带了弟弟路易一起回来,住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看着窗外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拿破仑的野心像火一般燃烧着,怎么办?

随着法国革命的蔓延,科西嘉岛上的情况也很糟糕。拿破仑向部队请假后,第三次回到家乡。这次回家,他参加了义勇军。请的假早已超期,而他还滞留在家乡。为了支撑家里的生活,到了发薪之日,拿破仑写信向拉斐尔部队要薪水。部队非常惊讶,“真大胆!听说这个年轻人在科西嘉已经当了革命军的中校了。脚踏两条船,太可耻了!”

最后,拉斐尔炮兵团的长官们开会研究后,革除了拿破仑的炮兵中尉职务。对此,拿破仑毫不在意,因为他正热衷于革命和祖国独立。

不久,代表科西嘉政府的保利也撤了拿破仑陆军中校的职位。因为议员们非常惧怕拿破仑,“如果再不约束这个年轻的中校,不知道他还会干出什么事来。”保利也认为拿破仑很危险,所以借机开除了他。这就样,他第三次离开家乡,又回到了巴黎。

在法国,革命风暴越演越烈,势不可挡。1791年,国王路易十六为了镇压民众,试图勾结国外势力,结果阴谋败露,被赶出王宫,波旁王朝被推翻。1792年9月22日,代表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和皇后玛丽被双双送上断头台。

代表传统君主制的路易十六被处死,震惊了欧洲各国王室。不到1个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等成立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法国大革命出现严重危机。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了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专政,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

拿破仑回到法国后,在家乡科西嘉的举动得到了宽恕,重新回到原来的拉斐尔部队。因为拿破仑是一个有才干的军官,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里,失去他将是一大损失。紧接着,拿破仑休假时的薪水也得到全额补发,还提升他为炮兵上尉。这就是拿破仑三次回家,三次归队的过程。

炮兵上尉的待遇,能够安抚他的心吗?难。因为他还念念不望科西嘉独立的大事,新的机会很快来了。

保利自从当了科西嘉的州长,在政坛上很活跃,还时常和雅各宾派作对,最后法国宣布“保利是法国的敌人。”拿破仑认为,科西嘉独立又有了希望。

于是,他第4次回到了家乡。保利邀请拿破仑合作举事:“我们可以利用法国动乱,争取科西嘉的独立。不过,我们必须要借助英国的力量。如果你肯帮忙,那是最好的……”

拿破仑很冷静,说:“我想没有一个国家会无条件地帮我们。这样做等于把科西嘉由法国转卖给英国。将军,我反对你的意见。当年,意大利已经把我们转卖过法国一次了。”

从此,拿破仑与保利决裂。科西嘉也分出两派:主张和法国断交,与英国合作的保利派;利用法国革命的机会,争取科西嘉独立的拿破仑派。

拿破仑认为,谋求独立必须靠自己。保利尽管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却很狡猾。他想把科西嘉让给英国,难道从中有什么交易?

事有恰巧,在拿破仑一派中,有人向法国政府告密说:“保利准备联英叛法。”拿破仑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太迟了,雅各宾派的政府命令拿破仑马上逮捕保利。拿破仑虽然与保利立场不同,但根本没有采用卑鄙手段出卖他的想法。

不明原委的保利愤怒至极,认为这事一定与拿破仑脱不了干系,于是召开岛民大会,造声势,号召民众“打倒拿破仑。因为他是科西嘉岛的叛徒,出卖了老英雄保利。”

眼看情势不利,拿破仑决定离开科西嘉岛。当天夜里,带着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搭上法国的军舰时,他家的老宅子已经一片火海。这一天是1793年6月13日。从此,一家8口的命运,全部落在了24岁的拿破仑肩上。

这就是拿破仑从学校毕业后,4次回家的过程。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科西嘉岛独立,这是他从小就立下的誓言。事实证明,拿破仑的怀疑没有错,第2年(1794),保利真的把科西嘉的主权献给了英王乔治三世。第3年,保利本人也退隐英国。

拿破仑抵达法国后,为了一家人的生活,立刻返回部队,可他的薪水只够勉强维持一家8口的生活。母亲莱蒂齐娅带着孩子们起先是住在土伦郊外的尼斯,不久又居无定所,最后搬到了马赛郊外。母亲当了洗衣工,哥哥约瑟夫和弟弟路易有时到石油公司做事,有时打临工,贫困仍旧在困绕这一家人。

(六)土伦港一战成名

前面我们说过,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革命军处死后,波旁王朝灭亡,让欧洲王室的传统君主地位受到动摇。为此,他们联合成立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法国要塞土伦港,聚集了大批反革命分子,英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也都停在港外作护卫。革命军对土伦港久攻不下。

