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曾在不开心的时候,产生过说要去看看心理医生的想法?其实我身边有好多朋友都说有过,但他们又说:一想到别人会指指点点,想到要一个人去面对医生“咄咄逼人”的询问,甚至可能会在无意识状态下,就暴露自己的一些隐私,就会想要不就算了吧。
此一时他们放过了情绪,但是很快就会遇到另一个问题。人总是这样,一瞬间想通了,释然了。可在下一秒又想不通,大道理都懂,可小情绪难以自控。痛苦是难以避免的,有苦才有乐,但是长久的痛苦也不是个事,不敢去看医生,靠自己又走不出来。
如果说不想越陷越深的话,那么这本《忘忧十二夜》请你一定要读读看。作者是心理学家李仑老师,他提供了一种方法说可以试着靠近那些,和你同样不开心的人。主要是生者可以死,死者不能生,一想到我有改变的可能,我就幸喜,再说缺点也是优点,不用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从专业角度来讲这叫做“团体对话”,是目前一种很先进的情绪调节方法。书里说所有情绪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因为处理不好“关系”二字。
处理关系:
1.与自我的关系;对自我不满
2.与他人的关系;对别人没有安全感
3.与世界的关系;对这个世界没有归属感
团体对话呢,恰恰就是在学习如何处理关系,这样一种能力。这本书跟那些直接抛建议和冷冰冰的心理学术不同,是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的小说式写法。
8个在生活中被种种关系,困住了的人来寻求帮助。而心理师就把他们送进了同一个房间,他们共同相处了12个夜晚。就好比现在很流行的这种观察类节目。当陌生人之间被迫建立联系,矛盾的结与解开始。自卑、敏感、讨好、伪装、抗拒,每一种情绪都暗流汹涌,而情绪产生的根源也会就此浮现。
安静下来,深度地了解自己,缺点与优点,并存。和真实的自己做真心朋友,不虚伪,不迁就。找人深刻交谈,一遍,换人,两遍,再换人。三遍,就已经放下了。你认为发生在你身上独特的事,其实在历史长河中,在很多人身上都曾经有过,你拿起放不下的,只有你自己。
原本只是当小说来看,顺便可以学一学心理知。但是它带来的后劲实在是我没想到的,这本书它从人物设定到故事安排,边读边玩的这些小设计,每一步都会很有代入感,会指引你参与其中。给心里那些短暂被遗忘,但是从未消失的坏情绪,做一次温柔的“刮骨疗伤”。总之这是一本轻松有效,同时又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好书。生活总在反复折磨人,而人选择怎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挺过最艰难的时期。真诚建议每一位感知到自己常常不开心,情绪可能已经出现问题的朋友,先读读这本书,自查自纠试试看。看进去了,疗愈就开始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