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艺术风格,最早源于十一世纪法国的建筑风格,于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流行于整个欧洲。
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尖塔外屋顶、尖肋内拱顶、雕刻宗教故事的飞扶墙壁、浮雕拱门、玻璃花窗等。整体风格豪华大气且庄严肃穆,初期应用于教堂等建筑,逐渐扩展到城堡、庄园等各种民用建筑。
哥特式建筑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哥特式艺术风格成为了横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创作、电影、音乐等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风格。
哥特式艺术的主题通常用巫术、古堡、蝙蝠、荆棘、黑暗等元素表现死亡、孤独、绝望、颓废等主题。
十七世纪英国著名作家霍勒斯.沃波尔伯爵创作了小说《奥特朗托堡》,开创了哥特式小说这一流派,在《奥特朗托堡》中中世纪古堡、幽暗的通道、密室的暗门、叹息的画像、时隐时现的脚步声等神秘元素成为了后世哥特式小说通用的标志性元素。
中国第一支哥特式摇滚乐队是于1998年组件的"秋天的虫子"乐队,主唱樱子那迷幻、慵懒、颓废的歌声配以"反现实主义"的歌词,处处透漏着唯美的绝望。
中国第一支哥特式摇滚乐队“秋天的虫子”
漫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同样有着哥特式艺术风格,美国超级英雄漫画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八十多年中无数的画师和编剧创造了数以万计的超级英雄和反派。在众多超级英雄中就有很多哥特式风格的超级英雄,其中最著名的是蝙蝠侠。
蝙蝠侠是一个哥特式超级英雄
蝙蝠侠从诞生起就与哥特式风格息息相关,散发出独特的哥特式魅力。
蝙蝠侠的哥特式元素
蝙蝠和黑暗是蝙蝠侠的两个主要特征,蝙蝠侠行走于黑暗的哥谭市带给罪犯的是绝望和恐惧。
蝙蝠和黑暗是哥特式艺术风格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而恐惧和绝望是哥特式艺术重要主题。
蝙蝠侠本名布鲁斯.韦恩,他之所以成为蝙蝠侠,是因为在他10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在一条昏暗的小巷中当着他的面被劫匪枪杀。在黑暗、绝望和恐惧的交织下,年幼的布鲁斯.韦恩凭借他坚强的性格和聪明的智慧经过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蝙蝠侠。
蝙蝠侠的诞生就充满了哥特式风格
古堡是哥特式艺术的又一重要特征,而蝙蝠侠布鲁斯.韦恩的家"韦恩庄园"就是一处哥特式的古堡。
韦恩庄园是一栋哥特式的建筑
"韦恩庄园"中还有一处充满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地方就是蝙蝠侠的基地"蝙蝠洞"。在年幼的时候布鲁斯.韦恩不慎掉入洞中,他的父亲将他救了上来,洞中的蝙蝠侠成为了布鲁斯.韦恩一直以来最恐惧的东西,但是这也提醒了布鲁斯.韦恩,于是布鲁斯.韦恩克服了恐惧,成为了蝙蝠侠,还将这种恐惧输给了那些无恶不作的罪犯。
蝙蝠洞中黑暗和蝙蝠都是哥特式风格的元素
蝙蝠侠的诞生以及他的特质无处不体现着哥特式艺术风格。
哥谭市与哥特式
其实最初蝙蝠侠的活动地并非人们熟知的哥谭市,而是纽约市。后来DC主创意识到了纽约市与蝙蝠侠的哥特式特质并不相契合。于是DC主创将纽约市的黑暗面糅合进哥特式风格创造了虚拟城市"哥谭市",从《蝙蝠侠》开始哥谭市正式成为了蝙蝠侠的家乡和活动地点。
充满哥特式建筑的哥谭市
哥谭市英文名为Gotham 是哥特式英文名Goth的变体,从名字就能看出哥谭市的哥特式特点。
在漫画中哥谭市要么阴雨绵绵、要么雾气笼罩,似乎没有阳光明媚的日子。
哥谭市的建筑也以哥特式建筑为主要风格,到处都是尖塔屋顶的特征,当然这也给了蝙蝠侠发出飞索飞檐走壁提供了便利。
相比于外部特征,哥谭市的内核更加黑暗,黑帮、罪犯遍地都是,政府官员和警察部队与黑帮沆瀣一气。在哥谭市的各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罪恶。哥谭市是个让人绝望的城市,能够克服黑暗的只有更加黑暗,那个被称为"黑暗骑士"的人,将"至暗"输送给了罪犯,却带给普通市民以光明。
再说回哥谭市的建筑,哥谭市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有韦恩庄园、阿卡汉姆疯人院、韦恩大厦、哥谭大教堂等,这几处标志性建筑无一不是哥特式建筑。
阿卡汉姆疯人院也是哥特式风格建筑
哥谭大教堂
哥谭市,这个蝙蝠侠出生、成长、生活、为之奋战、拼命守护的城市就是由纽约市的黑暗面糅合了哥特式艺术形式形成的虚拟城市。
蒂姆.伯顿的哥特式《蝙蝠侠》
著名导演蒂姆.伯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电影导演,他的代表作《剪刀手爱德华》、《断头谷》、《理发师陶德》、《僵尸新娘》、《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等都是哥特式风格电影。
但是最早让他取得非凡成就并确立哥特式风格的电影其实是《蝙蝠侠》系列。在1989年DC请来蒂姆.伯顿执导了电影《蝙蝠侠》。
蒂姆.伯顿导演的哥特式《蝙蝠侠》
在这时原本蝙蝠侠漫画经过了侦探、科幻、喜剧等历史阶段,走到了黑暗写实风格的阶段,而蒂姆.伯顿将这些风格统统抛弃,只抓住了其哥特式内核,使蝙蝠侠回归了本质。而其实华纳公司原本是想让这部电影延续喜剧风格。
这部电影充满了哥特式风格,黑暗的城市、哥特式的建筑、外形怪诞的小丑、小丑与蝙蝠侠 这种荒诞的故事情节,再配以丹尼.叶夫曼古典的吸血鬼风格的奇幻配乐。
1989年蒂姆伯顿版的《蝙蝠侠》一上映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但票房大卖还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蝙蝠侠》一举使蒂姆伯顿成为好莱坞一线大导演,还确立了他的哥特式电影风格。这才有了之后的《剪刀手爱德华》等经典哥特式电影的诞生。
蒂姆.伯顿版《蝙蝠侠》的成功固然离不开蒂姆.伯顿的才华横溢,但蝙蝠侠的哥特式内核同样重要。蒂姆.伯顿成就了蝙蝠侠,蝙蝠侠也成就了蒂姆.伯顿。
哥特式艺术涵盖了多个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神秘、黑暗、绝望的内核体现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吸引和感动了无数人。
蝙蝠侠是哥特式艺术风格引入超级英雄漫画类别的最高成就者,将哥特式艺术风格通俗化的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推广到了每一个人心中。哥特式艺术风格造就了蝙蝠侠,蝙蝠侠推广了哥特式艺术风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