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王三老汉买壶「老茶壶」

石器时代的衰落,引出金属制器的未来,约在4000年前,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和工具,后随时间岁月的变迁,金属制品也逐渐分化成铁器和金银器两大主要分支。

而在当今现代环境中,则还存在有一种合金工艺,其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使得性质单纯的金属焕发出全新的能力,合金作为两种或多种金属相互结合的产物,经济性和功能性也都是十分优秀的。

但诸位或许不知道,制造合金的技术其实并不是源自于现代科技,早在千年前,我国古代便已经出现了合金金属,而且这种合金金属的加工技术和制造水平,甚至还超过了现代的科技层面。

陕西周原博物馆·西周宰兽簋

1929年,四川鸭子江的一处小水沟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玉石器具,一次农民劳作时的意外发现,成为了撬动一大青铜器发现的杠杆——“三星堆”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自此后至今,93年的时间,围绕三星堆文化的研究讨论和其他相关工作一直持续进行,四川省这一国际大都市也因“三星堆”的名气而更加闪耀。

毕竟经过几千年的风霜流转与沉淀,青铜器的聚集地自然也不止三星堆这一地,而除去位于四川省的这一重大发现外,陕西省的宝鸡市一地则也是一个青铜器的“盛产地”。

归结历史原因,该处是商朝灭亡之前,周人的主要生活聚集地,故在当今成为了青铜器的一大故乡,而在宝鸡市法门镇,便有一座专题博物馆,这里收藏有商周时代的各种历史文物。

其中便不乏有神秘的青铜器的身影,而藏品展物中的一尊“西周宰兽簋”,便是这座博物馆的一大镇馆之宝。

“簋”是古代时期的一种礼器,主要用以盛放食物,多使用在祭祀场合,而这尊西周宰兽簋的形象也与历史记载中的大部分青铜簋相类似,大且圆润的器皿口,外有双耳,束颈宽腹。

刻有云雷纹、兽形象纹路、覆瓦纹,纹路相互搭接,且衔接变形极为生动流畅,道道刻痕严正而规范,其工艺价值极高。

如果青铜器被允许流通市面,那么这尊西周宰兽簋的身价也将是无可估量的,即便是上亿元也绝对是轻轻松松的事。

民间传闻两三事

西周宰兽簋出土于1997年,在土考过程中被发现,并就此收藏在周原博物馆内,西周宰兽簋同其他青铜相同,工艺极其精湛,刻画有流畅古朴的各式纹路,而且西周宰兽簋的内部还刻有129字铭文,更彰显其物性鲜明。

而关于西周宰兽簋,其实还有着一段乌龙故事,同样是在陕西省的宝鸡市,但却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一位老农在垦地期间,意外挖掘到了一个“铁罐罐”。

老农将此物捧回了家,与妻子儿子共同探讨起了这个新奇物件,一家人都觉得是挖到了宝贝,于是便拿到乡上卖钱,但奈何没人认可此物,只当是这老农穷疯了,随便拿了个铜铁罐子出来骗钱。

最后,老农也只要捧着罐子心灰意冷地回了家,但他却没有将罐子丢弃,而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此物当成了夜壶。

时间一晃26年,老农的孙子都已经娶妻生子,但这件被当做夜壶的铁罐子却是一点也不见生锈,于是孙子便找来了做古董收藏的朋友上上眼。

朋友上眼一瞧便看出了其中行道,于是与老农的孙子商议,要用十万元买下这个铁罐罐。

后者听闻此话,心中则泛起了犹豫,十万块在当年可是天文数字,一开口就是如此高价,莫非这用了20多年的夜壶还真是个宝贝不成?

内心中抱着雀跃和疑虑,老农孙子先是支走了朋友,然后便花上钱托了关系,联系了当地的一位文物专家,不日,专家来到了老农孙子的家中,对夜壶进行了较为周详的鉴定。

这位专家老先生是当地文物局的一名骨干,未藏私心,在鉴定结束之后,便将实情如实相告,这铁罐罐看似不起眼,但其实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其纹理简易古朴,未见多余的形象纹路,初步推断是民间寺庙供奉仪式用的青铜簋器,虽然并非皇家珍宝,但作为青铜器而言,此物依旧具备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考性。

在得知真实情况之后,老农的孙子也未再谋私,他婉拒了朋友十万元的购买意愿,并将此物上交给了当地的文物局。

也因为这个簋器和上文提到的西周宰兽簋同属一类青铜礼器,所以部分后世人便将两者混淆记忆,最终也导致西周宰兽簋多了一个“被当夜壶26年”的乌龙故事。

五千年不衰的青铜之光

在5000到6000年前,青铜器就已经问世人间,青铜器以红铜为基础材料,加之镍、磷、铅、锡等金属元素冶炼合成后形成合金类的各类工具。

历经千年的风霜催化,该合金表面便形成出了极特殊的、青灰色的锈渍,“青铜”之名便是因此而来。

“青铜器不被允许任何形式的交易和买卖”,这是我国人民众所周知的一条律法,因为青铜器的价值和地位普遍不俗,不论其出土地点、时代背景,但凡只要是青铜器,那么其背后便一定具备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自夏朝时起,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水平迈入青铜时代,后至商朝,青铜器便已经占据了社会日用需求的榜首之位,从日用器皿到音律器具再到兵戈武器,无处不是青铜器的身影。

除去其本身的功能外,青铜器在其他社会领域亦是有着明显的价值体现和巨大的发展推动力,如建筑工程领域,青铜器不仅能作为皇陵宫殿等建筑物的构筑结构,而且还能在战争的防御工事上大显身手。

另外如,交通工具的轴心部件,矿业、农业所需的各类工作用具,而且我国出土过的凿刻与青铜器上的古文字还能证明青铜器对天文、人文等文明知识提供过莫大助力。

结语

青铜器及其历史价值,还有青铜器所象征的文化,这些不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受到全世界瞩目的人类文化瑰宝,而青铜器文化高价值,其中部分原因也是来自于它的神秘。

何人铸造?如何铸造?铸造的意义又是什么?存在于青铜器背后的历史真相又是怎样的?

这些都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三星堆、司母戊鼎、兽面纹戈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青铜器还藏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