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第一本书——《活着》。
书,是学校发的,作为老师假期阅读的书目。这次一共有五本:《百年孤独》、《活着》、《平凡的世界》、《生死疲劳》 、《人生海海》,都是非常好的书。我拿到的是余华的《活着》。
十几万字的小说,并不长,我却读得有些慢,几乎是逐字逐句。这是我第二次读《活着》了。
第一次读,是十几年前。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客厅,就着一盏昏黄的灯,流着眼泪读完了这个故事。从书中,我读到了“苦难”。那个叫福贵的男人,因为赌博输掉了家产,气死了老父亲。他幡然悔悟,决定好好活着,但是命运没有放过他。母亲,儿女、妻子,最后是苦根,亲人都离开了他,和他相伴的,只有一头同样衰老的老黄牛。这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
这次再读,我依然情不能已。当有庆抽血被抽死了,福贵要掩埋自己的儿子时;当凤霞生苦根大出血而死,二喜是那样的不舍时;当家珍看到死去的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一颗眼泪都没有掉出来时……我的心也跟着疼痛,跟着悲伤。但是,余华却说:“《活者》里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在旁人眼里,福贵也许只有“苦难”;可是对于福贵自己,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这大概就是《活着》与众不同之处:第一人称的叙述,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讲述的就是生活。
那么,何为“活着”?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让我想到了看过的一部电影《隐入尘烟》。影片里,有铁、贵英是两个卑微的生命,被嘲弄、践踏,他们依然倔强地活着,默默忍受、苦苦挣扎,在大地上播种希望,也在相互支撑中感受生命的的温暖与光亮,最后又隐入尘烟,随风而逝。
我又想到了余秀华,一个被命运踩在泥里,却在云朵上写诗的女人。她说:
“2022年一身尘垢就要远走
它赐我梦也赐我绝望
无论如何,那些灼骨之痛就是我的
谢谢你,亲爱的2022
2023,我和你前程未卜
你若赐我颠沛流离
我就在这颠沛流离里长住
我要重新升起星空
你来,我就给你星光万斗
你不来,我就每个夜晚都闪烁”
这是一个人和她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