拿破仑返回部队后,被派到土伦战场,任炮兵指挥,讨伐反革命军和国外势力。新上任的拿破仑巡视完兵营后,去拜访上司卡尔托将军。

卡尔特神气地捻着胡须,说:“你就是拿破仑上尉?很好。我想给你一些忠告,攻击土伦的战役很快就要结束了,本来不需要劳驾你来。当然,如果你也想和我们同享功名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拿破仑说:“报告将军,我研究过了土伦战场,最重要的是先把爱琪特炮台夺下来。否则,土伦的攻击计划无法成功。”拿破仑的建议并未受到重视,拿破仑发现他是个军事外行,一个画家出身的无能之人。

拿破仑整夜都在站岗,研究如何进攻爱琪特炮台。他还仔细观察每一位熟睡的士兵,“苏达因,二等兵,他的体格最魁梧;吉拉尔,上等兵,好像个性很懦弱;吉诺,中士,好像很勇敢……”

第二天凌晨,拿破仑展开了攻击行动。他对英国的炮火不但不怕,还身先士卒上战场作指挥。士兵们都在这样说:“拿破仑真是一名厉害的上尉!他不但能根据英国炮弹的声音,准确判断出落地点。攻击敌军时,对所发炮弹的距离和落点也能做出准确判断。屡攻不陷的土伦港,好像有希望了。”

拿破仑的名声很快传开,无能的卡尔特将军被调走,改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军朱根梅,拿破仑的计划被采用。

朱根梅将军发出夜袭命令,连续三天炮轰爱琪特炮台,炮台终于被拿下。“明天,最迟后天,一定可以攻陷土伦!”拿破仑做出预言。他利用占领的高地作跳板,居高临下再度展开攻击。见英军有撤退的念头,拿破仑马上把号兵打发到各个阵地,吹起冲锋攻击的气势。突然,停在7公里外的两艘西班牙舰自己爆炸,英国舰队见情况不妙,放弃了土伦港,由海上逃遁。

拿破仑是攻陷土伦的英雄,他的事迹传遍了巴黎。巴黎革命政府也非常兴奋,立刻提拔拿破仑为炮兵少将,年薪12000法郎。这一年,拿破仑仅24岁,由一名普通军官连升4级,一跃到将军级别,这在欧洲军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雅各宾派当政以来,罗伯斯庇尔等人身为革命主角,在国内平定了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的叛乱。到1794年初,也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赶出了国土。

(七)从荣耀到落魄

罗伯斯庇尔的弟弟非常欣赏拿破仑,想请他担任国内军队的总指挥,但拿破仑拒绝了。因为他认为现在是革命混乱期,而罗伯斯庇尔的声望也大不如前,现在还不是时候。

拿破仑当了少将后,年薪12000法郎,想起以前的贫穷,好像在做梦。接着,他把母亲和弟妹们都接到尼斯海边同住,又在马赛买了一处房子,从此全家人一改过去流离失所的日子,有了稳定的居所。

第二年(1794)春天,25岁的拿破仑再度遇到风暴。

第一次反法同盟虽然被击退后,雅各宾派乱抓反革命,逮进法庭判处死刑,引起人民怨恨,纷纷反对这种恐怖政治。紧接着,雅各宾派发生内讧,激进派和稳健派之争互不相让。1794年7月,反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组成了热月党,于7月27日发动了著名的“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热月党人上台。过去,罗伯斯庇尔常把异己分子送上断头台,没想到这次轮到了他自己。

拿破仑因为与罗伯斯庇尔的弟弟有往来,因此也被逮捕,关到了尼斯的福凯尔监狱。一同被捕的还有在土伦和他并肩作战的吉诺中士、马尔蒙等人。

吉诺说:“拿破仑,也许我们会像罗伯斯庇尔一样被送上断头台,应该想办法逃走才对。”

拿破仑摇头说:“不,我问心无愧,为什么要逃走?自己的良心就是最好的审判。”

他写信给巴黎国会,对自己无辜受冤枉加以辩白:“革命发生以后,我自认对国家没有丝毫不忠。为了法国的和平,我甚至牺牲一切而战。得到了爱国者的美誉,我很荣耀,不料今日却被捕下狱。你们与其相信别人中伤我的话,不如听听我的辩白。”

两个星期后,拿破仑被释放。他的少将职位被撤,新政府任命他为万氏地区的炮兵指挥官,他拒绝接受,于是拿破仑的名字也从现役将官的名簿中被除去。

就这样,拿破仑的奋斗生涯再度归零,回到起点。“我因为攻陷土伦的功绩而得到的职位,竟如此残酷的失去了。”拿破仑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他带着弟弟路易来到了巴黎,在离胜利广场不远的房子里,仰天叹息。很快,手里的积蓄花光了,不得不卖掉旧书,换点面包回来充饥。3天中,有1天吃不到面包。看着弟弟每天无精打采的出去变卖东西,拿破仑心里很难过。拿破仑的母亲也返回马赛,重新找工作过活。

