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回府后,两日内都在家中饮酒,没有外出。”
“巴陵前线,秘密前进的东吴大军已经停止了进军,原地待命。”
“今日清晨,鲁肃前往巴陵前线。”
魏延看着手中纸条上消息,一头雾水,从这些消息中,他并没有什么出息值得高兴的事情?
他还是不明白,邢道荣为何高兴啊?
“这些消息有什么特殊?”魏延疑惑的问道。
邢道荣微微一笑,道:“咋一看,这些消息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但细细斟酌后,你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什么结论?”魏延问道。
“我前面说过,周瑜想要通过孙尚香,引刘备来建康成亲,但实际上,他并非真的想让孙刘结亲,而是以此为由,讨要荆州而已。”
“谁料到诸葛亮耍了一个花招,令刘备趁着东风,轻舟直下,直达建康,打了周瑜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刘备还派人大肆采购聘礼,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这样一来,周瑜就没办法大张旗鼓地扣下刘备了,所以他心中又生一计,密令大军向荆州开拔,趁刘备在建康,奇袭荆州,夺取城池。”
“周瑜料定刘备在建康,若是大军强攻荆州,必定会令诸葛亮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邢道荣将当前局势,一点一滴地分析给魏延听。
魏延听完后,默默点了点头,道:“嗯!周瑜果然狡诈,此刻进军荆州,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谁也不会料到东吴一旁招亲,一边竟然去袭取荆州。”
“旁人预料不到,但是诸葛亮岂会想不到其中关节?诸葛亮恐怕在荆州沿线,早就布下了埋伏,等着周瑜入网呢?”
“不过,另一方面,诸葛亮也清楚,孙权与鲁肃是聪明人,是不会任由周瑜胡来的。”
“但其实周瑜的想法也没有错,若是此刻不趁机取下荆州,以后想要再取荆州,可就千难万难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考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思路,他们都没有错。”邢道荣看着魏延,若有所指的说道。
“那邢将军高兴什么呢?”魏延再度问出了一开始的问题。
邢道荣微微一笑,道:“周瑜虽然聪明睿智,但他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孙权长大了,他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需要依仗周瑜,才能掌控江东局面的孙权了。”
“十年的时候,令一个人变化太快了。此时的孙权,已经不满足于依仗周瑜,当这个江东之主。”
“他要绝对的话语权,也要绝对的军权。”
“所以才会有出征合肥,大战张辽一事,结果我们都知晓了,孙权大败,在周瑜的掩护下,才勉强保住了性命,就连麾下大将太史慈都战死了。”
“这样一来,孙权的威望自然大损,而周瑜赤壁之战,大败曹操,成为东吴年轻将领崇拜的对象,此消彼长之下,孙权对于周瑜就更加忌惮了。”
“权势,权势,有了军权,才有权势。”
“周瑜的威望太盛了,若是此次让周瑜攻下了荆州,功高盖主,会发生什么事情,难以预料啊?”
邢道荣的声音很轻,却让魏延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你是说孙权现在想要除掉周瑜?”魏延问道。
邢道荣摇了摇头,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此刻孙刘两家的局势极为微妙,而丞相又在北方静待时机,孙权是聪明人,他知道现在不能杀周瑜,一定要稳住江东的局势。”
“现在要是出现内乱,江东必亡!”
“而现在如果和刘备交手,让丞相渔翁得利,江东也要亡。”
“所以,孙权罢免了周瑜。”
“什么?”闻言,魏延大惊,连忙道:“孙权他怎么敢罢免周瑜?周瑜可是东吴的大都督,还是他兄长孙策的好友,若无周瑜相助,凭借孙氏孤儿寡母,怎么可能稳住江东的基业呢?”
“孙权也是没有办法,他只能罢免周瑜,这样才能控制住军队,周瑜两日饮酒不出,说明了这一切。”
“而鲁肃一大早就赶往巴陵前线,恐怕也是为安抚军队回营,你们此刻他们主臣不和,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个好消息啊?”邢道荣面带笑容地说道。
魏延点了点头,道:“那倒也是,不过邢将军,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等!”邢道荣沉声道。
“等什么?”魏延问道。
“等一个机会,欲成大事,就不能心急。孙权正在权衡周瑜与刘备之间的关系,现在着急不是我们,而是他孙权,我料想他为了江东基业,定然会舍弃孙尚香的。”
“等到孙尚香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再出现,到那时……”
我们可就是救世主了……哈哈哈哈……(好吧,这些没有写到正文里,大家自我联想一波就好,嘿嘿!)PS:我还在写,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