在战乱中,好友布宁恩也失业了,来到巴黎。他说服拿破仑把住的房子租了出去,摆了旧书摊,生活仍然入不敷出。后来二人又开始炒股票,但落魄潦倒之人始终不幸运。不光这些,一想到身在马赛的母亲和弟妹们,拿破仑就很焦急。其实,最让他焦急的是,每天无所事事。这对有才干、有野心的拿破仑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在拿破仑的一生中,这段时期可以说是最难过的。

(八)平定保皇党

雅各宾派下台后,热月党人掌握了政权。陆军部长也换了人,新任部长为了挽救政府危机,巩固边防,计划进军意大利,有人向他推荐了拿破仑。

部长与拿破仑晤谈后,对他知识之丰富大为吃惊。拿破仑对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各种军事知识、气候、风土、地理、社会、人物等侃侃而谈,很有独特见解。他提出的作战计划是: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奥地利的伦巴底突击曼德瓦,再进军北方的提洛尔,然后和莱茵方面的军队会合,最后进攻奥地利首维也纳。

部长说:“你的计划很大胆,我要仔细研究看看,请把作战图尽快送来吧。”

“请您稍等,我的作战图30分钟就可拟好。”这又让部长很惊讶。

果然在30分钟之内,拿破仑送上了作战图。从这天起,他被留在陆军军部服务。拿破仑再次受到起用。

1795年,法国革命已经持续到第6年,中间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三次执政转换,但国事尚未平静,暴乱到处可见,这一年的10月2日,叛军陆续在巴黎起事。他们以国民军的名义,发动了三万兵力,使热月党政府再次陷于紧张与危险之中。

巴勒任被命为政府军总司令,因为前任梅奴将军不愿意出兵镇压国民军。他说:“虽然他们是叛军,但同样也是法国人民,尊重人民的政府怎么能向人民开炮呢?怎能自相残杀?”因此,梅奴被捕。

继任的巴勒深知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希望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他想到了攻击土伦的英雄拿破仑。凌晨,拿破仑被请到巴勒面前。

“拿破仑,我想请你当我的参谋。”巴勒的手放在了拿破仑的肩上。

“让我考虑一天。”拿破仑认为,虽然政府军和国民军队的思想不同,但大家都是法国人,一起推翻了腐朽的波旁王朝被,革命已经成功了,又怎么能把自己的同胞当成敌人开火枪杀呢?何况是在首都巴黎这个地方。好几万人民雪亮的眼睛都在注视着这次暴乱,看政府如何处理,若处理不妥,就会引起人民的仇恨。

“我求求你,拿破仑,再考虑3分钟。只要你肯答应,我立刻任命你为法国国会防卫军的司令官。”

当时,政府军的兵力加上市民志愿者,总共不过5000人,而暴徒却有30000多,兵力相差6倍。叛军想一举打倒革命政府,恢复波旁王朝,拥立被处死的路易十六的弟弟为国王。如果不加阻止,革命的成果将化为灰烬,那些曾经参加过革命的巴黎市民也都担心波旁王朝复辟。谁能挽救这次危机呢?只有拿破仑。

巴勒脸色苍白地等着。3分钟过后,拿破仑终于答应了。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任务即使成功了,也不是光荣的事,或许会在历史上会留下最大的恶名。但如果自己没有实权,什么事也做不成。”

拿破仑立刻展开了布置行动。第一、把牢内的偏激份子释放,让他们参加政府军。第二、召开800名议员参加的大会,进行总动员。“现在是政府的危急时刻,你们不要再争论了。赶快拿起枪吧!我现在是以军队总司令的资格命令你们。拿起枪!”第三、拿破仑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当晚把50门大炮从巴黎郊外搬到宫殿广场,安置在蒂伊勒里宫前面。所有的布置仅仅用了5个小时。

月亮升起后,叛军展开攻击。拿破仑在恰当的时机,作出发射命令。“轰”的一声,所有炮弹一齐发射,瞬间烟火弥漫了整个巴黎广场……广场上到处都是血迹。

大家都在议论拿破仑:“以前,巴黎也曾发生过好几次暴动,但从来没有一个军人敢采取这样的措施,难道政府军容许这样做吗?出现了一个可怕的人物,他实在是残酷!”许多叛军因惧怕而逃回家中。

最后拿破仑以5000兵力,在短短3个小时内,彻底击退了反革命军,巴黎恢复了秩序。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陆军总司令,全法国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拿破仑。当他把6万法郎的薪水送到母亲手中时,处于饥饿状态的母亲和弟妹们再次欢欣起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